關於教育創新的討論🧖🏿,一直有這樣兩個不同的方向🏄,一是挾科技創新之神力🙂↔️,暢想未來教育和顛覆傳統學校🏊🏻♀️,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和批判的力量🧑🏻🦯。WISE關於“2030年的學校”的調查,寄托了這樣革新的創見和預言。另一個方向是面對現實,它要回答的問題是創造力是可以培養嗎?在現實的學校中如何培養創造力?孩子如何才能成功?這顯然更為艱巨也更為重要。
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的托尼·瓦格納教授(Tony Wagner)的著作《創造創新者:如何打造將會改變世界的年青人》被譯為10種語言。他在世界教育創新峰會(2014)的主題演講《創造創新者》(Creating Innovator)認為,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為什麽一個四歲的孩子每天有100多個問題?為什麽隨著教育年限的增長🍑,問題越來越少🤦🏼?瓦格納教授的觀點是學校在起著阻礙創新的作用:“創新是團隊運動,學校卻鼓勵個人競爭;創新發生在不同學科的交界點,學校卻在將知識箱格化;創新要求教師成為學習教練👨🏿⚖️🫄🏿,現有教室文化卻是消極的;沒有試錯就沒有創新,學校卻充滿厭惡風險🤧、懼怕失敗的文化;鼓勵玩耍、激情和信念才能造就創新者👩🏽⚖️🧑🏽⚖️,而學校卻太註重外部動機。”
顯然,只有知識是不夠的👨🏽🦲,需要培養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去‘找’一份工作🤦🏼♂️。但是將來我們的孩子則需要‘發明’一份工作😁。”但是⚽️,怎樣培養年輕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瓦格納提出了“七大生存技能”↙️:問題解決與批判思維能力🟠;合作與領導力🤝;靈活性與應變力👩🏼🚒;首創精神與創業能力;有效的書面與口頭表達溝通能力;信息的獲取與分析;好奇心與想象力。
瓦格納認為對學習的真正激勵,主要是來自內心的激動。要理解三個因素🌗:玩耍(play)🏚、激情(passion)、信念(purpoose)。玩耍是一種基於探索的學習,它可以導致年輕人產生激情並孜孜以求,並將激情轉化為更為深層的信念。即通過玩耍將好奇心🐚👋🏽、興趣變成激情🤽🏼♂️,並成為一種信念和目標。因此,有意義的玩耍比學習成績重要得多。
保羅·圖赫是暢銷書《性格的力量》的作者💪,他將創造力培養轉移到了對個性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關註,被認為倡導了一場巨大的思想變革💁🏻♀️。這種非認知能力即性格👩🏼🔧:專註力👏🏻、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勇氣和自信心等。因而🤸♀️,培養創造力轉化成了如何培養創造的性格。“重要的不是向孩子腦中灌輸多少信息,而是能否幫他形成不同的性格🪯。”圖赫認為創造的性格是可以培養的,例如,怎樣對待失敗👩👧。對失敗的負面評價會使學生慢慢地避免去冒險。因此🩰,要敢於失敗,幫助孩子在失敗中學習🛣。例如下棋之後的復盤就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它使孩子能夠理性地看待得失,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性格的力量是由失敗而生的👬🏼。讓我們幫助孩子們從失敗中成功吧🏓!”
暢銷書《學校有什麽用?》的作者、認識科學家Guy Claxton開創了一系列具有實用性的教育方法🍾,探討如何將更多創造力帶入教育領域👩🏻🦳。他提出“構建學習力”的教育🙍🏿,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孩子們固然需要知識🎣🏄🏻♀️,但更需要能讓他們在真實世界中出充分發展的思維習慣”👲。創造力意味著好奇心😿,意味著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把看似不相關的東西連接並產生異議👩🏿🦳🙋🏻♂️;而成功的定義應該是有信心為世界帶來改變。“英國社會創新之父”Geoff Mulgan 認為,“我們需要將下一代培養成數字技術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是用戶🙆🏽。他們應成為世界的塑造者,而不僅僅是旁觀者。”
俄勒岡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Ronald A·Beghetto主編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被譽為是一本突破性的著作🪴。它探討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現有課程設置的限製下👨🏻🦳,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他清理出學校教育中扼殺學生創造力的9種“必殺器”🤞🏻:凡事要求有唯一的正確答案🔤、正確路徑🌪;培養學生對權威💆、尤其是對老師的服從感、恐懼感;不惜一切地遵循教學計劃,只讓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題💅🏿;打擊糾正學生的創新思維,倡導“天才是罕見的”的觀念;阻止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的思路🧘🏿,倡導“知識分界”的概念👩👧;同嘲笑打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導諸如“智力是先天基因決定的”理念,打消兒童挑戰高難度任務的嘗試;用經典格言和口號來證明觀點。正是這些習以為常的教學習慣🩹,使兒童失去了“意想不到的🥣、新奇的🗓、多樣化的思考空間”。不難看到,在中國的學校🧔🏽♀️💢,以標準答案和考試評價為主導💁🏼♂️,這些“必殺器”已經演化成足以摧毀學生任何一丁點創新火花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
“教學不應僅局限於教室之內🦻🏻。” 這是美麗世界(Teach for all)首席執行官、美麗美國創始人Wendy Kopp的觀點。教育並非只是學校的事👹,學校應當紮根於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教師的角色應當更像是教練。印度一個從事青少年教育的組織Agastya,其最大特色就是提倡動手學習。它們會不定期組織移動實驗室(Mobile Labs),把科學實驗帶給鄉村孩子👨🏼🚒。其創始人相信,通過講座和閱讀💅🏻,僅僅能掌握5%和10%的知識;親眼見♈️,親耳聞,學生能領會50%的內容🌥🛍️;參與討論,比率上升到70%👨🏿🔬;親自實踐,繼續升至80%💚;如果教給別人,則能達到95%。“關鍵是讓學習本身成為一場有趣的體驗。有研究發現,最能預測一個孩子長大後是否能成為科學家的因素🧑🏻🦯➡️,並不是他的科學課成績🤤🧑🏭,而是他對科學的感興趣程度和對自己的信心👩🏽。”
圍繞創造力的培養,討論的核心議題始終是如何認識和處理科技的作用。教育創新往往與互聯網📘、大數據、M00C等令人炫目的新技術🧗🏼、新工具相連😟🫵,客觀上成為創新的一種阻礙👳🏽♀️。有一場關於大數據是否有利於個性化學習的討論。贊同者認為通過大數據可以更為精確地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針對性的學習策略🙋🏿。例如🗾,2個考分同為90分的學生,他們學習的障礙和演算的路徑是並不相同的🔝。反對者擔心對數據和技術的依賴,會降低對人的實際關註。例如,數據分析無論如何深入,也無法分析出一個學生的成績不好也許是因為他當天沒有吃早飯。反對者擔心,大數據究竟是提供一種更為個性化的定製服務⏫,還是導致一種現代的“泰勒製”🫕,即對學習者精準的程序控製🍉?現場調查,約60%多的意見認可大數據對教育改善的促進作用。
可見🈳,在教育創新領域有著“技術派”和“人文派”之別。我更為心儀的是這種觀點:“創新不一定需要高科技🤾🏽♀️,可以是低科技🦸🏿、高關懷🏌🏽♂️。”“個性化學習🤹🏿,最關鍵的並不是很炫的技術,而是了解每位學生需求的教師🙆🏼。” “權威帶來紀律🏄🏿,信任帶來自主。自主帶來創造力🌗。”……這種“人文派”的觀點,將我們從“星際穿越”的科幻拉回現實。我們固然需要互聯網、MOOC☄️、手機和IPAD;更需要汲取高技術和互聯網思維👱🏿♂️,如自主性、開放性🛜👨🚒、個性化📮、互動性、非行政化、去中心化和去權威化等概念💂🏽♂️,而它們是完全可以與現行學校和教學嫁接,產生生物和化學反應的🧖🏿♂️。這或許可以矯正我們一談教育信息化,就是靡費巨資不斷更新信息設備;熱衷為農村學校配備“白板”🙎🏿、多媒體設施而不關註教師之類的弊端。想起80年前控製論的發明者維納的那本著名的書《人有人的用處》💂🏿,作為一個極具創造性的科學家,他卻是個“人文派”,在那時就意識到技術和機器的有限性和人的創造力的無限性👨🏽🍳🟥。愛因斯坦也是這樣。
本文作者:楊東平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教育思想網”2022-09-15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