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老師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界前輩🤞,她的身上有很多中國基礎教育一線教師身上那種珍貴的品格。我第一次見到李老師是在1999年💑🚵🏻,當時她和她的弟子🧑、江蘇省特級教師施建平來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拜訪我的博士生導師高文教授,因此得以相識。
上世紀80年代初,李吉林的情境教學實驗剛剛起步⬜️,華東師大比較教育研究所的杜殿坤教授就主動找到李老師,到李老師的學校和課堂上去聽課、觀察,一次次地和李老師交流情境教學的研究和發展。杜先生對小學一線教師教改實驗的關註和肯定極大地鼓舞了李老師。李老師每次來上海,總要去拜訪杜先生。杜先生告訴李老師👼🏿:要認識到教育教學是為了兒童的發展,要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他還為李老師的第一本學術專著《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的初版和再版兩次作序♚📶,在當時就很有先見地指出:“只要作者(指李吉林老師)繼續抱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達到新的高度🫸🏻,那麽🤵🏻♻,一種新的教學理論或者新的教學流派終究會出現於我國教育科研的百花園裏。”這種大學教授與小學教師之間的學術交往不帶絲毫功利色彩🦹🏿♂️,一心只想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今天看來特別可貴。
杜先生還將李老師引薦給時任華東師大校長的劉佛年先生。劉校長很贊賞李老師的情境教學實驗👨💼,也很欣賞李老師的文風,他認為小學教育🧙♂️🗣、課堂教學就應該像李老師這樣去研究。他還引導李老師進行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促進了情境教學實驗向情境教育整體改革的發展🧖🏼。當時,教育部希望劉校長從基礎教育界挑選好苗子😑,作為研究生親自培養🧑🏿🎨,將來成長為中國自己的教育家。劉校長選中了李老師和當時在上海青浦從事數學教學改革的顧泠沅老師,一個來自小學,一個來自中學,代表了語文和數學兩個基礎性學科。劉校長提出🛕,李老師可以先讀他的碩士,再接著讀博士。劉校長為此特地向時任教育部部長何東昌同誌匯報👨🏻🦰👩🏻🎨。但研究生司規定🎺,攻讀研究生年齡必須在50歲以下,而且要大學本科畢業。最終李老師未能如願成為劉校長的弟子✤,但是劉校長還是想方設法為李老師創設學習條件,特聘李老師為華東師大的研究員𓀃,讓她充分享受華東師大的圖書資料和學術信息。這樣✢,李老師雖然沒有當成華東師大的學生🧑🏿🔧,卻成了華東師大的“老師”🧺🚴🏿♀️。
杜殿坤教授是我的導師高文教授的碩士生導師,劉佛年校長又是高文教授的博士生導師。杜先生和劉校長與李老師之間的學術交往也隨之自然延續到第三代學者高文教授身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高文教授還在蘇聯訪學時🪑🫥,杜先生就向李老師介紹了高文教授💅🏻,推薦李老師閱讀高文教授關於“場論”的一篇文章,李老師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心理場整合原理”,成為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一晃30多年過去了,高文教授與李老師之間依舊保持著緊密的學術交往和深厚的私人情誼🚣🏼♂️。她很欽佩李吉林老師數十年如一日紮根小學,從事情境教育研究的可貴精神🧌👨🌾,更鼓勵和支持李吉林老師將這一帶有“中國建構”印記的教育思想和學派推向世界🥏。2002年在華東師大舉行的“國際建構主義與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上,高文教授特邀李老師作為大會主講嘉賓,向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介紹中國的情境教育思想和實踐🛬🍇。2007年🙆🏿♂️,李老師主持的“情境教育與兒童學習的實驗與研究”課題開題會在華東師大舉行,高文教授在發言中說:“(作為高校的研究者)我們有責任把李老師的情境教育思想推向世界。越本土的越是世界的。我們可以和世界分享的應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成果⤵️👩🦼。”
高文教授曾為李吉林老師的專著《情境教育的詩篇》作序,以一篇文章《詩化的教育,創意的人生》來表達對李老師的真情和贊美👭🏼。在文中她真誠地贊嘆:“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人生三個高度勾勒出李吉林老師善於抓住歷史機遇🎪,勇於直面時代挑戰🫶🏽,敢於承擔社會職責的智者、勇者、仁者風範🧝🏽♂️。在不懈的追求、探索🧶🏃♂️、實踐🤜👨💻、思考🧑🦯、建構與創造中,李吉林老師走出了一條浸潤於中華文脈的中國教育改革之路。在改革的歷程中,她將工作了半個多世紀的小學變成了終身學習的大學🫅🏼,變成了搏擊困難🤶🏽、創造輝煌的人生大舞臺。她是我的楷模🤸🏻,她是大家的楷模。”
在高文教授的帶動和影響下⛹️♂️🚵🏿♀️,她在華東師大學術團隊的夥伴們和我們這些弟子很早就認識李老師,大家主動關心並研究情境教育,先後協助李老師在情境教育的發源地南通舉辦了一系列學術研討活動。我本人也主動參與李老師相關學術活動。與我同輩的吳剛🙅♂️、裴新寧、沈曉敏等學者🍸,在過去幾十年中,從博士生到教授🫷🏻,以不同身份多次參加情境教育的課題活動並作報告,或在學術刊物上撰文。我們也多次邀請李老師到華東師大講學⛏。在2013年“華東師大學習科學研討會”和2014年“國際學習科學大會”上🧛🏽♂️,我們特邀李老師作為中國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的代表,向國內外專家介紹中國的情境教育與兒童學習的研究⛹🏽♀️,發出中國的聲音。
華東師大是新中國為“培養百萬人民教師”而創辦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一直關註和致力於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實踐🚦,也一直在探索中國教育家的培養之路。從杜殿坤先生、劉佛年校長到高文教授👨🏻🦽,再到我們這一代中青年學人,與李老師近40年跨越四代人的學術交往歷程🚞,恰恰反映了華東師大教育學者尊重中國本土一線教育實踐、虛心向教育改革者和實踐者學習的一貫傳統。事實上👧🏼,華東師大葉瀾教授、鐘啟泉教授🤶🏽、巢宗祺教授、方智範教授等知名學者也曾多次參與情境教育的課題活動🛂。正如李老師所說:“從劉校長到現在,華東師大四代人關心扶持,導引我這個小學老師走向學術前沿。這種具有美德的學術情緣讓我無比珍惜😮。”
李吉林老師的個人成長經歷和教師專業發展之路對華東師大乃至全國的教師教育事業都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價值🏊🏼♂️🥣,我們希望中國情境教育思想和範式成為孕育中國未來一代教育家的寶貴財富,也希望中國大地上能夠湧現出更多像李吉林老師這樣的教育家,像情境教育這樣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實踐。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