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清晨👨🏻🚒,北京市東部的建國路沿線,白領們從地鐵口魚貫而出🙅♀️,行色匆匆地消失在報社🫘、電視臺和一個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
從地圖上看🧚🏽,這個名為“傳媒走廊”的條形區域並沒有明確標識。但作為我國傳媒領域最具活力的集聚區之一,這裏區位優勢明顯——西頭起始於北京CBD(中央商務區)的摩天大樓,東頭則連接著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的中國傳媒大學。
從1954年舉辦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到今天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校65年來🧑🏻🎨,中國傳媒大學已累計為黨和國家培養輸送10余萬名畢業生,以高質量人才培養參與並引領著我國傳媒領域的變革🤹🏽♂️。
今天,面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家國使命🧑🏻🦲,面對“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時代挑戰🤼♂️,中國傳媒大學正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持續發力🕸,力求回答好“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培養什麽人——
“三全育人”築牢理想信念
梧桐蔭蔽👱🏿♂️、翠柏為襯🙇🏻♀️,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臺大樓前🟣🗜,新中國第一代播音員齊越的半身雕像靜靜佇立著,即便不是特殊的日子♡,也常會有人獻上鮮花。
傳媒大學的師生崇敬齊越,每年都舉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朗誦節。這當然不僅因為他是學校教授、播音藝術家,更因為他作為新中國廣播事業的奠基人,曾在開國大典上向全世界播報現場盛況。
“我是中國人民的播音員,中國共產黨的播音員。”齊越由播音員轉為教師後,這份對黨和人民的熱愛,也在傳媒大學的校園裏代代傳承。
“忠誠黨的新聞事業🙆🏻,肩負黨的喉舌重任。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全力弘揚民族精神……”每年6月和9月,為畢業生和新生分別舉行宣誓儀式,是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傳統。
“學校很重視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很重視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表示🧗🏼,大眾傳媒擁有強大的力量,也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教育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文藝觀,關系著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也關系著中國形象的樹立🆑,加強這方面教育,中國傳媒大學責無旁貸👨🏼🦲。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學校以“三全育人”為導向,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思政課授課方式,讓專家學者、領導幹部上講臺成為常態☠️;自2017年起,分別以“誠信”“敬業”“愛國”為主題,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年活動;嚴把師德關口🧖,對違反校紀校規🐾、有違學術道德的教師進行嚴肅處理。
學校有重視社會實踐的傳統,更將廣袤的中國大地開辟為課堂🧖🏼➜,探索出在社會實踐中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課程思政模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鄉村之聲主持人王晨雨,是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早在主持節目之前,他已對中國農村有了具體感知和深入了解。
2015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播音學院院長魯景超,把政協年度重點提案中的“農村土地確權”問題帶入課堂,邀請全國政協、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教育部有關領導開設講座,並組織教師團隊帶領學生深入河北🧗🏿♀️、黑龍江等地開展農村實地調研🧑🏽🌾。學生返校後,在講座知識和調研數據的基礎上確定辯題開展辯論㊗️,對國情的認知在觀點交鋒中不斷深化✣。
此後3年,“辯與論”公開課相繼關註“精準扶貧”“古村落保護”“改革開放40周年”等主題,4年累計參與人數達350人。
“作為‘辯與論’公開課的首批參與者🛗,我曾踏進田間地頭獲取一手資料,學會用接地氣的話語和農民聊天♙。”王晨雨回憶,“這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才能充滿對‘三農’的深情。”
怎樣培養人——
推進綜合改革夯實人文底蘊
走出傳媒大學藝考考場近一年後,已就讀於該校動畫藝術學專業的2019級學生金若雪🤦🏻♂️,仍記得文史哲綜合試卷的最後一道大題。
題目給出了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的《書幽芳亭》作為基礎材料🥁,要求考生解釋“蘭似君子,蕙似士”的含義,並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鑒賞文章。
與高考作文題相比,這道題同時考查了文言文閱讀🪘、鑒賞能力,哲學思辨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正符合文史哲考試的定位——以高中知識為基礎,在深度和廣度上適度拓展🥅🙌🏽,考查學生的文化素養。
長期以來,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在內🩲,各高校在組織藝考時,都將文化課考試的重點放在語數英三科,考試內容甚至題型基本是高考的“翻版”。而從包括藝術類人才在內的傳媒人才培養規律來看🏌🏿♂️,擁有深厚人文底蘊的畢業生,通常比僅擁有專業能力的畢業生走得更長遠。
在藝考中設置文史哲關卡,不僅有利於篩選出符合培養目標的考生,更能發揮“指揮棒”作用👩🏻✈️,糾正考生對藝術類專業的偏狹理解🏅,提醒所有學生在註重專業學習的同時🤹🏿,也要重視人文底蘊涵養🧑🏼🦱。
藝考改革僅是傳媒大學提升通識教育水平的第一步👳🏿♂️。
今年6月,該校校長廖祥忠帶隊赴北京大學,專程拜訪我國文史哲教育領域著名學者李中華🏄🏻♀️、溫儒敏、張帆等,邀請他們為傳媒大學通識教育發展助陣;學校推進文史哲通識教材編寫,張帆等編著的《中國歷史通識讀本》已於今年10月出版發行🏓;學校成立通識教育中心🏊🏼♂️⏪,謀劃整體推進新文科、新工科建設。
招生、教材固然重要,但提升教育質量與內涵,關鍵還是看教師👨🏼🎨。
為進一步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從人事人才改革入手👩⚖️,製定了涉及人才隊伍建設、人員管理、崗位聘任、目標考核💇🏼♀️🦓、職稱評審和薪酬分配改革6個方面的23個文件,背後的邏輯總結來說,就是要對教學💇🏽♂️🏊🏽、科研提出更高要求,讓教師做到最好,讓“名師”帶出“高徒”。
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們通過資源配置,為好的苗子添加營養,讓他們減少分心💯、潛心治學🧑🏿🦱。”陳文申說。
學校拿出自有資金,提高教職工特別是青年教師待遇,讓“青年教師收入增幅高於校領導”。針對青年教師中拔尖人才較少的情況🤌🏽,2018年起,學校實行“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對入選教師給予每人每年10萬元資助👺,鼓勵他們向教學科研領軍人的方向成長🪛。
“這不是簡單的資助問題𓀋,而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身份認同。”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姬德強是計劃的首批入選者,他說🔐:“學校如此重視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安定了我們的向學之心。”
為誰培養人——
融媒布局服務國家戰略
“我認為人這一輩子,必須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優秀💪!不去做👧🏼,你怎麽會知道?”今年9月12日🫶🏻,傳媒大學風雨操場舉行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與現場5000余名新生一同聆聽校長致辭的,還有央視新聞移動網🥭、新浪微博、澎湃新聞等十余個直播平臺背後的網友👳🏻♂️。
這是國內高校首個實現5G+4K直播的開學典禮🤸🏽🦔。典禮現場的畫面通過多臺4K超高清攝像機傳輸至場外的4K轉播車👨🏼🦰,學生記者的現場報道則通過5G網絡傳輸。整場直播由傳媒大學電視臺教師指導近80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完成👮♂️。
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優先感知最新的傳媒技術👨🏿🎓,這是傳媒大學從建校起就一直堅持的辦學特色。如今☕️,在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通過傳媒教育的變革8️⃣,培養更適應未來業態👩🏼🦲、更能為社會做好服務的傳媒人才,是學校努力探索的方向。
在學校全媒體運行中心,記者看到,一套能夠滿足各類校園媒體策采編發工作需要的平臺已經建成🤚🏌🏼♂️。教師和學生使用校園一卡通賬號登錄後👰🏽♂️,就能在後臺進行內容生產和多渠道推送。實踐實驗教學中心教師金夢告訴記者☢️,無論是加入中傳電視臺學生記者團😭、選修實踐實驗教學中心課程,還是跟著專業課教師前來學習,在這裏,全校學生都有實操機會。
全媒體運行中心僅是中國傳媒大學布局媒體融合下半場的探索之一。
2018年底,學校“智能融媒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這是傳媒領域首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方向直指媒體融合最前沿。目前🩰,學校正積極申請建設同領域的國家級實驗室☂️。
“大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探知未來世界。”陳文申說,實驗室催生的高水平科學研究🤜🏻,將驅動學校由傳統廣電時代向智能媒體時代轉型🤌🏿。學校將以高水平科研帶動師資建設和人才培養🤾🏼♀️,助力教師追蹤甚至引領業界發展變化,把研究成果凝練成知識傳授給學生,更好地為信息技術變革下的中國社會服務。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