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核心素養引領拉動課程教學改革,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但在實踐中,學校面臨著“如何在學校層面落實核心素養目標,如何確保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困惑與巨大挑戰。
3年前🤖,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在北京市10余個區、249個班級,展開了一項持續3年時間、涉及8000余名中小學生和200余名學校教師的大規模教學實驗👰🏼♂️。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主任賈美華表示:“我們嘗試在對‘閱讀、數學🫱🏽、科學、技術、問題解決’這五大核心素養領域進行大範圍前測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改變那些傳統的、不適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方式,探索從知識向能力、從能力向素養不斷發展提升的現實路徑。我們認為,只有這樣,高度抽象概括的核心素養,才能通過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轉化,真正落地,保證國家教育政策的有效推進🫀。”
找準問題👊🏻:核心素養缺失問題突出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項目組意識到,想要依靠各科目領域的共同實踐🏊🏽♀️,合作完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必須找準在當前教學背景下🔪,學生在核心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然而,“找準問題”並非易事。核心素養具有整合性🫴、跨學科性、可遷移性等特征🤳🏻,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隱性知識與態度層面的要素,為教學實施和評價帶來了很大難度。“如何監測和評價一個國家👶🏻、一所學校乃至每一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水平🧚🏻♀️🕴🏼,本身就是一個焦點課題👊🏻。我國對於學生學習結果的實證研究,特別是對課程教學🧚🏽♀️🅿️、人才素養等方面現狀與需求的大規模調查測量則相當欠缺💚。”賈美華說🏃♂️➡️。
為此,在啟動核心素養實驗研究的第一階段,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項目組將研究重點聚焦於“利用大規模前測♟👱🏿,收集整理在當前教學背景下,學生於核心素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項目組探索🧑🏻🔧、建立了一套“從抽象概念到實證數據再到工具測量”的研究流程。具體來說,就是對所掌握的一系列“獨家”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使研究獲得強有效的數據支撐。據賈美華介紹,這些“獨家”數據包括了近10年來北京市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數據,教學設計征集與評選數據,近萬節常態課教學分析數據,小學近5萬名教師🌥、初中近3萬名教師與高中教師基本功問卷數據,以及2013—2015年間的400節教學錄像課分析數據。
項目組對北京初中化學學科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教師忽視了思想方法的提煉和化學基本觀念的建構🛏;且對實驗教學價值認識不足。”
在閱讀素養領域,前測數據顯示,從小學到高中,北京學生閱讀面普遍較窄🪑。在小學五年級,36%的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不足10頁☛,且39.3%的學生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主要是漫畫卡通➖。初中階段🧖🏿♂️,閱讀的課外書籍主要集中在小說🫀、漫畫、抒情散文這三類。及至高中😑,很多學生的閱讀量仍僅限於語文教材,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以雜誌為主🕌,缺少整本書閱讀。而閱讀視野的狹窄與單一,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障礙和閱讀方法不得當的問題♐️🎅🏻。
在問題解決素養領域,前測數據顯示,小學生在綜合分析🥑、主動質疑等高階思維能力方面相當欠缺🤷🏼♀️,40%的學生幾乎不會主動質疑。及至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仍然缺乏懷疑精神與質疑思考的能力。
對症下藥🐺:頂層設計科學施策
在依據前測數據分析🕍、確定了學生在各素養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後,項目組決定采用準實驗的研究方法,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進行相應的教學幹預,並對比實驗前後學生的發展變化,評估教學策略是否能夠有效改變學生在核心素養領域的相應缺失。
課題組提出了“課程內容整合、教學資源開發🏄🏽♂️、新型教學模式應用、具體教學策略改進”等為實驗假設的頂層設計方案。
以問題解決素養為例,多學科前測數據表明👵🏿,學生之所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普遍較差👩🏼🍳,在質疑思考🤛🏽、邏輯推理等高階思維能力方面表現較弱,主要原因在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參與不夠。比如🧁,在本應強調“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興趣🔃,鼓勵學生在與同伴的對話交流中不斷辨識、傾聽及至認同德育觀點”的初中思品學科🔐🤲🏽,前測數據顯示🙎🏽♂️👂🏼,“能在課上主動將課前準備好的資料與同學分享”的學生僅占24%。而在小學語文學科,前測調查亦顯示,在教師的課堂提問中,多達48%的問題為是非判斷或事實回憶型的,真正需要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問題僅占27.9%🤦🏻♂️🚉。
對此,基教研中心問題解決項目組負責人金利總結認為:“教學實踐中‘師講生聽’的單一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對觀點逐步理解與生成的過程、製約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而脫離學生生活與社會現實的刻板教學氛圍,又禁錮了學生對觀點進行研究與運用的熱情🪆。”
基於這樣的問題歸因分析🙋🏿♀️,項目組決定從創設基於社會性話題討論的課題開始🤹🏿♀️,先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針對資料、場所🎾😈、實物等展開自主研究與調查活動,再通過組內或班級的小型研討交流,於對話和觀念的碰撞間🏌🏻,促使學生提出更高層次的問題,並嘗試解決🎳,從而為問題解決核心素養的培育營造適宜的教學場域與生態,引領學生在逐步深入的邏輯思維中,實現對事物間相互關聯與內在規律的系統思考🎗,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從表層學習向深層學習的轉型。
數據驗證:融通創新獲實效
在各核心素養領域均明確了實驗假設與頂層設計方案之後,項目組組織實驗教師🎿,進行了實驗幹預材料的整體設計與研製🦄。“我們的目的,是使廣大教師成為行動研究的主體🕑。”基教研中心科學素養項目組負責人黃冬芳老師表示,“這樣做,一方面便於教師們充分領會實驗思想與教學方法,在後續實驗中準確執行⛵️;另一方面,這也是北京市教研部門開展教師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製定各素養領域教學改進策略的過程中,項目組對實驗的內容載體進行了精心選擇🏄🏻♀️,以確保所選內容能夠同時具備最大的學科價值和最強的促進核心素養發展的價值。並且,由於所有的學科核心素養都是跨課時、跨學期、跨學年的,因此🚰,在製定實驗幹預方案時,項目組還特別註重從整體到局部的研究🤟,加強單元設計,以實現“上掛下聯”。
以初中化學學科的實驗方案為例,不但詳細列出了2016學年需要進行的14個重點教學課題,指明了每一課題的具體安排意圖,還明確了每一課題實驗班與控製班教學設計的主要區別🧑🏼🚀,強調了實驗班從教學目標到教學內容🫸🏼、課時安排、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的幹預要點,從而為參與實驗的一線教師提供了明確的整體教學方向。
而在打破學科壁壘方面👳,基教研中心項目組也進行了嘗試。為了強化對學生科學素養培育的系統性😀,體現核心素養的融通性☝🏼,在科學領域👨🚒,項目組集合了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等多個學科🤏🏽🍱,進行整體設計,既將同一項核心素養有重點、有區別地具體化到不同學科之中🫃🏻,又註重在各學科間建立起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相互勾連。
2017年🛌🏽,北京教科院該項實驗研究進入收尾階段🥎,課題組再次對五大核心素養領域進行了實驗後測🌟。
以數學素養領域為例,後測數據顯示:實驗組學生後測總成績增加人數明顯高於對照組學生,經卡方計算證實🎂👲,“畫圖”教學策略有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和運算🕡,建立“以形助數”的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畫圖技能方面🍟,實驗組後測的平均成績在三個考查維度上均高於對照組,二者有顯著性差異,這證實了幾何畫圖教學策略的實施🫸🏻,的確能夠顯著促進學生畫圖技能的提升,並因此增強學生“以數解形”的能力,提高學生圖形與幾何思維的發展。同時,94.1%的實驗教師在問卷調查中表示👏🏽,“畫圖”實驗為教師提供了一條讀懂兒童的渠道🐲🧑🚒,切實提升了教師讀懂兒童的能力。
“在科學素養領域,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整體性的顯著提升🤏。”基教研中心小學科學學科教研員賈欣明顯感覺到,參與實驗研究的教師對科學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對科學概念的把握也由零散逐漸變得系統🚣🏻,“在選擇教學策略時👩🏼🎓,他們能夠切實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在關註概念的同時📓👮🏼,也能考慮到技能發展與概念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
根據前測發現的學生在核心素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課題組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分別提出了相應建議,編輯並公開發布了相關研究報告,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基礎教育領域引起了廣泛關註。據悉,《2016年北京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教與學研究報告》將於近日公布🪺,報告會將實驗研究的詳細過程與面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進思路與教育界同仁分享。(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