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誌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多年來,我們在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比較研究中發現🥕,日本的一些測試方法能更科學💤☎、安全、全面反映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為便於開展不同國家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比較,我們著手研究和構建華東師範大學版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在前期實驗研究基礎上,綜合借鑒我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及其他發達國家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方法和標準的經驗,建立了包括身體成分、心肺功能、力量✍🏼💇🏽♀️、速度、柔韌性、靈敏協調性在內的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對全國26個省份10萬多名兒童青少年進行了體質健康測試。
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比,《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華東師範大學版)》在測試方法方面👔,對1000(800)米跑、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等進行了改良和替換;在評價指標方面,所有指標貫穿兒童青少年全年齡段,身體成分測試在原有指標上增加了腰圍🧑🔧;在權重設定方面,增加了與兒童青少年“健康”聯系更緊密的力量、柔韌性指標的權重👃🏻,降低了更多反映“競技能力”的速度指標的權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研製《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華東師範大學版)》的目的並非是要替代現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而是為進一步優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提供參考💡,也為未來通過華東師範大學版了解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情況奠定了基礎💛。
當然📤,對於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問題不能只停留在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比較和體質健康標準研製及測試層面,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行之有效且影響面廣的能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對策。
事實上♐️,在國家政策幹預以及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等多方面舉措的促進下,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滑的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相比於2014年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能指標的差距,2016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力量、速度體能指標在低年齡段與日本的差距有所縮小✨,部分指標甚至顯著高於日本💅,但全面提升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目標仍任重道遠🧔🏽♂️。
為進一步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改變我國體育課堂教學中長期普遍存在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三無”現狀,切實通過體育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來提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在充分研究國外優質課程模式經驗,立足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現實的基礎上👆🏿,我們著力構建了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該課程模式旨在破解我國兒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體能水平下降🍙、肥胖率高居不下以及意誌薄弱🏭、活力不夠、缺乏交往♿️、性格孤僻、焦慮抑郁等身心健康問題。
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特別強調三個關鍵要點👨🏽🎤⚖️,即運動負荷🧜♂️、體能練習和運動技能🕴。第一個要點是強調每節體育課必須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倡導每節課的運動密度(即一節體育課中學生的練習時間與一節課總時間的比例)應該在75%以上;運動強度應在125—160次/分鐘🧑🏼🔬,其中小學體育課的運動強度為125—140次/分鐘🥝𓀇,初中為135—150次/分鐘,高中在140—160次/分鐘。第二個要點是強調每節課要有10分鐘左右的體能練習,方法手段應該多樣化、趣味性❤️,並註重體能的補償性練習👩🏼🦳,但不贊成把體育課上成單純的體質健康測試課或體育中考課👩🦲。第三個要點是倡導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應該以活動和比賽為主⚧,強調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復雜、真實運動情境中的問題,每節課這方面的時間應保證在20分鐘左右。
從2016年起👃🏼,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在全國建立了首批22所實驗基地學校,有近5萬名中小學學生參與。目前🐃✡︎,全國的實驗學校已達50所👩🏻🦼,實驗學生達10萬余名🏋🏼♂️。一年多的實驗表明👩🏻🔧:該課程模式能有效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身體質量指數、心肺功能、速度、柔韌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靈敏性的發展;在心理方面,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今後,我們將對該模式的實施效果進行系統總結🚥🎄,並做進一步優化,然後再擴大推廣範圍。初步計劃是在5年內😽,實驗學校由50所增加到500所,參與學生由10萬人增加到100萬人,使更多的兒童青少年從中受益。(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