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看教育
一趟趟中歐班列🦮🫱🏻,打開了中國與歐洲經貿往來的陸路快速通道;一艘艘滿載集裝箱的巨輪🚂🦣,往返穿梭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大港口……穿越城市👍🏻、沙漠、古鎮、港口🦪、鐵路、工廠🤹🏻♂️,一路西行,中國與世界再一次深情相擁。
應者雲集,全球矚目。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作為聯通沿線各國民心的教育交流🈴🛀🏻,正在集中發力🤷♀️,使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沿線國家需要什麽人才,中國的教育服務就跟到哪裏
來自巴基斯坦的法哈姆,是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到北京理工大學讀博的。在導師曹傳寶的耐心指導下🏋🏻♀️,跟與他一同來華的其他實驗室同學相比,法哈姆發表的高水平文章最多🪥。
推進留學、培養人才是“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介紹說,教育部一方面大力實施留學行動計劃,去年共選拔226名國別區域研究人才赴34個國家,選派908名涉及37門非通用語種人才出國培訓進修;另一方面設立卓越獎學金項目,培養發展中國家青年精英,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每年向沿線國家額外提供總數不少於3000個獎學金新生名額🔫。
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相關重點省份和高校紛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動合作開展留學生項目。
今年6月,連接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港和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蒙內鐵路運營在即🦨。這條鐵路是肯尼亞近百年來新建的第一條鐵路,完全采用中國資金、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
鐵路建成後🥬🛜,運行、維護、管理上的專業人才從哪兒來🎥?負責鐵路建設的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決定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啟動肯尼亞留學生項目。從去年起,兩批共60名肯尼亞學生來到北京交通大學🎉🤶🏿,開始了為期四年半的學習。
與北京交通大學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做法相似,相關省份紛紛利用自身的區位及資源優勢,先後啟動了各具特色的“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陜西明確將“三秦外國留學生獎學金”額度,從每年450萬元大幅提高到1500萬元,並加大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傾斜🧙🏻♀️🙋🏿。廣西2016年招收的東盟國家留學生達到9061人,成為全國接收東盟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海南高校著力挖掘自身優勢💜,為東盟各國培訓熱帶農業🧗🏼♂️、海洋🧑🏿💼、食品、旅遊、經濟等領域官員和技術人員500多人,向東盟國家派出漢語誌願者教師1000人🎃,為東盟國家培訓本土漢語教師2000人。
產業在哪裏,教育合作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裏
孟什·巴什爾·艾哈邁德雖然並非第一次來中國🍾,但首次以“學生”身份在上海電力學院接受為期3周的系統學習,卻讓這位孟加拉國國家能源發展委員會主任倍感振奮:“我們國家目前電力十分短缺,到2021年前🧜🏽♂️,將建設8座火力發電站,讓全國發電量翻一番,而與中國合作是我們的首選🤰🏼,向中國學習更是我們的必修課。”
為主動服務“一帶一路”🪡🧑🏿🎓,近年來🏋🏻,相關重點省份和高校紛紛擴大中外合作辦學規模和層次,增加留學生人數和覆蓋國家數目🎈。以上海電力學院為例,該校中外國際合作辦學(“2+2”模式)的在校學生規模穩定在500人以上👩🦰,還開啟了與德國的碩士雙學位國際合作培養模式♿️。
甘肅充分發揮甘肅中醫藥大學在教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方面特色優勢,大力推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中醫藥“走出去”☠️。目前🏙,甘肅中醫藥大學與俄羅斯、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法國👩🦲、摩爾多瓦、匈牙利、馬達加斯加和新西蘭等國家的大學合作設立了8個“岐黃中醫學院”和4個中醫中心👩🏼🏫。
廣西高校進一步推進與東盟國家院校合作項目。截至目前🧑🏻🎓,廣西高校與東盟國家院校共有70多個合作項目💟。
為推動沿線大學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西安交大牽頭組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該聯盟目前已吸引35個國家和地區的135所高校加入。由蘭州大學發起的“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成員由最初的8個國家47所高校🧑🏻🦱🙋♀️,增加到亞、歐、非、美洲等25個國家的126所高校。
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國際教育合作行動🫶🏿!
即便是遠在東北的黑龍江省也不甘落後。1996年,黑龍江省高校在全國率先開展分段式合作辦學🃏📐,2002年全面鋪開。目前🥷🏽,該省10所高校與俄羅斯10所大學合作舉辦項目22個,涉及專業17個🧑🏿⚖️,年招生規模1590人,黑龍江已經成為全國對俄辦學項目最多、招生規模較大的省份📁。
記者從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了解到🧑🏼🎓☪️,截至目前,經審批的各類中外合作辦學共有2539個,其中本科以上層次1248個🖋,高職高專層次928個🤘🏽。一批示範性高水平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落地🤳🏼,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浙江大學愛丁堡聯合學院等15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此外💇🏽,境外辦學也在穩妥推進👩🏽🍳。截至去年,我國高校已在境外舉辦了4個機構和98個辦學項目🐱,絕大部分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
合作辦學的目的是實現互聯互通。而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要實現學歷學位的互認💂🏿♢。近年來,教育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加強教育政策溝通🔵,先後與4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其中“一帶一路”國家達24個。
哪裏有交流和往來🔟,哪裏就有語言學習服務
在泰國曼谷匯煌區拉沙傳比色路林林總總的泰語招牌中,夾雜著不少漢語招牌。隨著“一帶一路”教育和人文交流的迅速發展⛹🏿,“中國熱”“漢語熱”不斷升溫。
事實上🗳,為了滿足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對於語言學習的迫切需求🧑🦽,中國啟動了一系列教育行動😌。
——一方面⛵️🧑🏻🚀,教育部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支持該校通過引進國外師資✍🏽、公派留學🫠、與國外高校開展合作等多種方式,使該校開設的外國語專業在2018年達到94種🧒🏼,實現外語專業設置的全覆蓋;雲南民族大學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率先在全國綜合類院校中開全南亞東南亞國家15個語種專業⛸;西安外國語大學開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烏爾都語、波蘭語等14個語種,計劃到2020年實現沿線主要國家語種全覆蓋。
——另一方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雲南等省份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尤其是漢語國際教育與推廣🤸🏿♂️。
截至2016年底,新疆高校已在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等六國建成10所孔子學院,下設25個孔子課堂和近百個教學點🥃,註冊學員總數已達3.6萬余人,近10萬人次參與漢語學習和文化體驗活動🖐👩👧👧。
新疆高校相繼在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高校設立了自治區級的漢語中心,作為培育孔子學院的後備力量🥐。目前,由該區教育廳漢語國際推廣中亞基地資助建設的5個漢語中心已經發展成為孔子學院🏈。
“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的大型國際漢語比賽項目。2012年至今,“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已在雲南連續舉辦5屆,累計有來自90多個國家的2000多名中學生和領隊教師到雲南參加比賽。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之交,除了要了解對方的語言,更要促進民心的相通。教育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劑🗿、催化劑和潤滑劑的功能✷,又具有“潤物無聲”的人文交流屬性🥏🌠,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門重點組織開展了國別和區域研究,全面加強對沿線國家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為推進民心相親提供了智力支撐☺️。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政策規劃處處長劉劍青介紹說📹,在教育部發布的141項專項研究課題中🫴🏿🪼,有70項涉及“一帶一路”的46個沿線國家,同時設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研究智庫報告課題🛑,覆蓋66個沿線國家。
在促進民心相親方面,地緣優勢不可忽略。內蒙古教育系統加強同蒙古國和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完善同俄👨👩👧👧、蒙合作機製,加強對俄⛷、蒙教育體製、法律🌕、政策、語言、蒙醫蒙藥等領域的研究👨🦼。寧夏則重點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對彼此語言、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研究,積極開展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合作,加強中阿智庫建設。
許濤說👨🍼,今後,依托重點省份的“省部共建”👳🏻♀️,將成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重要抓手。去年🫴🏽,教育部已完成八省區的簽約❇️,今年👨🏽🌾,教育部進一步與五省一市完成簽約,基本實現與主要節點省份簽約的全覆蓋,基本形成省部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網絡。
可以想象的是,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中國教育的國際化步伐將進一步提速🧘♀️,有望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更豐富的教育公共產品🧑🏿🦳🧑🏽⚕️。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