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條消息牽動著不少民辦學校舉辦者和家長🧏🏼♀️、學生的心——從2017年9月1日起,義務教育階段或將成為營利性民辦學校的“禁區”。
這是繼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規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後,近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三審的草案新增加的規定:“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
盡管三審稿尚未塵埃落定,但坊間早已對此熱議不斷:為何要出臺這一規定🥻?草案一旦審議通過,會給民辦教育帶來何種影響👺?各方又該如何迎接挑戰?
新規緣何增設
自2003年9月1日施行至今💌,民辦教育促進法已走過了十余個年頭。這期間🕴🏼,我國民辦教育堪稱發展迅速: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6.27萬所⭕️👨🏿🦰,在校生達4570.42萬人👩👩👦。
繁榮發展背後🖲,為什麽要在義務教育領域增設這樣一條新規?這究竟是“促進”還是“促退”⛎?
對此👨🏼🔧,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謝煥忠說👎🏻:“從國際上看,大多數國家在基礎教育階段不允許舉辦營利性學校👴🏽👡。這主要是因為義務教育階段具有特殊性,要體現國家責任、公民義務。而公眾對於義務教育免費有極高認同度。”
“在以往民辦教育發展過程中,帶著不同價值取向的資金進入民辦教育領域的情況確實存在🫵🏽。”北京建華實驗學校董事長李金初認為,“如果辦學者在義務教育階段過分看重利益,這個價值導向對孩子的成長不好。”
不營利不是不收費🧈,也不一定是低收費
記者發現🤽🏽♂️,盡管初衷良好🎖,但連日來,草案“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規定🏌🏼🦒,在杭州、成都多地的家長群裏引發許多學生家長的擔憂:自己孩子所在的民辦學校還會辦嗎?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涉及兩類民辦學校:一類主要面向追求優質資源的高端客戶🎗,如各類國際學校⤵️;一類主要面向難以進入公立學校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群體,如一些見縫插針辦在城市角落的民校。
專家表示🫴🏿,回應公眾質疑,兩大焦點問題值得關註。
“首先要厘清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區別。”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製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強調,不營利不是不收費,也不一定是低收費。“其實草案已經提出了非營利性學校的標準:學校存在期間不分配辦學結余,學校終止辦學清償後的剩余財產歸社會所有。為保護舉辦者權益💁🏼,這次修改采取了一個折中辦法,明確現有學校辦學終止清償後的剩余資產可以以補償和獎勵的方式返還舉辦者。”
另一焦點則來自公眾對教育多樣化需求會否受損的擔憂💁🏼♂️。甚至有反對者斥責這是嚴重倒退,會導致上萬所民辦初中、小學難以生存💆♂️。
對此👰,謝煥忠給出一組數據:目前按照2015年度統計👩🏻🦽,我國16萬余所民辦學校中,大約有1萬所民辦小學和初中,即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占到民辦學校的6%左右🍨,這個數量相對較少♥︎🚴🏽。在這1萬所民辦小學和初中裏,絕大多數都是非營利性的學校,提出營利要求和回報的學校不到10%🫴🏼,約為1000所。“這個數量並不大,這些學校之後都可以選擇轉為非營利性質🥰🎇。即使這些學校有的要退出🈲,公立學校接管學生也沒問題。”
此外📶,還有不少專家認為,正確理解此條規定,應從“分類管理”入手🙎🏻⛹️♀️。“要對社會公平,就要對於民辦學校有針對性的支持,如果不分營利和非營利性質,國家財政支持就無法進入🐒。”謝煥忠說🐑。
更大考驗在於政府後續扶持政策
回應質疑後💇🏿,不少專家認為🎅🏻🖖🏿,目前更需要思考的是草案一旦通過,會對民辦教育領域產生何種影響。
“如果通過,受到考驗最多的是民辦教育的投資人,這就看其逐利的意圖多還是辦教育的意圖多。如果大部分民辦教育的投資人是逐利的🫴,可能就面臨很多民辦教育機構退出的問題⛪️。而那些並非逐利,只是單純想辦學的投資人😹、社會機構✋,可能還會在民辦教育新政策中看到如成本降低🚌🥒、辦學空間更大等優勢,從而進入這個領域。因此🤵🏻♀️😺,這應該也是中國民辦教育轉變理念🫴🏽、轉變辦學模式的一個重要契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更多的專家則認為,這其中面臨最大挑戰的還是政府🦹♂️。
“一些民辦學校從幼兒園一直辦到高中,若草案通過,這些學校就要拆開辦學🍦,學前教育選擇成為營利性民辦學校,從一年級到初三年級的義務教育只能轉為非營利性學校🥌,高中階段再轉為營利性學校,這樣一個學校就要分成不同類型的學校了,財產分割、債務剝離、管理人員👩🏼🍼,甚至教師都要進行‘分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周天鴻指出🔛。
他強調🎦,特別是原來生源比較好💁🏻♂️,教育效果比較明顯的👩🍼,已經創出品牌的民辦學校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對它們進行指導,使其能夠健康發展⏫🥙,防止其停滯不前,甚至無法辦下去😢。
“更大的難題還在於→,我們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製度建設基本是一個空白,如果按草案三審稿的設計,一年後實施分類管理👩🏽🍳,這之前,財產清算、審批登記🫅🏽、稅收優惠、教師身份、學生學籍、法人治理等各個方面大量的政策設計與製度建設任務能否在一年之內完成,對政府是一個嚴峻考驗🏃🏻♀️➡️。”浙江大學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華認為,對民辦教育長期發展影響更深遠的還在於修法完成後將會陸續出臺的扶持政策。“比如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財政資助,營利性民辦學校的稅收減免等。特別重要的是如何通過系統的製度設計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
謝煥忠則透露,目前🧑🏼🎤,針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實施監管細則等配套文件已經起草,修正案正式通過之後♑️,相應配套文件就會陸續印發。截至記者發稿🗜,最新消息顯示,該草案很可能將在11月7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表決。屆時走向如何👩🦱,我們將持續關註🤽♂️。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