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源自西方的快樂教育理念席卷全國各地。在該理念的倡導下🧑🏿⚕️,不少小學下午3點多就放學了,個別學校甚至取消了低年級數學課程。而與此同時,許多家長並沒有因此放松,有條件的家長又在課外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孩子的負擔不減反增🏩,形成了一種“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怪現狀。
是“快樂教育”不適合國情🍩,還是公眾對“快樂教育”存在誤讀📞?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𓀄,77.4%的受訪者認可當下流行的“快樂教育”,但同時,77.2%的受訪者擔憂人們普遍誤讀了“快樂教育”。64.7%的受訪者認為真正的“快樂教育”是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
77.2%受訪者感覺“快樂教育”被普遍誤讀
相較國內傳統的教學模式🧑🏽⚖️,近幾年來“快樂教育”因提倡讓孩子快樂成長而日益為學校、家長廣泛認可🎁。本次調查顯示,77.4%的受訪者對“快樂教育”表示贊同🧑🏽⚖️,其中27.8%的受訪者非常贊同👤。表示“反對”和“非常反對”的受訪者分別僅占2.9%和1.5%🪪。
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第三小學的一年級班主任鄧春陽感覺,“快樂教育”強調讓學生保持愉悅🖖🏻,減輕壓力🏃,從孩子的身心發展來說🥍,是一種很好的理念🔢,但學校並不能阻擋家長在校外對孩子的“加碼”。“學生上學術類或藝術類培訓班已成為普遍現象”⚂。
調查顯示,37.4%的受訪者直言身邊上培訓班的孩子“非常多”,48.8%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多”🐒,認為情況“一般”和“不多”的分別僅為10.2%和3.4%。
北京東城區史家小學六年級學生李彤(化名)的爸爸李凱(化名)坦言👮,平時家長在群裏交流,沒在課余時間上補習班的學生很少🙆🏼🧑🏻🎤,“孩子周末被安排得很滿,經常要趕場。寫完了課內作業還有補習班的。”
有鑒於此,盡管分別有兩成多的受訪者認為課外培訓班有助於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但依然有69.4%的受訪者擔心學生並未真正減負,53.7%的受訪者認為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39.6%的受訪者直言學校的責任減小了,34.2%的受訪者擔心這樣會拉大教育不公。
作為一名三年級小學生的家長,王妍對“快樂教育”充滿了疑惑和擔憂💁🏿♀️。她認為,“快樂教育”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教育上,可能只是過程沒那麽痛苦而已。“雖然有‘快樂’旗號🌚,但孩子們該補習還得補習。”
在王妍看來,目前一些頂著“快樂教育”帽子布置的活動並不完全適合小孩子,最後都成了家長的活兒。“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沒有區分度會對選拔人才造成困難🧑🏻🦳,也會導致整體教育水平下降。”
調查顯示,17.0%的受訪者認為人們對“快樂教育”誤讀非常普遍,60.2%的受訪者表示比較普遍🚵🏽♀️,認為誤讀情況少的受訪者才占16.2%。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認為,學校是教授孩子知識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更是核心。“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解惑,‘快樂教育’需要他們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孩子更易接受知識👩👩👧👦,而不是蜻蜓點水般的教學,甚至不教授具有一定難度的知識。而學校若達不到教學目標,一些家長也只能無奈通過課外輔導班、培訓班來填補。”
64.7%受訪者認為真正的“快樂教育”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
受訪者是如何看待“快樂教育”的🕶?52.5%的受訪者認為是教育理念的轉變和進步⬆️,44.3%的受訪者認為順應了孩子成長天性,41.7%的受訪者則擔心把握不當容易導致學習懈怠📊,36.4%的受訪者認為是另一種“輸在起跑線”上的代表,27.9%的受訪者認為是對西方教育理念的曲解。
為了孩子升學👊,李凱最近參加了多所中學的開放日,以了解升學要求👩🦰。“孩子們幾乎都具備各種才藝、獎項。若只靠校內‘快樂教育’🍡,恐怕很難脫穎而出,考入理想學校🤵🏼♀️。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落後,實際壓力更大了。”
結合當下“快樂教育”的落實狀況,受訪者對其評價喜憂參半⛳️。一方面👰🏼♀️,受訪者認為可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48.7%)🚏、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37.5%)✊🏿、向發達國家“先進”教育理念靠攏(34.3%)✖️。另一方面,導致學生知識基礎薄弱(33.5%)🔝、教育重擔壓向家庭(32.7%)、導致學校和學生不再重視學業(25.7%)𓀎、學習條件差的孩子上升更難(22.2%)、教育水平整體滑坡(20.6%)👍🏼、難以選拔優秀學生(14.9%)🚫,也是不少受訪者的擔憂所在。
李立國認為🦶🏽,學習本身是個艱苦的過程,“快樂教育”要達到的是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更好地吸收知識🤸♀️,不讓他們感到痛苦8️⃣。“有偏差地‘落實’快樂教育,將會導致學生學習不充分,對孩子邏輯思維開發🤚🏻、理解能力的提高造成一種障礙。反而讓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錯失了打好紮實基本功的機會😢,更有甚者👶🏻,會讓一些孩子從小樹立‘玩樂’為主的人生觀念🦹。”
什麽是真正的快樂教育🆖?64.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是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其他依次為:引導孩子在快樂中學習(63.0%),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58.5%),保證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56.8%)🤞🏼,不要給孩子太多束縛👩🏼🦱,鼓勵自由成長(45.2%)。僅12.1%的受訪者認為是小孩子不用太用功🎊,快樂更重要,僅4.3%的受訪者認為是放任孩子🏏,給孩子完全的自由。(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