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部獲悉💂🏿♀️,通過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全國6.4萬個教學點已全部實現設備配備、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三到位”。
自2012年9月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建設項目🤳🏿,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建設大幅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進一步夯實。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劉昌亞介紹,通過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不少教學點通過網絡與鄉鎮中心校或城鎮實驗學校異地“同堂”上課,有效地破解了長期以來教學點缺師少教👮🏽♂️、無法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的難題🤾🏼,有效地滿足了400多萬偏遠地區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願望,實現了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的重要突破。
同時,通過“寬帶網絡校校通”工程↪️,截至2015年3月底👩🏽⚕️,全國中小學(除教學點外)中♑️,80.6%的學校實現網絡接入👩🏼🦰,73%的學校已擁有多媒體教室,43%的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室全覆蓋。全國已有超過30%的學校開通了網絡學習空間,國家開放大學遠程開放教育雲平臺為86萬學生開通空間,全國師生空間開通數量已達3600萬個,應用範圍已從職業教育擴展到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407萬名教師應用空間開展網絡教研,326萬名教師應用空間開展教學,帶動了教育理念變革和模式創新🙋🏼。
“近年來,國家教育資源雲服務體系初具規模🤐,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雷朝滋指出🧵,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2012年底上線運行,全國近50%教師可通過平臺獲取教學資源。2014年👩🦼➡️,國家平臺的總頁面訪問數近10億次、訪問用戶5400多萬人次🦸🏽♂️、總資源下載數3000多萬次🧘🏽🩺。(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