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地方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後的閑置資源,激勵各校興辦幼兒園。這種舉措盤活了農村幼教,但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在農村校辦園占很大比例的吉林省,學前教育研究人員通過走訪和調查,提出了一些農村校辦園發展中急需關註的問題。本系列將分為案例篇、調查篇(上、下)、對策篇進行報道🦼。——編者
農村中心校附設的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資源的組成部分,在滿足適齡幼兒就學需求、提高幼兒入園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直以來,這類幼兒園達標困難,具體難在哪裏?
帶著疑問,我們抽調了一所幼兒園。園舍是磚瓦平房,學習環境跟小學差不多,顯著不同的是,墻上塗了一些卡通畫,掛了一些彩色紙條。玩具很少,墻角堆放著幾個呼啦圈。
走進教室,只見小朋友們坐在差不多與他們齊腰高的小板凳上,面前是長條的課桌✌🏻,他們穿著棉襖棉褲,臉蛋像紅蘋果。有的孩子因感冒🚊,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有的孩子瞪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客人。教師趕緊招呼孩子們背誦詩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稚嫩的童音充滿了整個教室💇🍘。
黑板上左側田字方格內寫著拼音字母🐕,右側寫著“3+5=?”🫰🏻。校長說:“我們也想成天領著孩子玩,那多輕松啊,但是不教知識不行啊☹️,農民不像城裏的知識分子,孩子回家他們第一件事就是問今天會背什麽詩、幾加幾等於幾,咱們不教點知識,家長就把孩子送到個體幼兒園了。”
環顧教室四周,一半的墻壁被煙熏成了抽象的水墨畫🧚🏼。一位調研的同事感慨道:“這樣的環境能把人帶回30年前的記憶💂🏼,農村的變化太慢了,與市內示範幼兒園差距實在太大了◾️。”
孩子們飲水的杯子是白色鐵茶缸兒,沒有蓋子👨🏽💼,扣在白木架子上。架子中間栓了一條細繩🙊⚗️,密密地挨著掛了十來條毛巾⚖️,幹幹的👩❤️💋👨🌋、硬硬的,似乎不常用👨🏻⚖️,有人問🧔🏼♂️🥪:“飯前便後洗手能做到嗎🪇?”教師的回答是沒有流動的水洗手,接一盆水大家洗🧛🏽,然後換水再洗兩次🧊。
圖書有新有舊。我們問孩子們:“喜歡看書嗎?”他們說:“老師不讓動✌🏿🤾🏻♀️。”教師不好意思地說:“孩子小🧑🏽✈️,怕他們撕扯。”校長忙解釋:“鄉下條件差,收費也低⤵️,夥食費剛夠,有的孩子在家不吃飯🚚✌🏽,說學校飯菜香,全靠在學校的飯。除去各種花銷🤬,幼兒園就擠不出錢來添置物品了🧑🚀。”調研的同誌誰都沒再言語,大家心事重重。
提到夥食🧗🏻♂️,大家轉到了廚房,只見白菜、土豆堆在墻角。問廚房管理員每日飲食是否留樣🏋🏼,他說:“留樣沒啥必要,我們都跟著吃👩🏻🚀🍋,誰還能給自己下毒?”校長狠狠瞪了管理員一眼:“我咋教導你的🍑?這是程序👭,上邊就這麽要求的,就你廢話多👷🏻♀️!”校長滿臉不高興👨🏿,管理員費解地撓著頭。
中心校也為幼兒園的孩子們安排了午休室,房間中央燃著爐子,接了幾節爐筒子,貫穿了教室的大半個空間,雖然爐火很旺,但是午休室的犄角旮旯溫度不高,教師忙說:“午睡時不能脫衣服,大家擠在一起🧑🚀,蓋上小被子🤪,不會冷的。”
午休室的床鋪是鐵床,分上下鋪🫱🏽🤖,床與床緊挨著連成大床,校長說這樣安全。小班幼兒在下鋪🖖🏼,學前班◻️、大班幼兒在上鋪。上鋪足有1.5米高,調研的一位同誌問:“學前班、大班的孩子也就六七歲,這麽高的床上來下去安全嗎?特別是剛剛睡醒的孩子🏂🏻,迷迷糊糊的,可千萬要當心啊🛌!”校長忙解釋:“多數孩子不睡午覺🕐。”看班教師忙補充:“因為去廁所不方便,孩子們熱呼呼地起來🛟,跑到操場那邊的室外廁所容易感冒🐊👨🏿🦳,所以也就不特意要求孩子們午睡了✊,要是能有室內廁所就好了🧑🍼。”校長扭頭看了說話的教師一眼,不耐煩地說🐻:“修室內廁所⛰?需要錢呐🚰,錢從哪裏來🍛?比他們再大一年的小學生在哪裏睡?是不是全都趴在桌上午睡?所以你們用用心,中午別犯懶,好好哄哄孩子們玩玩,將就一下,一晃一兩年就過來了,還犯得著花那些錢麽?”
調研的同誌實在忍不住了👦🏽:“一晃這幾年,正是幼兒身心發育最重要的時間,千萬不能把幼兒當成小不點兒的學生,兒童每個階段都有他們的發展規律😠,要辦幼兒園就要有條件🫃🏻,沒有條件不能上。”校長急了🌰💁🏿♂️:“幼兒園是非義務教育,不管咋說還有點收費🟪,小學都是免學費的,沒有幼兒園這邊撐著🈵,學校更是沒了收入,那就推不開門了🦵。”
大家面面相覷🪑,聽了校長自相矛盾的一番話,一切都清楚了🤒:中心校把幼兒教育當成了搖錢樹!(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