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文教新聞
  

大學生轉專業之困求解


 每年新學期開學後,專業轉換和調整都會在全國不少高校的學生身上上演。學生轉專業的動機有哪些🖐🏽?轉專業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哪些影響?申請失敗的學生如何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有哪些舉措能讓高校專業轉換渠道更通暢?

新學期開學後,西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劉嘉琪搬離了原來的寢室,和另外3名學生成為室友。她們此前互不認識,“轉專業”讓她們結緣——學校將轉專業的學生安排住在一起👨🏻‍🦽。

劉嘉琪此前學“社會工作”,今年5月,經過申請、筆試、面試後,她成功轉入該校新聞學專業🏋🏽‍♀️。而每年這個時候,類似的專業轉換和調整都會在全國不少高校的學生身上上演。

學生轉專業的動機有哪些?轉專業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哪些影響🧑🏼‍🎄?申請失敗的學生如何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有哪些舉措能讓高校專業轉換渠道更通暢?記者進行了調查😘。

申請轉專業的學生逐年增多

“學長,我們學校轉專業容易嗎?都需要哪些條件啊?”近日,在一次老鄉見面會上🫡,來自湖北的四川師範大學大一新生李娟(化名)低聲向身邊的師兄打聽😉。李娟高考誌願填報了四川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專業㊙️,錄取時卻被調劑到了教育學。她想轉回自己喜歡的專業。

剛入校就謀劃著轉專業,李娟的情況在今年大一新生中並不少見。據媒體報道🍟,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出現了新生拿著錄取通知書排隊申請轉專業的情況,據該校教務處老師介紹,開學第一天2000多人報到,至少有200名學生申請轉專業🚟。

東北林業大學也因為政策放寬,這學期開學後,有148名大二學生申請轉專業,比以往申請人數提高了近5倍。

放眼四川省內高校,大學生轉專業的政策和數量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今年是我校申請轉專業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年,2204名學生成功轉到了心儀的專業,成功率81.6%。”四川農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傅新紅介紹說🧑🏻‍🦼👃🏻,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大致分為幾種情形:有的是錄取專業不是其理想誌願,高考錄取被調劑👨‍🚀,他們往往一入校就有轉專業的念頭👲🏽;有的是入校前對所學專業並不了解🌴,進校後才發現與想象中的專業相去甚遠;有的是沖著轉入專業更加熱門、更好找工作🏊🏻‍♀️;極少數同學則受人影響或好奇,“跟風”轉專業。

西南科技大學今年4月推行新的轉專業政策,取消了專業課績點和人數限製的要求𓀙,成功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大幅增加。該校教務處的數據顯示🔒,今年有1029名學生提出轉專業申請🙎🏻‍♂️,最終成功學生達739名🚵🏿,成功率達72%🥔,比上年增加了132名,為歷年之最。“我校轉專業新政得到了不少學生的贊許,受益最大的就是那些因為興趣不足而學習成績比較低甚至‘掛科’的學生,淡化原專業課成績讓他們的願望得以實現📘。”該校教務處副處長鄭祥江說💔。

專業不是你想轉就能轉

不過,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像上述兩所高校的學生這麽幸運。記者調查發現,四川省內不少高校在學生轉專業上均不同程度地設置有專業成績和人數比例等“門檻”🧑🏽‍💻。

“學校要求學生所學原專業成績排名必須是前10%,達不到就沒有資格申請轉專業。”劉嘉琪介紹說,她原來所在的班級30人,最後只有5人如願以償。而四川師範大學出臺的2013年學生轉專業的文件也顯示,每個專業提供給全校學生的名額最多只有20名,最少的僅1名;還有秘書學、法語、教育技術學等8個專業因班額已達標準上限,不接受其他專業轉入學生😌🦟。

為何要給學生設置轉專業門檻?不少高校教務處負責人在采訪時都不約而同提到,要“遵從教育部等主管部門關於學生轉專業的相關規定”🏂🏽。記者查詢得知,教育部200591日頒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僅提到“學生按學校的規定申請轉專業,由所在學校批準”,並未明確規定專業成績和人數比例。

對此,西南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董艷雲也表示,教育部在學生轉專業上給予了高校充分的自主權,但學校肯定會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一些條件。“最主要的考慮就是師資數量和教學設施設備的容量。”她說,學生最想轉入的專業集中在交通運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等緊俏“王牌”專業🧱,但這些專業師資數量已經確定💆🏻‍♀️,相應的教學🌄、實訓場地也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轉專業的願望。

西南交通大學采取了擇優選拔的方式🦬,在大一下學期期中💇🏼‍♀️🚤,各學科成績年級排名前30%的學生有資格申請轉專業,並參加相應學院組織的考核,最終約10%的學生能成功轉入心儀的專業♑️。

“擇優選拔能把一些特別適合某個專業的優秀學生吸納過去😮,同時也能體現公平。”董艷雲介紹,為避免出現一些學生高考時低分考入👨‍👦,通過轉專業進入高分專業,學校還把學生的高考成績一並作為參考依據,部分專業還對轉專業學生的數學🪸、英語、計算機等單科成績有相應要求。

四川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杜偉也認為👩🏻‍✈️🌛,完全取消轉專業門檻,滿足所有學生轉專業的需求並不現實。“首先學生填報高考誌願時🧗‍♂️,就已經和學校達成了一個契約關系👯‍♂️🧑‍🦽‍➡️,如果進入大學就可以隨意轉專業,這對其他學生🧕,特別是對高分考入某專業的學生就不公平;其次各專業的師資、實驗設備等均有限🈵🏌🏼,且都有相應的招生指標🛀🏼,不可能接收所有轉專業的學生。”

即使是轉專業自由度較高的四川農業大學,也對學生從第二批次專業轉入第一批次設定了較高的門檻🥻,並組織嚴格的考試🩴。而隨著學生轉專業的難度降低,該校部分專業也出現了“苦樂不均”的現象——廣受學生“追捧”的風景園林學院不得不因為申請學生爆棚而限定名額🗂;而“森林保護”等專業則因為轉出學生較多,老師不得不給他們做工作讓學生回心轉意。

“盡管我們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學校願意盡可能多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傅新紅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專業發自肺腑地熱愛,他才肯下功夫👨🏿‍🎨,才可能學好專業👗。

改革高考錄取製度或可解轉專業之困

一方面,全國大多數高校在轉專業上仍設置有較高門檻🧑🏽‍💼👩🏽‍🎤;另一方面,學生對轉專業的需求卻不低。教育數據公司麥可思針對2009年入學的學生調查數據顯示👮🏻‍♂️,他們對就讀大學滿意度僅為35%,對所學專業滿意度僅為44%👩🏼‍🏫。

2010年從四川大學畢業的冉艷就是一個例子🥸🤳。剛進大學🔚,她學的是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一段時間後🐦,她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個專業👨‍🦰,“工作不好找🧈,還需要‘筆頭功夫’”🙆🏽‍♂️🚣🏼‍♂️,就打了退堂鼓。她利用課余時間輔修了人力資源管理第二專業🛶🧑‍🦯‍➡️,畢業後,也如願以償進了這一行。

湖北秭歸的一名女生則選擇退學重新高考的方式來“抗議”不喜歡的專業。2012年🤧,這名叫付芬(化名)的學生在北京大學讀了兩年後,實在不喜歡所學的哲學專業🐫,毅然選擇退學重考。但結果分數並不理想🤦🏻‍♀️。

“我不贊成他們貿然退學,而是希望通過調整專業觀念,嘗試培養興趣,畢竟輟學復讀的風險太大,萬一再次失利,將浪費更多的青春歲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但他同時表示🌿🙎🏿‍♀️,要讓一個學生花4年、甚至更長時間與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專業知識打交道,實在太不人性了🖇。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造成許多學生不喜歡自己專業的重要原因,跟當前的高考招生錄取機製有關。“錄取學生一般跟成績掛鉤,高校一看這個學生這門功課的成績不錯就招進相應的專業🤳🏻🧑‍🔬,但這個專業未必是學生真正喜歡的。”他認為🏠,這不是為學生成長服務的辦學理念,高校要向現代大學製度轉型,真正把學生放在中心地位。

“打破當前的集中錄取製度🧚‍♂️、調整學籍管理體系🧙,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熊丙奇說,如果一名學生可自由申請大學,可同時拿到多張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結合自己的個性、興趣選擇大學🏊🏻‍♂️,那麽🙆‍♂️,對大學、專業不滿意的程度將大為降低。(記者 劉磊)

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4-10-2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