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高考改革試點方案,考試科目為“3+3”;外語一年考兩次,包括聽說測試🏊🏼;打破文理分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部分成績計入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校招生參考🏌🏼♂️。■根據浙江高考改革試點方案,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與選考相結合🧑🏿⚖️;高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高中學考和高校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按比例合成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本報9月19日綜合消息(記者 董少校 朱振嶽)經上海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批準⛺️,《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製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今天同時向社會公布🏄🏿♂️。根據試點方案🤿,兩地高考考試科目均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同時👩👦,兩地試點改革都將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新生開始啟動,2017年全面實施。
上海:多一把“尺子”量學生
考試科目為“3+3”🔒;外語一年考兩次🐆,包括聽說測試;打破文理分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部分成績計入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校招生參考……這是記者從今天公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獲悉的。
按照上海新高考方案🤵🏼♀️,高考科目將變為“3+3”👩🏿💻,即3門統考加3門選考。統一高考科目有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門原始分150分。學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門科目中任意選擇3門,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等級性考試👑,每門課程標準分70分。高考成績由統考和選考共6門課程成績組成,總分660分,作為高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上海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科目變為13門♾,其中政🧎🏻♀️、史、地、物、化🦸♀️、生6門科目設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𓀚。學生選擇任意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不分文理,成績加以轉換後分ABCDE五等11檔,對應70分到40分😶,計入高考成績🚴🏽♀️📋;另3門僅參加合格性考試,成績分合格💁🏽♀️、不合格兩種,作為取得高中畢業資格的依據。語、數👩🏻🦽➡️、外3門僅設合格性考試,參加高考的學生可用統考成績代替合格性考試。信息科技♘、體育與健身、藝術、勞動技術4門也僅設合格性考試🧝♀️。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散在高中三年,隨教隨考隨清。如對於2014年入學的高中學生,高二可參加地理科目考試🫙♟。學生一旦確定等級性考試的3門,就讀高中期間不得改變🚵🏼♂️;各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級性考試只能參加一次。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允許社會考生參加。
上海統一高考的語、數🦸♂️、外3門科目不分文理🧑🦲,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外語考試一年舉行兩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說測試💺,其中聽說測試采用人機對話的形式進行➰。高中學生可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選擇較高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高校在招生錄取時,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定位及學科專業需要,從政⛩、史🪥、地、物、化🫚👩🏼🔧、生6門中提出0至3門作為科目要求,學生只要滿足其中任何1門即符合報考條件。2016年起,上海將合並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按照學生的高考總分和院校誌願😿,分學校實行平行誌願投檔和錄取。
上海將構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其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實現多一把“尺子”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狀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修習課程及其學業成績、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身心健康信息、興趣愛好與個人特長等🎙。2017年起👖🧑🏼🍳,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將在自主招生等環節中開始使用。上海要求,高校應提前公布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使用情況必須規範公開。
上海新高考方案提出,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安排在統一高考以後進行。高校依據高考成績和學校自主考核情況,參考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上海新高考方案還對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作出了部署。2017年起🤟🏻,在上海專科層次自主招生中,高中生應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專科高職院校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職業適應性測試情況和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上海鼓勵專科高職院校把特色專業招生安排在統一高考之前。在本市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中,上海將探索學生多次選擇、被多所專科高職院校錄取的方式。
此外,上海還將減少和規範考試加分👮♀️,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接下來將出臺本市規範各類考試加分項目辦法,將高考加分的激勵導向功能轉移至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
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表示💎,上海將通過調整統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建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製度等🙋🏽♀️𓀀,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程序透明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力爭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規律、順應時代要求、具有上海特點的高校考試招生製度。
浙江🐑:把更多選擇權交給學生
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介紹說:“浙江的試點方案強調把更多選擇權交給學校和學生✂️,旨在實現教育改革從選課到選考的進一步推進,並通過擴大學生與學校的雙向選擇,使招生公平從現有的程序公平、機會公平進一步走向內容公平🙇🏽♂️。”
據了解👨🏿🦳,浙江的高考試點方案涵蓋了四類考試招生模式:一是統一高考招生,這是本次高考招生改革的重點⚓️。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與選考相結合⛲️。考試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選考科目,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選考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7門高中學考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語文、數學考試於每年6月進行🧻。外語每年安排2次考試,1次在6月與語文、數學同期進行,考試對象限於當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與選考科目同期進行。選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試,分別在4月及10月進行🦹🏻。外語和選考科目考生每科可報考2次,選用其中1次成績。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學校”誌願,按專業平行投檔👱🏿💃🏻;高校確定專業(類)選考科目範圍和其他選拔條件,擇優錄取。
二是高職提前招生。普高學生以高中學考成績、中職學生以全省統一組織的職業技能考試成績作為選拔基本依據👆,高校對考生文化素質和職業適應性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實行一檔多投,實現學生和高校雙向選擇。
三是單獨考試招生。這是為適應中職教學特點和中職學生成長需要、面向中職學校考生而專門設計的。全省統一組織,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單獨考試、按專業平行投檔🌂、擇優錄取。考生需參加職業技能考試,可在17個職業技能考試大類中自主選擇1-2個類別;同一大類考生可參加2次考試🧘🏿♂️,成績2年有效;各職業技能類別考試分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部分🚧,職業素養基本要求體現在其中。
四是三位一體招生。高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高中學考和高校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按比例合成綜合成績,擇優錄取;高校測試評價側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科性向💈、專業潛質等。
據了解🚺,浙江試點方案將現行高考和學考由每年共5次考試減少到3次;同時減少考試天數,統一高考考1天半🌷,比現行高考減少1天🤍,學考時間也進行了相應調整。這樣既可以方便學生💃🏽🚶🏻♀️,又能提高考試效率🌤,有效減少社會組織成本。
記者獲悉,這次全國高考招生綜合改革之所以選擇浙江省進行試點🙆🏼♀️,與該省這些年來高中課改和高考招生改革有良好基礎有關。根據省政府試點方案規定的各項改革試點內容和要求,浙江將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學生開始,分年逐步實施。2014年啟動職業技能考試,先實施9類🧑🏼🌾,全部17個大類分三年完成。2015年10月開始實施選考科目多次考試。2016年10月開始實施外語科目多次考試👨🏿✈️。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高校考試招生製度綜合改革。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