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地教育部門頻頻出臺“減負令”,但家長和社會培訓組織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各種“培優班”、“提高班”卻只增不減🧏🏼♀️。孩子們的暑假則名存實亡,甚至淪為“第三學期”。
每到暑假🐦,各類社會補習班便大量湧現🧑🏿🍳,從居民小區到街道廣場📯,補習班招生廣告幾乎隨處可見🤌🏻🧉。盡管各地教育部門頻頻出臺“減負令”🚴🏽,但家長和社會培訓組織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各種“培優班”🦵🏿、“提高班”卻只增不減💢。孩子們的暑假則名存實亡,甚至淪為“第三學期”。
記者了解到,如今,暑期補習班的種類已細分到基礎班👱🏽♂️🃏、提高班、沖刺班、銜接班、實驗班、特長班、預科班等,補習的年級已經從高中延伸至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補習內容也由課內學科延伸到了各種“特長”🉐。
孩子們的暑假去哪兒了?暑期培訓為何久治不愈🐬?記者深入武漢市各種培訓班進行了采訪調查。
學生⭐️:暑假想放松,就怕開學跟不上
日前,記者來到武漢市青少年宮🔰,整座大樓幾乎成為各類培訓班的“天堂”。樓下一塊大大的廣告牌上,各種培訓項目一應俱全;招生對象從3歲開始,舞蹈、聲樂、器樂🐠、主持🧑🏭、書法等項目✫,讓人眼花繚亂😅。
“男孩可以健身🈚️,女孩可以防身🦥,讓你的孩子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只要一個暑假,我們讓他(她)變成下一個郎朗。”從江漢路步行街到循禮門地鐵口,記者一路走過👤,竟然收到了一大摞關於暑期培訓的傳單,有的按照科目收費🌍,有的按照小時計費🤶🏻,不同人數班額和不同老師等級,收費也各不相同。
隨意撥通一家培訓機構的電話,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不僅有各種特長班、提高班,還針對新升初一、高一的學生開設有暑假銜接班,由省級骨幹教師授課,“科目和時間🤦,都和在校學習完全一樣”。
記者遇到剛從武昌區中南路一家培訓班上完課出來的學生小張,他顯得有些疲憊🧘♂️♊️,但表示上午的課“頗有收獲”,“平時沒學好⚠,正好趁著暑假補一補。本來媽媽只給我報了數學班,但是我覺得英語也需要🫣,就多報了一個班。單日上數學,雙日去學英語”。
即將升入某重點中學上初一的小李告訴記者⛽️:“還沒放假老師就推薦我報了一個‘狀元銜接班’🦙,課時和正常在校學習差不多。”為此👍🏐,小李的作息時間幾乎和沒放暑假一樣👈🏼,“就當是把初一要學的東西先預習了一遍👈🏿,雖然沒有了玩的時間,但是很值得”🏋🏿♀️。
“今年的暑假父母要我補習幾門學科,我感覺比正常的上課還要緊張🧏🏿。”四年級學生小胡不僅要上語文和數學培訓班,父母還在藝術學校給他報了個主持人班,他十分沮喪,“放假還不如上學呢,上學時還有體育、音樂課輕松輕松,放假了反而更累了”。
家長🪼:寧可多花錢🧯,也要贏在起跑線上
7月23日上午,烈日下🟰,武漢水果湖路上的一家培訓機構門口圍滿了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
家住廣埠屯的陳女士介紹,兒子即將升入三年級👨🏼🍼,此前一直沒有上過培訓班,“今年暑假,孩子的同學大多報了培訓班👩👩👧,我就想也要給兒子報一個”💂🏽♂️。
陳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早上8點,她準時把孩子送到培訓班📚,自己再去上班🤦🏼♂️🆑,11點再從單位過來接孩子,中午吃過飯再把孩子送到美術班,“上培訓班這幾天🧒🏿,感覺孩子挺累的,我也累,但現在累一點,孩子將來就能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一放假就沒人管,只能在家附近找個培訓班。”不少家長反映➝,暑假孩子沒人照顧📍,還不如花點錢報個培訓班,“既省心又有安全保障,孩子還能多學點知識,一舉多得”。
上培訓班費用不菲🧞。家住江漢區的許師傅給孩子報了幾個培訓班💁🏿♂️🪸,上午是語文和英語🧝🏼♂️,每科800元🕯;下午是數學和物理👰🏼🤒,分別交1800和1200元。許師傅解釋,數學和物理專門挑了骨幹教師班,“只要教得好,多交點錢也無所謂”。
培訓機構🧑🏼🦳:火爆背後有市場支撐
記者走訪發現,在徐東、街道口、光谷、亞貿👩🦳👨🎓、武廣等多個商圈附近👷🏻,舉著“小升初”、“初升高”銜接班牌子的促銷人員隨處可見。不僅在中小學門口擺設了報名點,有些培訓機構還在學校密集的公交車站發放招生簡章。
在武漢市青少年宮,數十種培訓項目都火爆異常🔇。不僅教室裏座無虛席,走廊上接送孩子的家長也站得滿滿當當。記者隨意走進一間乒乓球教室🔪,約20張乒乓球桌不僅全部投入使用,休息區裏也坐滿了等候的學生🪟,有的陪練甚至要同時兼顧四五名學員。一名陪練教師向記者抱怨:“每天都是從早打到晚🧑🏿🍼,學生一撥一撥根本教不完♢,從來沒有這麽累過。”
家住中北路的胡女士想給兒子報個離家近一點的課程培優班,但令她頭疼的是,家附近的培訓機構均已報滿。胡女士只能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水果湖,“以前是有錢不愁報不上培訓班,現在只要有培訓班就不愁招不到學生。看來明年要早一點下手”。
記者在水果湖一家培訓班看到🧟👨⚕️,30多平方米的教室裏,圍坐著30多名學生🖐🤾。該班負責人介紹,由於場地和師資有限✖️,往年這個班都是只招20人,結果今年還沒到暑假,很多家長就提前報了名,如今培訓班已嚴重“超員”🧖♂️。
家長有需求🧏,培訓班就有市場。一個正在從事暑期培訓的教師透露🙎🐾,往年補一門課只收五六百元,今年有些培訓班一天就要100元。稍有名氣的教師每天至少可以帶兩個班,按照每班30人計算,教一天下來,收入就是6000元🦵🏻,“除了場地費幾乎沒有什麽成本,教學能力強的教師☪️,一個暑期掙個十幾萬根本不是問題”。
專家:尊重學生意願把暑假還給孩子
“把暑期變成‘第三學期’,只會把孩子繼續局限在課堂裏,讓孩子難以更多接觸、了解❄️🧘🏼、認識社會,難以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並不利於孩子健康茁壯成長。”武漢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隨著社會辦學不斷興起,各種培訓班正在不斷升溫,而那些辦班者魚龍混雜,許多都不具備資質。他們辦班的目的都是受利益驅動,可以說是“唯利是圖”。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再加上從眾心理,紛紛把孩子送去補習,一味把孩子綁在書本上👩🏽🦰,更加助長了社會補習現象。”一位從教多年的資深教師表示,其實學生的好成績並不是“惡補”補出來的🦹🏻♂️,孩子成才應當是全面的🐛,把暑假還給孩子,對他們成長成才有益無害。
“假期首先是用來休息的🫀,然後是用來進行多元化教育的😈。”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梅誌罡稱🧑🏽✈️,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明白“假期”的含義,“社會實踐🙏🏼、休閑,對自然、社會的認識等,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梅誌罡建議,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個性化的活動,設計時不必討論什麽是好的、什麽是不好的,只需要看適不適合孩子◾️,是否尊重孩子🚮。(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