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主任陸建非等一行在上海三民(民間民俗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會同崇明教育局等單位舉行 “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研會”。 本次調研會就上海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與現狀、經驗與做法🧖🏽♀️、舉措與設想等問題展開討論並取得積極效果,引起媒體關註。8月2日,《城市導報·當代教育》(第15期總第3856期)在頭版👨🏽⚕️、二版等位置分別以《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研會在崇明召開》《規則化下的隨遷子女教育》為題,專題就調研的有關內容作深入報道,其中寫道:“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長期關註民工子女教育🌆,並就此做了大量的調研,於今年6月正式出版了《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狀況藍皮書》,給政府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對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產生了積極作用。” 現轉全文如下:
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研會在崇明召開
本報訊(記者 楊鵬俠)7月11日, “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調研會”在上海三民(民間民俗民族)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主任陸建非,崇明縣教育局副局長、崇明陶研會副會長黃乃華✋,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國三牛娱乐研究會民工子女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念陽,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屠棠🚴🏼,上海市三牛娱乐研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呂左爾🧑🧑🧒,上海三民文化村董事長、上海三民文化藝術中心主任範敬貴,崇明陶研會副會長、秘書長董耀棠,崇明縣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長耿慧慧,崇明縣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長👣、崇明陶研會副秘書長陳詠新,崇明縣前哨學校校長崔淑傑👨🏿🎤,崇明縣長江小學副校長陳興達等18人出席了本次調研會。調研會由上海市三牛娱乐研究協會副秘書長宋莉莉主持,範敬貴董事長致歡迎辭。陸建非書記致答謝辭,闡明本次調研目的🚬,並主持了贈書儀式。
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長期關註民工子女教育🕣👨🏿🎨,並就此做了大量的調研,於今年6月正式出版了《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狀況藍皮書》,給政府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對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產生了積極作用。
本次調研會就上海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與現狀、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經驗與做法、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舉措與設想等問題展開討論👩🏻🚀😐,就當前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陳詠新科長用詳細的數據報告了崇明民工子女教育的現狀和教育局的一些具體做法。學校代表就本校情況分析了民工子女教育遇到的困境,為調研民工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樣本🚴🏼♂️🤴🏽。
規則化下的隨遷子女教育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製度改革的意見》(下簡稱《意見》)⏏️,被公安部副部長黃明稱為“史上力度最大”的戶籍改革政策讓很多進城務工人員看到了希望。
“對於5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意見》明確要求嚴格控製人口規模,建立完善積分落戶製度。這是根據特大城市實際情況作出的政策安排。”黃明進一步表示🛵,為了做到“嚴格控製人口規模”,首先要從戶籍管理上嚴格戶口遷移政策👉🏼,特別是要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原則,建立完善積分落戶製度,並按照總量控製、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合理解決落戶問題👷🏼♀️。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認為:“教育部要指導各地把常住人口🤷🏻,包括隨遷子女納入到區域教育的發展規劃之中。在經費上🚶🏻➡️,要求各地要按照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校的人數來撥付教育經費。”
通過戶籍製度改革,居住證持有人將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並且以連續居住年限等為條件🛃,逐步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等權利,同時結合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年限等情況,逐步享有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
戶籍改革,確保隨遷子女受教育的權利
據《2013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15萬🤽🏽♀️,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25.14萬👩🏼💼,外來常住人口990.01萬⛹🏿♀️。《崇明縣2001-2015年人口發展規劃研究》報告顯示,至2015年崇明縣常住人口總量規劃達到78萬左右🍝。
“今年上海市出臺幾項政策,提出要把控小學一年級的入口。”崇明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對於隨遷子女的入學管理📹🚴🏼,我縣嚴格落實‘兩個為主’,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安排進入公辦學校就讀為主🕴。”
“長江小學、前哨學校、新海學校等原農場學校經過改造已經成為崇明縣辦學條件最好的學校。在這幾所學校中,有2所學校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的比例在90%以上(長江小學91.1%,前哨學校98.1%),新海學校隨遷子女的比例也達到78.6%✴️。”
前幾年崇明縣學校的隨遷子女學生數量一直在上升,縣教育局也加大了投入🤘🏽。近5年來,投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改造資金達5.28億元🧑🏿🚒,納民學校縣級資金投入達2700萬元。農場學校屬地化管理以來🙍♂️,崇明縣在農場學校的改造上投入了1.67億元🕙,目前已經完成改造🙅🏼♀️。
從崇明縣教育局最新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在報名平臺上登記的一年級來滬人員隨遷子女有1165人👭🏼,審核通過的593人,也就是說50%左右的學生符合今年的入學條件。2013學年崇明縣一年級共招收非本市戶籍學生1853人🕌,估計今年將少招生一千多人,按每班30人計算🉐,將減少30多個班級。
長江小學負責人介紹道:“近幾年,在政府關心下,我們對校舍進行了大規模地改造,新建了活動樓🧑🏽🦲、食堂🙅♂️🚓、塑膠操場,改建了原有的教學樓,現在的學校有了很大的改觀👨🏻🏫。根據今年上海招生政策🌴,學校今年一年級新生報名登記為28人(其中4名本市戶籍),縣有關部門審核後有6名隨遷學生家長提供的就業證明沒有通過,一年級學生比去年少近60人,其他年級今年轉出學生也比往年多🧙🏼♀️,而轉進學生明顯減少。預計學校學生數會有相當量級減少。”
隨遷子女的入學,屬於社會管理問題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陸建非教授說⚜️:“隨遷子女入學問題🧑🏿🎤🧳,表面上看是一個教育問題,實質上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的問題,涉及產業結構調整𓀘🚹、公共服務能力及社會管理水平等🧤,要突破這一難題,只能依靠體製和機製的不斷完善、改革與創新,同時還要不失時機地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與規定,堅忍不拔地向前推進🫣。在推進過程中,“底數清”、“狀況明”是前提👨🏻🎨👮🏽♀️;建立多方參與👾、凝聚全社會共識的決策機製是關鍵🏃♀️➡️;通過分類指導與依法管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均衡和公平教育,這才是公民教育的價值追求。”
任何改革都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我國就業登記製度和社會保障製度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還有相當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無法拿到正式的就業證明和通過有效合法渠道繳納社保🧝🏻♂️。這就需要建立靈活的就業製度,使得他們有渠道繳納社保和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製,明確政策出臺的主體🙍🏿、程序和方式,明確包括教育在內的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標準和要求👩🏽🔬,使得在該城市工作👷♀️、生活和學習的人,預先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和覆蓋。
2014年隨遷子女需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必須提供其父母一方在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或者提供父母一方滿2年及以上的《上海市臨時居住證》和有效的在鄉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辦理的靈活就業登記證明(《就業失業登記證》)🦹🏼♂️。今年上海加強了驗證製度,增加了驗證環節,區縣教育局為每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配置了居住證讀卡機🚒,對隨遷子女及父母居住的證件和證件有效期限進行驗證,並通過信息系統對隨遷子女父母繳納社保證明、或靈活就業登記證明進行信息比對🦻🏼。
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屠棠認為,上海民工子女教育是全國做得最好的地區之一,現在為民工子女教育設定一些門檻,有些人回不去了,因為老家那邊已經沒有家了👌🏼。這樣就會造成部分孩子既不能在父母務工的城市入學,又不能回老家讀書,他們的入學就很成問題。對於所有問題不應該一刀切🧒🏻,是不是可以辦一點類似以前的民工子女教育的學校,條件放得低一點,讓一些條件不夠的學生能入學👆🧫。
隨遷子女受教育🛩,任重而道遠
崇明縣花大力氣做好隨遷子女報名入學的服務工作🧑🏿🔧。一是印發政策宣傳資料,今年編印了《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問答》宣傳冊,分發給每一個幼兒園大班家長🏃🏻➡️,提醒來滬人員盡快辦理相關證件🍐、證明🦻;二是鄉鎮加強宣傳,包括在轄區內向來滬人員發放有關入學宣傳資料♜,督促家長及時辦理相關手續,根據幼兒園提供的家長信息🖖🏽,進行逐一宣傳,做家長的工作;三是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在學校、教育局網站公布相關招生政策🏣,公布咨詢電話✢。對有關家長的來電來訪認真做好解釋工作。各村居委也配合做好宣傳服務工作🆕,統一口徑,提高招生政策的知曉率📰,社保辦證地點向有需求的辦證人員發放《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問答》宣傳資料,還通過《崇明報》宣傳有關招生政策☞。縣信息中心還設計開發了網上報名申請平臺,方便家長在網上自助申請入學,也讓招生更加公正、公平。同時考慮到外來務工人員沒有電腦或不會上網🌥,縣教育局還要求學校為隨遷子女報名提供便利👩❤️💋👨📤,由家長提供信息5️⃣,學校幫助輸入電腦。
盡管采取了多種辦法,但隨遷子女入學落地還是不盡如人意。例如,招生政策與外來務工人員群體生活🪘、就業狀況的適切性💾,招生新政出臺後的緩沖時間等🫰🏼,都值得進一步關註。
目前崇明縣對於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主要是返回流出地就學。但對家長來說肯定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基本是舉家,或者幾代人在這裏🧔🏻♀️。這些孩子入學問題確實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於隨遷子女而言,由於他們的父輩職業不屬於政策中規定的穩定就業的範疇,或者沒有及時辦理相關證明,他們就不得不回到老家就讀。事實上🧃,部分隨遷子女,隨父輩背井離鄉來到崇明生活、學習,家鄉對他們來說是既遙遠又很陌生💅🏿,而且漸行漸遠,崇明成為了隨遷子女的第二故鄉。
現在入學、轉學都需要學籍👩🏿🦲。如果這些不能入學的孩子,不回到原籍入學,將來孩子會成為教育黑戶,升學就業都會受影響📅🧌。另外一方面,我們更擔憂,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一些非法辦學點,將會更難管理🍶✊。
統籌辦好隨遷子女教育,需要彈性操作✢,依然任重而道遠。(供稿🛅:上海師範大學三牛娱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