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人大附中綜合樓4樓會議室。
人大附中聯合學校校長、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北大附中校長王錚,三校顧問👨🏼💻、美國著名中學托馬斯·傑佛遜理科高中科技部門主任保羅·凱莫(Paul Cammer)博士走到主席臺前,就三校聯合實施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進行了一場推心置腹的交流與對話⚫️👮🏻♀️。
這是三校首次向外界公布這一合作消息👳🏿♂️,而中學之間聯合開展改革試點也尚屬首次。
走班只是一個手段,在這個手段下我們才能夠做很多事情
劉彭芝🫛:十年前,王錚校長就在深圳中學進行走班教學實驗,我想問一問♐️🪑,為什麽那麽早就開始做這個實驗✩?
王錚🧗🏼♂️:謝謝劉校長。劉校長經常給我出題目,要我回答一些問題🆔,這也促使我思考到底為什麽要做這個事情。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計劃性💅、統一性過強👨🏿🔧,缺乏選擇性和個性,沒有一種市場化的方式🫦。我們認為教育的個性化、選擇性是必然趨勢;另外,社會的多樣性也是必然。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就在學校裏進行探索。應該說走班製只是一個條件,有了這個條件🫏,或者說打破了那樣一個統一的模式之後,其他東西才能夠開展起來,所以走班製不是目的🧑🏽🎨,它只是一個手段,在這個手段下我們才能夠做很多事情。但是要打破這樣一個傳統的模式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開始大家看到的鬥爭就是由一個固定的班級管理模式,向一個流動的管理模式變化這種挑戰,矛盾似乎都集中在這兒,其實它只是所有其他改革當中重要的一個前奏而已。
劉彭芝:王錚校長在深圳搞這個實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後來他回到北大附中做校長。我看到當時他離開深圳中學時🌜,網上有很多學生對他非常留戀,也有許多好的評價🧔🏿♀️,但是也有爭議🪶。他到北大附中後🥎,完全徹底把這個學校給改成了走班模塊,他的改革力度很大👩🏻🦯。另外,對於一般學校來講,都覺得特長生會對學校的綜合素質教育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但是王錚下決心把學校原先招的藝術、體育各方面特長生全都不招了,我想他現在在北大附中做的實驗又不一樣了,又提升了。這也是我們三校要繼續探索的🤱🏻🦀。
王錚🧑🏿:剛才我說了,走班只是打破了以前固有的模式,接下來要做什麽,學校要有一個整體的設計🎙,我們的想法就是創造條件☁️,解放學生。
另外🧽,希望學校是開放的🤽🏽♀️👶🏼,能夠引入更多的資源到學校裏來。因為如果就學校這點資源🆚👙,就是走班也不會增加更多的教育內容♣︎。一個學校能不能開放🥕,基於它的一種文化和機製。除了課本、書本之外,社會上有很多好的東西,也有很多的教育內容和內涵,但是它能不能進到學校裏面來是一個問題🪣。所以要從改造學校的體製開始,創造一種更靈活的模式。印象中的學校是一種大家都一樣的模式,教室𓀊、樓道、教學區👐🏻,還有科技樓和圖書館。有些學校的圖書館蓋得很大,但是如果學生一天八個小時都在教室裏面學習,誰會去圖書館👩🏻🚒?所以這個要改變。北大附中圖書館從早晨到晚上都有學生在學習🧑🏽✈️🤽🏿,也就是說他們的課程不是被排滿的📿,所以學生有時間去圖書館學習👨🏽🚀。
還有引入外面的機製問題。學校可以有全職教師,也可以有兼職教師,還有項目教師🎼,但學校要有相應的組織才能夠納進來,所以需要做一些整體設計。這種模式其實是借鑒了美國的道爾頓模式,它強調的是一種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強調三點,第一是學生要有一個群體👮🏽,有歸屬感🛑,但又不是在固定的班級裏。北大附中建立的書院就是這樣的,它有一種傳承♊️,以前是年級製👨🏿🍼,一個年級跟其他年級沒有關系🍙,是隔斷的🌭,但是書院強調的是師長🤽🏿♀️、學長這樣的傳承關系💂,還有自己要去研修、研學的關系。第二就是專業教室,以前我們的教室是行政班的教室🤽🏼♂️,現在創造了一個教師教學的環境🫶🏽,是以這門學科為專業學習、研修的地方🤱🏿。下一步我們的專業教室還要再發展,現在專業教室是老師在講課🧑🎨,是被老師講課占據著🧑🎤,下一步要以學習為中心,變成學生學習的一個場所,學生要學這門課😬,這裏面有資源、有環境🤦🏼♀️🤵🏻、有老師的支持,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方式在裏面學習🧑🦼,所以要加強自主學習這方面的因素。第三就是個性化的學習👨❤️💋👨,每一個學生學習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以跟老師簽約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過去個性化學習沒有平臺,現在信息化是一個特別好的基礎🤦♀️,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打破時空界限👨🏽🔧🙅🏽,進行個性化的教與學⤴️💋,所以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是會遵循這樣的發展機製進一步往前走🌕,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和雛形🤹🏻♀️。
就像吃自助餐🌃,如果沒有足夠豐富的菜,選擇的意義就不大
劉彭芝🧑🏽🏫:三校聯合中有一個任務🌁,就是請北大附中領銜👂🏻,進行走班模塊教學研究。我覺得三校尤其是北大附中應該有一個對外咨詢室☝🏿,因為現在很多地方、很多學校都在研究走班,所以王錚校長要有思想準備👰🏽♀️,幫助更多的學校把這項實驗做好🛰👰🏽♂️。這是三校聯合行動裏的一個任務。
下面請清華附中王殿軍校長發言💖。
王殿軍🧑🏻⚖️:我們這三個學校各有特色,在不同方向上也都作了一些探索,盡管現在各自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但最終一定會走到一起,因為我們共同的目標是培養人,共同遵循的是教育規律,這一點我非常堅信🔋。
為什麽三所學校的改革做法不同🤦♂️?因為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太多了,每個校長只能從自己認為最有把握的那個地方把問題抓住📋。比如王錚校長剛才說了💎,他的問題就是覺得現有的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阻礙了學生和老師的活力,阻礙了學校其他東西的落實,所以他要先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的教育就是大一統太嚴重,製約了人才培養,清華附中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但我首先解決的是教什麽的問題。
我有一個簡單的比喻👨🏻✈️,就像我們吃自助餐,如果沒有足夠豐富的菜🥪,這個選擇其實意義不太大🧿。頂多這個自助餐只是自己給自己盛🕸,你可以盛多盛少,或可以不盛,也就這幾種選擇。真正的自助餐可能要有幾十種菜🛴,甚至上百種菜,這個時候你才有選擇🗃🌑。課程體系是為培養學生服務的,要確保學生吃完以後營養全面,但是現有的課程體系非常單一🤙🏿,所以我首先要解決的是課程的豐富性和層次性問題,其次才去解決選擇的問題。選擇就必須走班,否則沒法實現選擇🧑🏻🦽➡️,有了足夠的菜後我們才開始進行自助餐❗️→,這是清華附中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清華附中還在探索大學的先修課程,這個項目解決的是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不再年復一年地去復習早已熟悉的知識🫀,而是學習更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另外我們還擔負著利用互聯網和雲計算創造未來學校、未來教室和未來課堂的實驗。總之,我們在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可以拿來與大家共同分享的👐🏽。
除了這些探索之外,我們傳統的探索🔪,比如劉校長提到的體育人才培養問題。中國培養體育人才尤其是專門體育人才的體系和教育體系是完全割裂的🤹🏼♂️,導致許多運動員出不了成績。由於缺乏系統的文化課教育🚘,這些運動員未來的生活也比較艱難和令人擔憂👼🏻,這就是把體育和教育完全割裂開的一種體製弊端🚺。全世界體育強國很少采用這樣一個體系,他們都是把體育和教育融在一起,在常規教育體系裏培養拔尖的體育人才🧫🙌。清華附中就在探索籃球、田徑和射擊方面的體育與教育結合,培養專門的體育人才,為學生的一生負責🖕,人大附中也在探索足球人才的培養模式👃🏽。我想我們兩個學校都特別希望王錚校長能夠把排球搞起來,這樣的話,三大球的未來就有希望了
我覺得我們這三所學校當然是屬於大學的,但他又不僅僅屬於大學🎪,我們擔負著教育方面的一些創新和探索,這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擔當和責任的話⚆🗺,我覺得作為一個名校的校長是有點失職的。
劉彭芝:剛才王殿軍校長在講話中談到,在體育🚾、藝術🏊🏿、科技、信息技術以及大學先修課程等方面🕰,我們要自己先試,一邊試一邊把一些經驗和資源輻射給周邊和西部地區🦸🏻♀️,需要什麽我們會盡最大的力量🙇🏽。
下面請翟小寧談談立德樹人方面的合作🥦。
翟小寧🙎🏽:天下大事貴和👇🏽🧑🏽🚀,和則共贏;貴通⛹🏽,通則能久🈳。三校聯合行動就是一種和♟,一種通。現在可以說是因緣具足😙,天時地利人和🏌🏽♀️,是可以同體共生的。將來可以設想,比如說在人大附中的課堂上會有清華附中、北大附中的學生,在清華附中的課堂上也有其他兩所學校的學生一起進行綜合性學習,甚至教師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和培訓🌂。
剛才劉校長給我一個任務,就是談談在學校立德樹人方面的想法和做法。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在於使人有靈魂,所以教育首在立德,立德方能樹人🧔🏽♀️🧑🏿⚕️。立德是核心,立德在於立心,在於提升心靈的境界。心靈就像田地一樣🤏🏽,播種什麽就生長什麽🎅🏻,播種真善美才能生長真善美👩🏽🔧。我們應該在學生心中播種真善美,使其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些都需要大家一起來做👩🏼🎤。
另外教育不管發展到什麽時候📎🫄🏿,說到底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就是有什麽樣的教師就有什麽樣的教育,所以對教師的培養很重要🏐。我們要在中外教育的交叉點上來看待學校的教育工作,這裏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關於課程改革🕳,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成長方式有一個變化和優化,使學生能夠過完整的有意義的生活。這樣一種學生的校園活動🎛、社團活動也應該是研究的一個重點。三所學校引領性的合作一定會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辦好一所學校,是一個校長應該做到的👨🏽🔬,但辦好之後還要有社會責任與擔當
劉彭芝:大家可能聽出來了🤟🏽🧑🎨,三位校長說話的特點不一樣🧛🏽♀️↗️,翟小寧是語文特級教師,王錚是物理特級教師🫃🏻,王殿軍是數學教授🐪。
實際上三校聯合👩🏿✈️,有一個任務就是關於立德樹人🧑🏽🔬,我們要探索開展哪些課程、哪些活動,還要爭取逐步寫出適合中學生的這方面教材,然後把這些教材貢獻給更多的學校去參考。還有就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我們肩負著國家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任務,實際上三所學校一直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輻射社會的責任擔當。人大附中已經堅持十幾年了,直接幫扶的學校就有十幾所。這些年,我們把學校幾十位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副校長、校長助理輸送到了其他學校➰,另外還和薄弱校合並🫡🧑🏿🍳,承辦、托管了一些學校🔥,我們所做的這一切都分文未取🚵🏻♀️,全是無償去幫扶🤦🏻。現在我們又跟國際上合作🛏,把中國優勢的東西保存下來💚,跟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結合。我想🚶♂️➡️,對於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和清華附中來說,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殿軍:作為一所優質高中📱,我認為至少有幾項責任,一個就是立德樹人🖍🍳,另外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能不斷改革創新,還要創新課程,創新學校的整個組織管理體系等等🙇🏿♀️。辦好一所學校,那是一個校長起碼應該做到的,但是辦好一所學校之後怎麽辦😖?這個時候就要不斷地超越自我🤲🏿,就要發揮一定的輻射作用🙇🏽,這一點我們要向劉校長學習。除了辦好清華附中之外,我們在北京也承辦了不少非常薄弱的學校,全國也有十幾所幫扶學校🦞。另外我們還利用社會公益基金,請若幹貧困縣的優秀學生利用寒暑假到清華附中接受一些綜合的提升和教育🏐,讓他們開眼界、長見識🤒💂🏽。我們希望在劉校長的帶動下,有更多的優質學校站出來𓀒,把自己的優質資源讓更多學校分享,把自己改革創新的經驗讓其他學校也來進行試點🎋👳♂️。只有這樣,國家的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才能夠真正實現😹。
劉彭芝❓:今天,三校聯合行動就是要努力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讓更多的校長成為優秀校長,讓更多的教師成為優秀教師📮,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讓更多的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文字由記者時曉玲根據錄音整理)
【說法】
劉彭芝:三校為什麽要聯合,因為這三所學校都是優質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各自的優質資源,而且每所學校背後都有一所國家一流的大學,所以我們的優質資源要為社會服務🤹🏿♂️。我們單個的力量還是比較單薄,如果三校的優勢能夠整合起來,將會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國家的教育改革做探索、做實驗🫷🏽。
按照總書記的說法🧑🏻🏭👨🏼🍳,現在好吃的肉都吃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過深水區🚦🐋、打攻堅戰、啃硬骨頭。三校聯合行動也是這樣,第一要促進教育均衡,第二要提高育人質量。其第一要務是先行先試,第二要務是精誠團結,第三要務是履行社會責任。
王殿軍:我們三所附中都屬於大學🐻❄️,但它又不僅是大學的,甚至不是北京的,它應當屬於全國。在中國基礎教育方面進行一些創新和探索,這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有這樣好的平臺🥮、這樣好的條件和資源,但是沒有這樣的擔當和責任的話,我覺得作為一個名校的校長是有點失職的。
王錚🪔:我們的想法,就是創造條件,解放學生。
走班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手段,在這個手段下我們才能夠做很多事情。但是要打破這樣一個傳統的模式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開始大家看到的鬥爭就是由一個固定的班級管理模式,向一個流動的管理模式變化這種挑戰🛀🏽,矛盾似乎都集中在這兒,其實它只是所有其他改革當中重要的一個前奏而已。
翟小寧:天下大事貴和👩🏻💼🌄,和則共贏📨🌌;貴通,通則能久。三校聯合行動就是一種和,一種通。
教育不管發展到什麽時候,都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我們需要站在中外教育的交叉點上來看待學校的教育工作👮🏽♀️,這裏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關於課程改革,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成長方式有一個變化和優化,使學生能夠過完整的有意義的生活。
保羅✧:教育本身就不是為一個學校去服務🈁👨🏼💻,而是應該團結所有的力量,為所有受教育的學生去服務😴。我很榮幸能夠在人大附中工作,也走訪過清華附中和北大附中,由此我認為三校合作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任何一所學校都不可能壟斷教育領域各個方面的優勢,所以我們需要團結起來。
【背景】
一流中學的聯合行動
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三校聯手,開展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為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精神而開展的一次聯合行動。
三所學校都附屬於國內一流大學,也都是國內一流的中學,都在實施素質教育各個方面進行過諸多探索與實踐,同時又各具特色、各有所長。有鑒於基礎教育領域改革難度和廣度的加深⚱️,三校決定聯手合作🎂,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為推動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深入開展貢獻力量。根據實施方案,聯合行動將開展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立德樹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等四個方面的合作。
中國基礎教育強調均衡🏝📻、呼籲公平🧝🏿,其關鍵是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從三校聯合改革實施方案來看,根本思路也在於此。他們希望通過三校聯合🏃🏻♂️➡️,為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探索改革方案。與此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方式與途徑將三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向全國輻射,以幫助更多的學校成為優質校👩🏽💼。這一項綜合改革試點如果取得成功🙅🏼♂️,將會對中國全面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供生動的樣本與啟示。
事實上🤵🏼♀️,人大附中在促進基礎教育均衡方面已經進行了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清華附中近幾年在幫扶👱🏽♂️、承辦薄弱校方面也作了許多探索;另外,人大附中與清華附中在足球、籃球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方面都取得過輝煌的成績,並分別在世界中學生足球、籃球比賽中獲得過冠軍🫃🏼。而在一些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如人大附中在超常教育、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與培養、藝術教育等方面也積累了30余年的經驗;北大附中已經全面開展走班教學實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至於評價和升學機製方面的改革,如何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教育,三校也都在探索實驗中。
對於聯合改革,三校充滿了底氣和信心🦀☺️。(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