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文教新聞
      

    國家科技三大獎中高校獲獎項目超過2/3


    2013年👩🏿‍🎓,高校再次包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充分說明了高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在我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周靜說🫳。

    110日舉行的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共授獎10位科技專家和313項成果👧🏿,其中高校獲獎項目超過2/3👬。

    高校穩居科技創新主力軍地位

    數據顯示,2013年度頒發的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高校共獲獎169項,占通用項目總數246項的68.7%。其中,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123項🦓,占總數的50.0%𓀃。

    其中,全國高等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36項,占總數的66.7%💇🏼。全國高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38項,占通用項目總數的69.1%。全國高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95項,占通用項目總數的69.3%

    2011年相比🍽,三大獎總數減少了61項,減幅16.3%🌜。特別是科技進步獎,比例結構從原來的75%調整為60%,數量從283項減少到今年的188項🕴,減幅33.6%,成為2000年以來科技進步獎最少的一年。

    在總數減少的情況下,高校獲獎比例依然保持近幾年來的良好狀態。

    直接為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

    從此次高校獲獎的項目看,涉及農業🏋🏿‍♀️、工程、新興產業💆🏻、醫藥衛生、能源環境等多個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

    由浙江大學李蘭娟院士牽頭的“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團隊首創李氏人工肝聯合肝移植治療重症肝病的新方法,將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

    同獲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茹振鋼教授來自河南科技學院,他堅持多年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矮稈高產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矮抗58選育及應用”研究,並獲得喜人成果。

    在周靜看來🦸🏻,此次獲獎結果是對高校科研“重論文、輕實際”問題的最好回應🪞。

    以“新穎性、先進性、實用性”為主要標準的技術發明獎,全國僅有的兩個一等獎分別由清華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摘得👩🏻‍🦼,更說明高校科研在原始創新、自主知識產權🤓、國際先進水平以及經濟與社會效益等多方面所具有的水平🤏🏽。

    在走出象牙塔的同時,高校科研也日益突破了單打獨鬥的“小作坊”模式,在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中🥖,采取越來越主動的姿態。浙江大學孫優賢等人研製的“高端控製裝備及系統的設計開發平臺”🔍🕧,就是與多家企業產學研聯合攻關,突破了國外對高端控製裝備尤其是平臺核心技術的壟斷😧,為保障我國產業安全和經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鼓勵青年科學家潛心做學問

    今年,高校在自然科學獎項上表現不俗👳‍♂️,獲獎比例從去年的58.5%躍升到66.7%

    然而,在歡欣鼓舞的背後,也存在著隱憂🧎‍♀️‍➡️。周靜告訴記者👩‍🔬:“國際上一些統計數據表明,最具科技創新能力的人的年齡,已經從過去的50多歲、40多歲下降到去年的39.5歲,越來越年輕化。但是,我們的趨勢恰恰相反🆑,特別是在基礎研究領域💲,年齡不降反升。”

    記者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了解到,2013年度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6.6歲,其中自然科學獎45.9歲,技術發明獎45.7歲,科技進步獎47歲🃏。

    為了強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勵導向,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首次專門為40歲以下青年學者主持完成的基礎研究項目開辟了專家推薦渠道,也就是說👩🏻‍🦼‍➡️🏇🏻,40歲以下學者只要由3名國內知名同行專家聯合推薦就可以申報國家自然科學獎,不受推薦指標限製💥。通過這個渠道脫穎而出的北京大學教授施章傑今年只有39歲🙅‍♂️,團隊平均年齡34.4歲✏️🤳🏽。

    周靜告訴記者:“這次雖然40歲以下申報自然科學獎沒有名額限製🎧,但實際申報人數並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高校在評價體系🧖🏽‍♂️、資源分配以及激勵機製等方面對青年學者的支持力度還不夠,我們應該給年輕人多創造機會,提供一種能夠潛心從事基礎研究的良好環境🧑🏿‍🍼。”(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4-01-13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