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的集體選擇和個人偏好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職教政策宣傳中的“民生工程”、“就業導向”、“升本目標”既未彰顯職教的發展現實🚱🤷🏼♂️,也抑製了民眾的政策響應。以滿足發展需求升華民生工程🧖🏼♀️、以職業生涯導向代替就業導向👱🏽♂️、以特色優質發展贏得職教社會地位🙋🏿♀️,才能在職業教育的國家重視和老百姓的真實需要間形成良性、有效的互動🦀。
“走進千家萬戶🧖🏼♂️,用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踏遍千山萬水👩🏻🍳,招來的學生千姿百態”。招生,一直被認為是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一件難事。為了實現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共同發展的目標,如今,各地依然還在靠製度性的招生計劃來獲得生源。如何使職業教育成為受教育者的自覺選擇🫖,成為職業教育發展必須直面的問題🚬。
為什麽職業教育一貫的政策推動不能有效地實現從“國家需求”到“百姓需求”的順利轉變呢🧛🏼?原因在於🧏🏿,政策宣傳所賦予職業教育的種種“符號”🍨,在辦學層面雖然得到了很好落實,但在觀念層面卻很難得到民眾響應🤾,由此影響了政策的執行效果🪣。
“國家需求”職教符號難獲民眾認同
符號1:民生工程
從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職業教育開始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職業教育發展。2004年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推進職業教育若幹工作的意見》、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關於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2007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勞動保障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規劃(2005-2010年)的通知》⚗️🧚🏽♀️,就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縣級職教中心建設、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和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作出具體規劃和安排並予以實質性的財政支持。
這些投入使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2006年以來👰,財政部、教育部開始執行和完善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建立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金製度☦️、學費減免製度、助學貸款或延期支付學費製度。2009年秋季學期起⏬,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享受免費教育🫷🏻。2012年秋季學期起,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範圍由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擴大到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同時,將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資助範圍由一✢、二年級農村(含縣鎮)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步調整為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民生問題之一,職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但是,中國的城鎮化率2004年就達到41.8%🐽,到2011年達到了51.3%,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職業教育的政策宣傳,某種意義上只關照了僅占人口一半而又特別向往城市生活的農民群體🏟。
最近北京市出臺的異地高考方案規定,在父母社保與職業年限達到規定的前提下,自2013年起,其隨遷子女在京連續就讀初中3年學習年限的,可以參加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的考試錄取☝🏽;自2014年起,連續就讀高中階段教育3年學習年限的,可以在北京參加高等職業學校的考試錄取🫳🏻。以推進教育公平為目標的這一政策🧑🏻🎤,也未能滿足占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40.9%的41.9萬非京戶籍學生及其家長對於中高考“同城待遇”的目標訴求。
所以,盡管職業教育政策極大地扶持了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地區學生接受教育並贏得工作機會,但人們依然對教育實現社會流轉的重要功能寄予期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依然是民眾對教育的理想和期待。而“民生”只是百姓的基本生計,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提高生活水平🧑🧑🧒,重點關心弱勢群體,采取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舉措。職業教育在這樣的政策宣傳中,註定不到萬不得已🌖,老百姓是不會主動選擇職業教育的🆗。政策給予的推進與政策宣傳信息的不協調👨🌾,對於不把孩子的讀書定格在“民生”的老百姓以及向往城市生活的人來說🔱,不但沒有吸引力,反而是必須盡力“繞道而行”的🤚🏻。
符號2👳🏿♂️:就業導向
早在2005年10月🚦‼️,國務院在《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就提出📫:“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積極推動職業教育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轉變,從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觀引導轉變,從傳統的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就業導向”作為指引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政策規定被明確地提了出來🧘🏻🌁。
“以就業為導向”政策表明了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就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第一要務,要千方百計解決職業教育的就業問題;第二,職業學校要尋找各行各業需要的就業崗位;第三👧🏿,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要緊緊圍繞職業素養🏌🏻♂️,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進行。
“就業導向”是“民生工程”的主要實現方式,為勞動力市場做好準備是職業教育最常宣稱的目的。在這樣的政策導向下,在實踐層面,職業教育開展了面向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職業學校從專業建設入手🫎,通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改革,力求實現“產銷”對接;通過“訂單式”培養推進畢業設計、崗位訓練和就業安置的結合🌿;打通產學合作的途徑🧑🏽🔬,培養雙證人才👨✈️,搭建企業需求人才的橋梁🤫。開展技能競賽、實習實訓等活動拓寬渠道,擴大畢業生就業的領域。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的校企合作、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技能比賽等一系列改革🥷,使職業教育從外延到內涵得到良好發展。麥可思公司調查數據顯示,2011屆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與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基本接近。2011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專業與本科最高的專業一樣,同為92.5%;最低的專業83.2%⚉,略低於本科最低的專業86.8%的就業率。
即便如此,“就業導向”在招生時並沒有真正地吸引學生和家長🧘🏽♀️。因為一直以來,我國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中都缺少關於“職業”的內容🦎,父母對獨生子女的要求只是“讀好書”。我們在大學裏司空見慣的是🐥🌡:到了大四😲,學生才有就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同時,研究顯示,個人受教育程度與收入相關聯🤹🏿♀️,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工資會提高10%左右。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薪資水平普遍不敵本科畢業生,加之公務員、壟斷行業的入職門檻都要求至少本科生🧑🏼🚀,把社會大眾整體的職業期待作了不切實際的拉升。高達60%以上的2011屆畢業生認為“目前工作不符合職業期待”(其中本科生56%🧙♀️,高職高專63%)。中國人向往成為“白領”🦮,“奮鬥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被視為一種目標追求🤔。
符號3👶🏿:升學之途
在學校層面,不少中職學校在招生廣告中,都把歷年來學校“升本”以及通過“對口單招”升入高等院校的人數作為學校辦學的一種成效和榮耀。筆者所在高校招收有中職教育碩士班,在筆者承擔的案例分析課上,一名學生舉了一個非常感人的例子:其所在學校的一位女生,帶著自己的妹妹一起上職校,在農忙季節以非常高效的市場化運行方式把自己家裏承包的土地收割💅🏿、播種,讓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放心……🥼✷。案例討論的期待是那位女生通過接受職業教育🧑🏿🍳,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自主創業成功🤟🏽。可是⚾️,這名曾經的職業學校教師卻以自豪的口吻這樣總結:“雖然這位女生很辛苦,但並沒影響她升本成功🕵🏻♂️!”由此可見職業學校教師對職業教育自信的缺乏。
目前🦹🏼♂️,在職教升學製度設計上,有著多種模式🧗。中高職銜接基本打通了中職畢業生繼續接受高一層次職業教育的機會,這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動力🍿🏈。但是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間的通道卻尚未打通🎉,如何或是否需要打通,涉及到各級各類教育的再定位和製度設計。各職業學校都高度重視“升本”工作🙋🏻♂️,配備最強師資,進行應試教育。“升本率”成為職業學校招生宣傳中的一個招牌。
在政策宣傳中,職業教育被賦予的以上種種符號,對於職業教育具有明顯的象征意義。
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所具有的象征意義🕴🏻。而事物的象征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製度等。在
個體應對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於自己所具有的意義📀。這段解釋可以歸納為三方面內容:一是人們根據事物對於自己所具有的意義而對這些事物采取行動🧑,二是事物的意義來自於人們之間的社會互動🦯,三是事物的意義是通過個體的釋義過程而被把握和修正的📢。這種對事物意義的認知,既是一種心理過程,包括知覺🙌🏼、認知📕、抑製、感情轉移和聯想,也是客觀事物的外在表現。
以符號互動論來分析職業教育,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雖然人們在免費、就業、升學等方面從職教政策落實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益處🧑🏽🏭,但“民生工程”、“就業導向”的政策宣傳,以及職教招生中“升本目標”的學業期待,固化了職業教育較低的社會地位🧜🏿♂️,這使得職業教育成為了一個符號📹,讓接受“職業教育”與“工薪階層”相等同⚧,由此出現了集體決策不斷推動,而個體決策力求避免的矛盾。
從不久前北京市出臺的異地高考方案中,我們可以真切地看到這種矛盾👆🏽🕍。方案中把中高職作為一個妥協的籌碼,把教育權利的獲得按照戶籍、按照父母身份,而不是按照學生的品行👨🏿🏫🧊、智力狀況、學習成績進行政策配置👨🎓。這一方案從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在教育決策者心目中職業教育的弱勢地位,也加深了社會上對“誰來讀職業教育”的認識偏差。
如何從弱勢的困境中成功突圍
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的見面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事實上實現了更好工作的目標👨🏽🦱,但是要滿足“美好生活的向往”🧔🏿♂️,政策宣傳必須作出相應改變🏸,製度設計也要有效支撐政策宣傳。
以滿足發展需求來升華民生工程
學界通常把“民生工程”劃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通過社會救濟,提供義務教育、基礎性公共衛生和基礎性住房等保障措施🧙🏼,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能夠像人那樣有尊嚴地生存下去”🟩,這屬於維持基本生計狀態的底線層面📗🙋🏼♀️;第二個層面👨🏿🌾,通過職業培訓,促進充分就業,提供公平合理的社會流動渠道,保護勞動權、財產權、社會事務參與權等基本權益👳♀️,讓社會成員有能力和機會在社會上生活😛,這屬於發展機會和發展能力層面🦹🏼♀️;第三個層面👮🏽♂️,生活質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層面。
黃炎培先生早就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這幾個目標要逐步遞進、實現共振🚱📵。
《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指出🤹🏽♂️👳🏻:“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有效銜接🤾🏼♀️。”這一闡述充分肯定了職業教育是整體社會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個(低)層次的教育🧵,滿足了職教“歸屬”整個教育體系的需要,滿足了職教從生存性需要到發展性需要的轉變。
麥可思公司調查報告表明,目前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畢業生,無論是就業率還是薪資水平都相差無幾,可為什麽職業院校還是難獲青睞?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越是稀缺的物品越是受到追捧,大眾的心理焦慮來自於資源稀缺🈵。江蘇高職“註冊入學”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註冊入學”在去掉入學的考分門檻之後,反而受到更多的警惕和藐視。
高考是中小學教育的必然延伸,如果教育政策秉承人人平等的原則👨🎓,堅持公共性、全民性、民主性的價值追求,給予學生相對自由的選擇機會,滿足百姓求學獲得發展的需要,則可有效緩解大眾心理上的焦慮。
同時🍦,要通過製度設計,形成職業教育和地方高校學分互認等機製,讓高職院校扮演類似美國社區學院的角色🪓,提供四年製大學前兩年的課程和職業培訓課程💜。學生畢業後如果想繼續深造進修🛵,可轉學分進入四年製大學繼續後兩年的大學課程。這可以為每一個渴求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相對自由的流動機會,也為普通高等教育“去魅”,借此讓高等教育回歸大眾,甚至允許平庸。
以職業生涯導向代替就業導向
職業生涯導向指的是,為每一名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職業性向測試,發展多元智力🎽,選擇合適的專業,確定發展的目標,通過素質教育,為其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以職業生涯導向代替就業導向♥️,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熱情➞🤦🏼,喚起這些被傳統考試製度邊緣化的學生們的發展潛力,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並且發揮他們心靈手巧的優勢,使職業學校成為他們真正的人生規劃的搖籃👰♂️。
職業生涯導向的教育不但要“使木匠成為木匠”,而且還要學習和掌握各種木頭質地的基本知識🤲🏻、不同產品的潛在美學價值,使其在從事木工這一活動中有著不可言傳的快樂和滿足。這對於目前各級各類教育來說👩🏿💻,都還是一個奢侈的理念🏊🏻♀️。
對比德國的職業教育理念,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就業導向👩🏿🦱。對於大多數德國人來說,接受職業教育並不是只為了找一份工作😚,他們想要的是一個職業🙈,一個終身的職業,一個他們熱愛的職業。而在我國,6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低就業群體”大量存在,這一現實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警惕和對教育的反思👩🏿🦳🤦🏽。既要防止“教育過度”,也要避免“教育不足”。無論是基於實踐本位,還是基於能力本位🤵🏽♀️,抑或是基於工作過程本位,在強調崗位操作能力、職業綜合能力、職業發展能力、職業創新能力的同時🫰🏻,都需要“全人教育”的理想和實踐。這就是以學生的職業生涯為導向的教育🪤。
以特色發展贏得職教地位
國際著名職業教育家🏄🏻、德國不萊梅大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所創始人勞耐爾強調: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人參與設計工作和技術能力𓀏。但我們的職業學校在引進“設計導向”🐕🦺、“工作過程導向”等教學模式時🥷🏻,卻很難看到從學習者出發的教學模式設計🪈。這些年,職業教育在實現專業和產業、企業對接,課程和職業標準對接,學習過程和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實踐探索🍼,但是,總體說來有一個缺憾,那就是對“學生”——“人”的重視不夠👩⚕️。
正如社會篩選理論所指出的那樣🧎🏻♀️,教育被作為一種篩選裝置,可以幫助雇主識別不同能力的求職者🏎,將他們安置到不同的職業崗位上🍄🧘🏽♀️。由於獲得較高教育文憑便可獲得較理想的職業崗位和優厚待遇,因而大大刺激了人們獲得高等教育的欲望🛒,這導致了許多國家出現文憑膨脹問題。而社會化理論則強調⛺️,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工人自身的非認知個性特征👳🏿♂️,而不取決於他們的認知水平🧑🏽🚒,教育恰恰是培養這些個性特征的重要手段🧑🏽🎄。
對於我們的職業學校來說,這兩種理論同樣值得關註。一方面,我國的文憑熱逐步回歸理性🧡,另一方面,就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對教育質量和教育的適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中高職銜接、職業教育學位的提升🐧,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樣,其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程度主要依賴於教育質量👩🏽⚕️,需要苦練內功才能應對自如👩🦯🧹。目前🫰🏼,職業學校暑期忙招生🏉🐩、寒假忙比賽,在此之余,主要的工作應是內涵質量的提升、特色的打造。如此,職業教育才能形成真正的自信。
目前,職業教育的個人偏好和集體選擇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職教政策只有尊重個人偏好,才能提高社會決策效率和增進社會福利水平。職教政策的宣傳要根據互動理論,賦予其貼近百姓需求的符號,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實現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身份認同,並通過政策宣傳讓公眾了解🦈、認同、信任職業教育♍️,從而配合職教政策的執行👩🏻🔧。(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