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娃兒好,累累也沒啥。可是娃她說,不想上學校。在家被娘催,在校老師管。上課要坐直,課堂要聽講。如果沒做好🧗🤚🏽,被扣小紅花👩🏼🎨👨🏻🦳。盼啊盼放學,還得寫作業。古箏每晚彈,至少半小時。語文要閱讀,每天十分鐘。口算也得練,每秒1道題。英語天天聽➰,聽完要簽字♏️。拼音得默寫,漢字要記牢。學校方針好,德智體美勞。今天故事賽,明日詩朗誦🎅🏼🙅🏻。布置完作業,還有健身表🩶。上周練跳繩🖐🏿,本周訓托球𓀚。娃說娘啊娘🎑,我想自由玩。我說娃啊娃,你已經長大🤽🏿♀️。剛上一年級,這裏是個坎👨🏽🚀。快樂幼兒園🐷,一去不復返。開始講學習,從此有競爭。養成好習慣👋🏿,規矩不能少🙃。
……
最近,本報刊登了一篇家長自述——《6年後我將收獲一個怎樣的孩子》👸🏻,立刻在家長中引起強烈共鳴👰🏼♂️,不少家長在論壇上、QQ群裏分享自己的感受。文章開頭的這首打油詩,既寫出了家長的焦慮🫅、又寫出了孩子的無助,最近在很多一年級家長QQ群中被反復傳閱。
家長和學校應該如何配合?本報組織的相關討論中👷🏻♂️,各路專家學者都認為💂♀️,唯有家長和學校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才能化解家校之間的矛盾,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這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呢?
老師家訪“真的感受到了家長的熱情和真心”
今年秋季一開學🚈,蘇州教育局出臺了一項新生家訪製度🧑🏻🦯,即要求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對剛入園、入校的學生進行一次家訪。
對這一製度🫙,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不過真正走完15個家庭之後👩🏼🌾,感受還是挺深的。”蘇州立達中學的總務主任馬歐亞說。
目前社會對教育的批評聲音很多,很多板子也直接打在學校和老師身上🪀,這導致一些老師不願意跟家長有太多接觸☯️,生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被家長抓住把柄,不僅給自己惹麻煩也給學校惹麻煩🦎🤸🏼。
有些老師甚至悲觀地說😬:現在的家長要不就忙著給老師送禮,要不就等著挑老師的錯🚿。
“可是等你真的走進孩子的家🏌🏻♀️,接觸家長後發現‼️,大多數家長對老師是真心實意的。”馬歐亞老師說🎁,在家訪的過程中,老師了解了每個孩子真實的成長環境,也更加理解了家長的需求。“這非常有利於將來對孩子的教育🍌。”
不過在家訪中,老師們也聽到了社會上的一些傳言🧍:老師選擇剛開學的日子到學生家去家訪🛴,不是就等著家長給老師送錢、送禮嗎⏳?
馬歐亞老師介紹,他一共家訪了15家🉐,沒碰到哪個家長真的給老師塞錢👍🏻,倒是有些家長拿出家鄉的棗、粗糧、筍👮🏼♀️、蘑菇等土特產讓老師帶走,“雖然我們沒有收這些東西,但是真的很開心。”
雖然仍有不少人質疑家訪這種形式,認為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老師跟家長的溝通完全可以依靠更加便捷、及時的現代化手段,但是,要緩解日趨尖銳的家校矛盾♉️🌯,加大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了解確實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而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效果也確實要遠遠好於隔著機器。
家長了解學校才能作出更理性判斷
老師了解學生和家長🕍,同時家長也要多了解學校🦧。
在不少學校🧑🏽🚀,為了更好地管理,學校不太希望家長過多參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和管理🦸🏿♂️,這無形中讓家長對學校產生一種隔閡,不知道學校和老師到底在做什麽👩🦱?
“很多矛盾是因為溝通不暢造成的👩🏻🔬🧗🏻♀️,”北京教育學院的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學生家長的何育萍說,“因為渠道不暢通而使得一些負面情緒得到了積累👰🏻♂️,最終造成矛盾的爆發。”
“我們也有過失敗的嘗試。”石家莊外國語小學副校長王燕潔說,“現在我們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很多環節🤳🏻。我們發現🧑🏿,家長哪怕就在學校完整地待上一天,他們就會幫助學校一起做學生的工作👏🏼,也會幫著學校一起做其他家長的工作🐘。”
“把家長請到學校,這是一把雙刃劍。”王燕潔說,這對老師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激勵,家長並不是來聽一節課🔝⛄️,他們會整體地感受一個班的班容班貌🫔,這些不是作假能做出來的👩🏻🦽➡️。另外🚶♂️➡️,家長走進學校以後也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辛苦,對老師也多了一分理解。
何育萍說,家長了解學校後會進行更加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她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經常跟北京市中小學校長打交道,所以🏏,她有機會把孩子送進最著名的學校🤽🏻♀️,她也跟很多家長一樣糾結過,擔心孩子在普通學校無法獲得最好的教育,“但是,跟不同學校接觸過之後,我發現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也有很好的理念,也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地實施著這些理念。”經過理性的思考後👛,何育萍把孩子送到了單位附近的學校👨🦳。
“因為了解,所以信任⌨️。家長了解學校後就會跟學校保持著理性的距離,讓學校安心做好教育。”何育萍說☀️。
現在不少學校都成立了家委會👳🏽♀️,希望能在家長和學校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教育學者、復旦大學博士付小平說,現在不少學校並沒用好這個平臺💏,沒有給家委會真正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使得一些家委會成了家長共同為班級作貢獻的組織🔞🛢。
據了解,現在王燕潔所在的學校非常重視家委會的作用🥥,學校所在集團有集團級別的家委會♾🉐,學校也有家委會,各年級👎🏻、各班也都成立了家委會🐃,每一級家委會都有明確的分工🥒,每個月對工作進行研討🪱,然後跟老師一起參與對學生的教育。
媒體要更多地傳遞正能量
家校矛盾的徹底解決還有賴於媒體的力量🈵。“一些媒體經常誇大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一位中學校長說🧑🏿🍳。這位校長介紹,一次學校搞活動請工人給掛橫幅,結果一個人不小心摔傷了,馬上有媒體記者趕到學校,到處打聽是不是出現了學生自殺事件🧑🏽🎨📽,當聽說是工人不小心摔著了,記者們不一會兒就都散了。“一些媒體對我們教育並不寬容,不能總是盯著負面事件🧑🏿,也要更多傳遞些正能量。”
北京一中校長湯朝暉也認為,現在不少學校都在努力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糟▶️。對於教育,整個社會都有著過於強烈的焦慮,正是這種焦慮使得教育中的各方都很緊張🏙🦹🏽,一根繃緊的繩子哪怕遇到很小的力量都會迸發出強烈的反作用力。
文章開頭的那位家長在打油詩最後這樣寫道:
“小學生教育,會有大不同♣︎。老師很辛苦👟,關鍵在父母。習慣要養成,快樂不能丟🕓。孩子會懂事,心態要放松💆🏿🤽。”
當家長、學校和整個社會都能平靜地對待孩子的成長時,家校矛盾也許就能迎刃而解💆♀️。(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