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課我一般不太去聽,也聽不懂🐸,有的家長每次都陪著孩子去上課,有些是跟著孩子一起學👩🏽🍳,有的家長沒地方可去🔶,就坐在教室後面幹自己的事。”一位姓張的學生家長對記者說🦃,她的孩子在巨人學校上初二數學。
在培訓學校,老師都講了些什麽?孩子們到底學到了什麽🚅?培訓機構的課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會有什麽影響?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上課進度快,孩子理解起來有困難”
9月16日🫎,記者隨初一學生欣欣(化名)進入一家培訓機構,並聽了一堂3小時的數學輔導課。“先講上次的課後作業👓。”下午1點半👒,李老師一邊玩轉著白板筆,一邊無精打采地說。很明顯🫅🏽,這位老師還沒有進入狀態。學生們也處於同樣的狀態,中間不時有遲到的學生推門進來。
“第一題的答案是……很簡單🎈,大家都會吧🤌🏻?”個別學生大聲附和著,李老師開始講下一道題。十道題很快講完➕,黑板上也沒有留下任何板書。這時😦,會做的同學自然高興,但做錯的同學卻無從得知正確的解題方法🧑🏻🎤。
“下面,開始進入今天的內容,正負數計算。”李老師已經開始講新課。記者註意到幾個後排的同學還在琢磨著做錯的習題➛。
對於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剛剛開始接觸正負數。然而,在這個所謂“尖子班”的課堂上,李老師從開始講正負數加減乘除,到讓學生練習正負小數、正負分數🦹🏼♂️、正負乘方的混合計算題,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每一步只講一個例題🚦🐎。
“這種課的進度就是快,學生理解起來是有些困難。所以我每次課都來旁聽,回到家再與孩子一起慢慢消化👼🏽🧔🏼。”一位姓劉的家長課後告訴記者。
“學生在學校課堂上聽課是什麽狀態,在課外班也是一樣的,甚至還不如在學校課堂,有些學生課堂上的東西還沒有完全理解,課外班又塞給他許多東西,他就更加消化不了。”北京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數學教師馮艷說,有些自控力差的學生去課外班不但沒學好,反倒結識了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反而學到了一些不好的習慣。
“講課進度快,不利於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
“我們尖子班的課比學校的課略深一些🦷,進度也比學校超前一些,學校初中數學一般是學兩年半🚕🚵🏼♀️,我們兩年就能結束全部數學課程🟡。我們的暑期課一般會提前學習下一個學期的內容。”巨人學校數學尖子班一位姓張的老師告訴記者。
下課了🧘🏼,與記者同乘一個電梯的女孩跟爸爸說🦣:“我聽著有些費勁,尤其是後面東西太多,基本沒聽懂。”
“那課後作業怎麽做啊?”記者隨即與這個女孩聊了起來🆙。
“我們初一的課程比較多,學校的作業都做不完,哪有時間做課外班的作業。”女孩回答☛。
“她一周能擠出一個晚上看看就算不錯了。”女孩爸爸說🙆♂️。
記者聽了兩個班的數學課後感到,雖然尖子班與精英班老師講課進度和水平不盡相同,但老師的講課模式卻大同小異:一般情況下🩹,老師先講上次課留的作業題🧏🏻♂️,這個過程很快,馬上就會進入新課🧑🏽🏭。記者註意到🦸♀️,新課一般也是講題,而留給孩子做題和思考的時間很有限,有些反應快的學生能跟上老師的進度,但大多數學生是似懂非懂的。
“這種授課方式時間長了👨,孩子們就不再積極思考🤾🏽♂️,反正老師要講🐖,記下方法就行了🧑🏻🦯➡️。一節課下來好像是講了不少,講的也挺難👩🏻🔧,但是不利於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這種‘填鴨式’教學對孩子成長很不利。”馮艷說,“課外班講的題都是超前的或者是有難度的,許多內容與中考、與課改並不沾邊👽,只是憑空增加難度🔖。而學校老師在課堂上比較註重知識點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即使講題也是註重解題方法的訓練,而不僅是講解題方法,而且學校老師註重啟發大多數學生,不會只重視少數學生🏹。”
“跟風上補習班,影響孩子發展後勁”
牛牛是北京某實驗學校初三學生,從升入初中後就沒有再報過任何課外班🚣,這與牛牛家長有很大關系🕺。“現在的課外班老師絕大多數沒在正規一線學校任過課,不清楚大綱和學科邏輯,不是教得跑偏就是教得過深。”牛牛媽說🧑🏻🦼➡️,“很多上了課外班的孩子與沒上課外班的孩子比,從成績上沒看出多大優勢,家長浪費了多少錢暫且不論,關鍵是分散了孩子的精力,耽誤了孩子的時間。”
有的學生本來學得挺好的👨👩👦👦,參加課外輔導後反而成績下降🏊🏼。
馮艷說:“去年我班上有一位學生本來學得不錯,考某重點校應該沒有問題,中考前🈲,家長給她報了個‘一對一’輔導,想給孩子再提高一下成績,孩子從中考前幾個月就不來學校了,幾個月後,孩子參加中考💆♂️👩🚒,成績很不理想,本來十拿九穩的那個目標學校沒考上👩🏻🏫,還花了1萬多元✊🏽,家長事後非常後悔。”
馮艷說,許多課外班尤其是暑期班只是把一個學期要學的內容壓縮到10次課🦅,知識的形成過程沒有了🧑🏽,只有結論🐕、應用🧑🏻💼,學生表面上好像會了,實際上是囫圇吞棗𓀄🧜🏿,並沒有真正消化,真正用時並不能得心應手。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葉顯發說:“當前,很多家長一味追求學業成績的優秀,盲目跟風,讓孩子補習或者培優⛹️♂️,這很可能提前透支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最終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後勁和持續競爭力🕺🏿。”他建議🤦🏿♂️,對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未來的人才不是只偏重學業成績的☑️,而是趨向多元化的考核標準,所以培養孩子綜合素質才是正確的選擇。”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