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4月18日電(記者俞菀)“平凡🫷🏽👉🏻,卻從不平淡。”這是上海師資培訓中心實驗基地附屬中學的特色🤟🏽。曾經,為了給孩子讀名校,上海不少家長經歷了從向往、追逐到失落的擇校過程。如今👨🏼🎨,“家門口”的這所“新優質”學校卻給人帶來驚喜👎🏿,改變了很多人的想法。
2012年中小學校招生季前夕,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閔行區中春路的基地附中。外環高架上車水馬龍🤩,弄堂裏的學校卻安靜明亮,書聲琅琅。八年級3班的同學正在一個“神秘”的房間裏上課📌👏🏻,那裏有穿著奇特裝置的人偶、圓明園的獸首模型🧑🏻🎓、與眾不同的廢舊空調……
這裏是基地附中特色課程“我們的Robot—走進機器人世界”教學現場🚙。不僅課程內容獨特👨🎤,還是“1+1雙師”輔導教學👮🏻♀️🧓🏿。只見“入門級”的孩子們一邊鼓搗著手上的電動模型車,一邊聽年長的教師進行理論培訓;“大師級”的孩子則跟著年輕導師進行動手操作,編程💇🏼♀️、焊接、拆卸、改裝……
“這是我們設計的‘老人猝傾防護報警裝置’,原理就是在人體髖關節處安放觸點開關📞,當老人猝傾時,開關會接通電源🤳,衣服上的氣囊就會自動打開,減輕損傷。”學校裏出名的“科技達人”袁穎傑介紹說🏄🏼,原本以為中學生活會是“灰黑色”一片,沒想到還有這樣豐富多彩的拓展型課程,培養興趣、增加自信,也交到了誌同道合的朋友👏🏿。
記者留意到,基地附中雖然沒有最好的硬件設備,也沒有一流的師資配備,但處處體現出溫馨的校園氛圍。每面墻壁都會“說話”⛹🏿♀️,每個教室都有圖書角,電視機櫃邊養著小金魚,窗臺上擺著植物花卉……孩子們懂禮貌、講秩序🙆♀️,快樂而輕松的眼神是老師們“用心”培育的最好證明😯🌄。
六年級4班的學生正在電腦前上數學課🏟。據說數學學科也是基地附中的特色科目⚽️,於是記者好奇地觀摩💺🧲,發現學生們正通過回答“自主學習平臺”上的習題來強化課堂知識點🙎🏿。任課教師孫菊貞很快在電腦終端收集到了學生答題的情況,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重點講解🧙。
“這種教學方式有利於實現‘以學定教’的目標🧘🏿♀️,大家都掌握的知識點老師可以一筆帶過,提高了課堂的針對性,也有效地解決了‘學優生’學有余力、‘學困生’力不從心的問題。”孫菊貞說,目前學校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基礎課程都在研發不同類型的自主學習和輔助教學平臺👨🏻🏫,以“精”“準”為目標向課堂要效率🙋🏼♀️。
校長張憶說,教師的成功在於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或許孩子們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後👮🏼♂️,初中三年學到的知識會逐漸遺忘,但他們在學校裏的收獲會受益終身。
記者了解到,2012年🧿,基地附中將擴建至24個班級🚟🙅♂️,學生總數達到900多人。八年級3班學生張元艦的父親告訴記者,當初為了給孩子讀名校,買了房、落了戶🚶♂️➡️、托了關系,結果還是被調劑到家門口的基地附中🎲,心裏不太情願。“可幾年下來,孩子成績穩中有升🤚🏼,性格活潑自信,讓我對學校印象大大改觀🏋🏼♀️。我還有一個孩子,也要讓他來讀這所學校。”(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