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看信息技術怎樣真正融入一線課堂


“信息化”一詞近年來成為熱詞,各地都在積極探索關於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與融合👨‍💻。為鼓勵中小學外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模式、有效利用優質數字資源,2017520日至21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小學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筆者通過和與會專家、學者、教師及業界的交流,對中小學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進行了點滴觀察🍢。

教育技術要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

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指出😊🚇:現在,中小學英語教育正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語言學習的一些基本條件無法滿足👳🏼‍♀️,如接觸語言的頻度與數量🧆👨🏿‍🦰。國外大量研究表明🔘,每周一兩節課的頻度是難以學好外語的🏃🏻。信息技術可以彌補輸入量不足,提高輸入的頻度,增加多種感官接觸語言的機會💂🏿📚,提供更精準的語音語調👮🏿、可反復跟讀等。

“目前信息技術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英語學習的需要,基本是教材的延伸和擴展。”龔亞夫認為,產品大多是單詞拼寫🖖🏿、發音🧔🏽‍♂️、語法結構的單項練習🙎🏽,而測評也是用間接性測量評價學生實際語言水平🐽;語音識別主要區分單個單詞發音和孤立的句子,缺乏語篇層面的語言運用。因此,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教育技術要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要懂得外語學習的規律,創新教學內容、途徑和設計😦。另一方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大方向凸顯了目前教學途徑陳舊、教學內容過時、教學資源短缺以及評價與教學不“合拍”等問題。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學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內容及設計,更要認識英語教育在培養學生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方面的價值。英語教師應以積極的態度追蹤信息技術的發展🕵🏿‍♂️,多了解新的技術發明與應用,積極嘗試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並以批判性的眼光審視和改進目前的相關技術產品💈。

信息技術融入課堂🧑🏼‍🏫,外語教學模式更加多元

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首先要改善英語課堂教學的環境,變革教學模式🕠,才能謀求外語信息化教學的最大發展空間🪒。

如何變革傳統教學模式🧑🏿‍🦰?專家們認為👈👨🏽‍🦲,要將傳統課堂學習模式和多媒體網絡學習模式有效結合,使這兩種教學方式由過去的“對立”走向融合。學生通過移動🎸、PC端的學習實現人性化學習或多人共同學習🤳🏼,形成合作學習體系🫠,實現“開放式、個性化、自主性”的教學模式。

華南師範大學外文學院副教授劉曉斌認為𓀂,“在傳統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上,適當地加入‘看(viewing)’的部分💯👩‍🦼‍➡️。‘看’的能力與當前外語教學中多模態資源有重要關系,這也是由網絡時代的語言交際特點決定的🛀。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與手段設計基於‘看’的教學活動🧑🏼‍⚕️,以達到多模態輸入的效果🍟。”

本次大會安排了八節展示課,為參會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觀摩,並對自身的教學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反思。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老師留婷婷以“天氣預報員”為教學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自主選擇話題進行個人展示,並且通過信息技術平臺為學生提供體驗語言並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機會,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及時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

東莞市南城教育辦公室董劍老師通過技術手段,讓學生通過一對一的人機交流🙂‍↕️⇒,落實微課應用、朗讀💁‍♀️、跟讀👰🏻𓀋、糾音🙆🏽🛹、配音等系列環節,並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反饋與鼓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裏第九小學老師楊帆則利用多種技術手段指導三年級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利用教學軟件進行隨堂測驗及時獲取學生反饋信息,然後運用在線技術讓學生自己查缺補漏。

廣州市第十七中學老師毛敏通過一堂寫作課展示了如何分層教學。他的課堂設計充分利用了網絡寫作平臺的“錯句點評、錯誤分部💱、共評、多次修改”等功能,實時收集課堂數據,進行個性化批改,形成“同寫”“共評”和“分學”三個模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應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多媒體所展示的內容既要表現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也要有支持教學目標的活動。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中有著“導師”“激勵物”和“工具”的作用🤧。擔任本次會議點評及總點評專家的許時升認為🥞:一線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手段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教師對信息化技術使用的目的不明確。在課件設計方面,應保持界面簡潔明了、突出重點💲,以減輕學生的註意力負擔🧎‍➡️,讓學生更多地將註意力用於對教學內容的關註。

北京盒子魚的負責人姚永清表示,教學平臺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其所研發的信息技術教學平臺上,學生不僅可以自主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後學習,還能拓展到課外知識,了解英美國家文化,懂得更多的風土人情👩‍⚖️🚼。

深圳方直金太陽的負責人張文凱強調,在產品服務過程中👨🏼‍🦲,要關註一線教師的體驗與反饋🔁,緊跟教材的內容與方向;在技術方面,強調解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見的問題👩‍🦼‍➡️👨🏼‍🎓,貫徹“優質、同步、配套”的服務理念👮🏿‍♂️。

批改網的負責人陳瑞江提出,信息技術的應用首先要解決師生參與動力的問題。信息技術產品一定要簡單、易用且符合教師的教學習慣,跟教學設計緊密結合;產品設計要讓學生有參與感和榮譽感,能讓師生、生生更加平等,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

參會的許多教師認為,此次活動的意義在於展示及探討目前信息技術能夠在何種程度上輔助外語教學,開拓教師的教學思路,鼓勵他們大膽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也讓信息化教學軟件設計者了解語言學習規律👬🏻👩‍🌾、信息化教學的需求以及短板,從而更好地讓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多元化外語教學模式對教師的信息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訓也不容忽視🗑。

與會專家表示✋,信息化教學已經逐步推廣到各個學科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在將信息技術手段融入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豐富信息化的使用手段,服務於一線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7-06-12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