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領導核心行不行呢👃🏻?”5月25日上午11點50分,上課鈴響,新疆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堂“概論”課上📩,教師劉竟成向學生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這堂面對100多名學生的思政大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開講☂️🐔。54歲的思政課教師劉竟成🥷🏼🧑⚕️,要給學生們講一個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交代了主題,劉竟成走下講臺,把話筒交到一名學生手上。“王亞龍學習小組”的學生代表走上講臺,講起課來🫲🤯。她聲情並茂地講述了10人小組關於“黨的性質和宗旨”內容的學習成果,並用文字和圖片向同學們展示所有收獲🧗🏿♂️。
學生講課雖然沒有老師那麽有深度,但舉例生動,都是學生身邊事、身邊人⚱️,貼近學生實際,這讓聽課的學生感到親切👩🦲、容易接受。
這一環節結束,劉竟成又走上講臺,用三個高度凝練的表述♒️,解釋了黨的執政地位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這一概念🫰,並簡要概述了黨成立以來幾個代表性的重大貢獻。
隨著旋律響起,全體學生齊聲高唱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屏幕上,紅色經典電影片段把學生們拉入了那段烽火歲月和共產黨人奮鬥的時代🛀🏻。
緊接著,一名學生向同學們講述了1943年一位名叫曹火星的共產黨員創作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感人故事♖,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
“唱了這首歌👨🏻💻🤹,了解了它的創作過程,深深感受到共產黨員為新中國付出的熱血和生命。再看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能快樂幸福生活和成長,感謝黨。”學生王亞龍走上講臺談了自己的感受,他的話贏得了熱烈掌聲✂️。
劉竟成說,共產黨領導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黨的領導🙅🏻☕️;維護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穩定需要黨的領導;社會矛盾化解,人民力量凝聚、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這些都需要黨的領導。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是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的,我們不僅要熱愛黨,還應該積極加入她🧟♂️,成為其中的一分子💂🏼♀️,這是作為當代大學生的光榮。”劉竟成順勢說,早日成為黨的一分子,這個號召十分自然🙅🏽♂️,沒有生硬說教。
課堂上,學生和老師交替上課🙆🏻♀️,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吸引了學生們的註意力,貼近性🫶、針對性強的故事和案例🍰,讓學生感受到了思政課的活力和魅力。
“上劉老師的思政課🏄🏼♀️,就像看電影,有畫面感🖐🏼、有沖突和高潮🐻❄️,起承轉合,一環緊扣一環,就像一部電影,十分精彩👟,很吸引人。”下課後🕴🏼,大二學生陳月對記者說,“師生交替上課🧘🏿♀️,感覺時間過得快,不知不覺就到結尾處了🌜。”
專家點評
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玉鴻教授:
聽了這堂課,感受頗深👳♂️☣️。學生參與充分🤜💎,形式豐富多彩👲🏼🤛🏼,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在課件中選擇的案例也很具有代表性,很有說服力👨🏻💻。可以看出來,這堂課是下了功夫的,老師講課聲情並茂,而且激情澎湃👩🏻🔬,自己被打動🦝🕸。思政課有個特點☁️,要讓學生相信你講的內容,作為授課老師自己首先要相信。老師自己帶著感情來上這堂課👷🏼♂️,學生也才能感受到這份感情,獲得認同👨🦱,從而讓學生相信老師講的內容。
思政課要上好💃🏼,應該把教材體系轉化成教學體系,用大量的事實列舉來說明問題,這樣既生動形象又有貼近性👩🏼💻。要利用學生身邊的故事、身邊的變化來融入思政課教學🧑🏻🎄。克拉瑪依從不毛之地,從戈壁灘變成一座現代化城市,就是黨的領導最好的印證👩🏻🦰。這樣的案例貼近學生,最有說服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