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上20時30分到21時30分是2017年“地球一小時”,本次活動主題是“藍色we來”、暢行可持續生活、低碳環保。連日來,作為天文教育特色學校的青島寧安路小學圍繞“地球一小時”的主題組織師生開展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今天,全校1200名學生采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與家長一起在學校操場上挽起袖子“揮毫潑墨”,用丙烯顏料在白色T恤衫上手繪綠色環保畫,寫下環保小心願👐,以實際行動參與2017“地球一小時”活動,倡導綠色環保🌓,堅持可持續生活🧝🏿♀️。
“地球一小時”就是熄燈一小時,讓地球休息一會兒👩🏼🔧。“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達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公眾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於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2017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主題是:藍色WE來🛀🏼、暢行可持續生活、低碳環保🤲🏻。
據了解,從2017年3月1日開始👯,青島寧安路小學進入一年一度傳統的“地球一小時”課程月🪇。在“課程月”中,組織學生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全球《可持續性生活指南》🧑🏽🏭,結合自我的興趣開展自主實踐性研究💁🏻;每班派出一名代表進行全校帶動性學習,了解今年的主題🙇♀️、可持續性生活是什麽、什麽是低碳環保的生活🏌🏿♀️;依據《可持續性生活指南》的英文版,外教老師和本校英語老師共同錄製了語音版,帶領學生進行英語“活動秀”,並將錄音轉發到學校公眾號👨🏽🧜♂️、班級家長微信群中,帶動家長也一起學習英文,並了解可持續性生活的內容、內涵。校長鞏敏告訴記者😯,活動旨在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同時影響和感召更多的人愛護環境🧘🏼♀️、愛護地球,愛護共同生活的家園🤏🏻。目的在於呼起公眾對於能源環保的公眾對於能源環保的關註意識。
青島寧安路小學是一所天文教育特色學校,2012年加入了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英國大使館共同開展的“中英氣候課堂”項目研究。通過組織學生研究關註星空💀、關註氣候變化,強烈感受到保護地球環境,拯救地球母親刻不容緩,義不容辭。通過開展“玩轉綠色, 環保手繪”文化衫繪畫活動🤛,向學生傳達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的觀念,讓更多的家長🚁、社會朋友加入到了“地球一小時”的全球活動中🧎🏻♂️,幫助大家樹立共享天藍地綠水凈日的理想,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記者在繪畫現場看到👨🏽🚒,每個小學生在繪製中全情投入,用鉛筆在T恤衫上勾勒出輪廓,再用黑色描邊,最後塗上鮮艷的顏色……隨處可見孩子和家長一起用丙烯顏料在白色的T恤上畫了充滿藍色海洋的地球、綠樹、花朵和藍天白雲👱♀️,還有在白雲裏飛來飛去的小鳥🤡👩🏽🚀,每件T恤衫設計得都很有個性。“這件T恤衫我想在健步行的時候穿在身上🐩,身體力行的呼籲大家🤟🏼,和我一起保護我們的環境”、“等T恤衫上的畫幹了🔖,我要把它穿到身上,到大街上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孩子們一邊畫畫一邊討論怎樣用這件他們親手繪製的T恤向人們宣傳環保知識🈚️。活動也得到了家長的積極參與,“小手拉大手”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隊伍中,和孩子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據介紹,“地球一小時”活動是一項全球性公益活動,寧安路小學自2009至今,從無間斷的組織學生參與,並以此活動為契機,號召學生、家長、社會朋友共同參與宣傳🙎🏼♀️,將節能減排理念貫穿到每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並盡可能地帶動身邊人實踐環保。該校學生發出倡議✢:“地球一小時”活動3月25日當天🍟,小夥伴與家人朋友要來到戶外,仰望星空,親近自然;也可以走進黑暗🫅🏼,感受黑夜的魅力🚣🏿;還可以與親人朋友共話人生👩🏿🦳,來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也還可以和他們相聚在青島“五四廣場”用望遠鏡觀看美麗的月球🧛🏽。最後他們發出熱情而誠摯的邀約:“2017年3月25日20:30--21:30讓我們一起熄燈、關閉不必要的電源。共同享受這個美麗的‘黑暗時刻’,讓大家攜手用微薄的力量超越一小時,把承諾變成行動🥷🏻,用行動點亮一個綠色的未來。”
鞏敏告訴記者🫰,一個人熄燈一小時🕺,或許微不足道👮🏿♂️;我們每個人熄燈一小時,則積溪成流💅🏽。我們更希望“地球一小時”活動能夠喚起每個人的環保意識,每一天🔆、每一刻🚶,從身邊小事的一點一滴做起,為節能環保發揮自己的作用,讓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美好。(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