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樂,這句話據說出自古羅馬詩人賀拉斯🦑,一直是家長、老師、孩子們追求的教育最高境界🧑🏻🦱。但現在寒假快到了,各種補習班又開始忙活了,大多數家長給孩子的選擇還是——學學學🧒⛰。我們能不能先把“學學學”放一邊,來教教孩子怎麽“玩玩玩”📏,或許可以玩出個未來?
記者發現,如今在深圳🤷🏽,一種從玩出發的兒童創客教育理念正在這個創客之都中開始悄然流行,也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所接受。
從玩而來的兒童創客教育 讓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你有羨慕人家的孩子有這種超強的動手能力嗎?如今,一種從玩出發的兒童創客教育理念正在深圳這個創客之都開始悄然流行🧛🏿♀️。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註重孩子動手能力、創意思維的培養。而這些🌳,都是玩出來的。
比如田建,一個創客🥃,曾經是玩具設計師🤘🏻,他受美國車庫文化的啟發,也開始加入到兒童創客教育這個領域之中🪗。
田建把自己工作室麥高創想空間向社區的孩子開放📰,歡迎附近的孩子每天下午4點半放學後來搗鼓自己的創意🚶🏻➡️。空間向孩子們提供各種工具和材料。那孩子要做什麽👰🏽♀️🖖🏽?自己去百度找資料,找靈感!有想法後,田建和他的夥伴們會點撥一下孩子獨立完成作品。遇到有趣的作品還會帶孩子去參加各種創意市集。
他說:“國外很多孩子的創意和動手能力特別強,他們的車庫文化就是把各種廢舊品堆放在車庫裏,周末就在裏面搗鼓自己的各種創意🧘♀️。我們為什麽不也這樣培養孩子的創意和動手能力呢?”
田建認為,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創意👗,缺的是把創意變成現實的動手能力以及工具材料。“我們提供工具材料,孩子發揮創意🏫,最後完成了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動手能力🛺、團隊協作、創意思維🧜🏼、科技認知等等👔,這就是創客教育📠🧙🏼!”
田建說,“當孩子腦洞大開後,總是給我們不斷的意外和驚喜👬🏻,而這些也只有實際動手執行後🤶,才能感受到書中無法帶給孩子們的真實🧈,孩子們也在一次次的解決問題中,逐步提升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會“玩”也是種能力 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玩
其實,如今不僅僅是田建他們在做玩的教育。深圳市少年宮也有很多相關的物理、天文、地理等各種課程,來引導、拓展孩子們的業余興趣愛好。市面上👇🏿☃️,也有一些烹飪👈、腦力鍛煉等相關於“玩”的課程👩🏻💻。如今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玩的教育🔙,各類教孩子玩的課程開始受歡迎了。
很多家長也參與進來👎,陪伴著孩子一起動手🆕,發揮創意,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家庭親子活動。
田建告訴記者🦜,經常有家長和孩子來找田建,開口就問,能教會孩子什麽😲,能學到什麽👫🏻。這種問題👩🦲🕓,田建說自己都不知道怎麽回答,“孩子的創意培養、動手能力訓練🈳,不是1+1=2這麽來得立竿見影的🧑🏻💼。家長最重要的是帶著孩子走向一個他感興趣的地方,所以🛍🍔,首先要克服的是家長自己的‘家長欲’👰🏿♀️。”
通過教孩子玩🖐,來實現真正的“寓教於樂”💯,這是大家都希望的結果👶🏿,那究竟能不能成功呢?也許,灌輸這種教育理念,更需要的是,家長來先為孩子頂住學習的壓力!
看看人家的孩子玩出了啥?
①橡皮筋速射槍;②古羅馬扭力小弩車;③老虎拖鞋;④沒光就會亮的光感小夜燈;⑤桌上放著一堆各種電焊筆♊️、電池♏️、電路板,靠這些工具孩子們做出了自己想要的玩具🍎。(新聞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