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80%的中小學生認為老師處事公正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一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階段公正品格形成的引領者,其作用貫穿於青少年成長全過程🧑🏻‍✈️。如果學生在學校生活中不能感受應有的公正存在👩‍🦯‍➡️,那麽學生將很難建立起公正的信念🏝,最終會不利於社會公正的實現。因此,教師公正不僅是教師重要的職業道德,也是實現教育公正的關鍵內容,對社會公正有重要影響。

  【調查概況】

  教師公正的理論研究早已明確教師公正體現在教師對自己的公正⏲、教師對同儕的公正、教師對學生的公正、教師對家長及社會其他成員的公正🤽🏻‍♀️,這其中🌿,教師對學生的公正是教師公正的核心,包含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一視同仁和因材施教。而教師對自己、對同儕的公正是教師對學生公正的基礎,一個能對自己、對同事公正的教師,才能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

  基於此,本研究對教師、學生、家長三個不同群體開展系統調查,對教師的調查中🧑‍🦯,主要開展教師對學生、對自己、對同儕、對學生家長等的公正表現,在對學生和家長的調查中🏨,主要開展對教師公正的認知和評價等。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之以結構訪談,選擇調查北京、重慶、長春、蘭州、南京🚜、棗莊、紹興🤦🏿‍♂️、騰沖🍳、牡丹江等9個城市的中小學🤐,共發放問卷3000份,回收有效問卷2609份,其中發放教師問卷1800份🌭,回收有效問卷1519份(其中班主任683份),發放學生🪘、家長問卷各600份,回收有效問卷各545份🔵🥢。同時,對30名學生進行了結構訪談👳🏿‍♂️。在數據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近80%的學生和近70%的學生家長認為公正是教師最應具備的職業品格

  調查發現🕵🏽‍♂️,在對教師最應該具備的職業品格調查中🕵️‍♂️,78.3%的學生認為公正是教師最應具備的職業品格👨🏿‍✈️,其他依次為教育技能6.7%🧑🏻‍🦱、積極樂觀的態度5.9%🪳、無私奉獻的品格5.7%、淵博的知識3.0%🏃🏻‍➡️、其他為0.4%;68.2%的學生家長認為公正是教師最應具備的職業品格,其他依次為教育技能16.5%😵‍💫、無私奉獻的品格8.1%、積極樂觀的態度4.6%、淵博的知識2.2%👩🏿‍🦰、其他為0.4%。

  2.絕大部分教師能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

  ——80%以上教師能關心並尊重每一位學生。調查發現🧑🏿‍🍳,81.2%的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仔細聆聽學生的需求並給以關懷和幫助,82.3%的班主任在安排學生座位時既考慮學生身高又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意願🚴‍♂️。與此同時,92.2%的學生認為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會受到教師的歧視👩🏼‍🦳,86.4%的學生認為犯錯後教師給予改正的機會,90.8%的學生認為老師能公正地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

  ——小學教師對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身體殘疾學生的公正度均值最高。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學段教師在公正對待不同成績學生👥、不同家庭經濟狀況學生🏀、身體殘疾學生方面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01)。其中👩‍🚒,小學教師與初中💂🏽‍♀️、高中教師存在非常顯著差異,初中教師與高中教師不存在差異,小學教師均值高於初中教師、高中教師。這表明👨‍🦳,小學教師對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和身體殘疾學生更為公正🔐。

  ——鄉村教師對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身體殘疾學生的公正度均值最高。方差分析表明,城鄉教師在公正對待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上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01)。其中🛀,鄉村教師與城市教師存在非常顯著差異,鄉村教師與縣鎮教師存在顯著差異,城市教師與縣鎮教師不存在差異,鄉村教師公正度均值最高。在公正對待身體殘疾學生方面,鄉村教師與城市教師、縣鎮教師存在差異(p<0.05),城市教師與縣鎮教師不存在差異👨🏻‍⚕️,鄉村教師公正度均值最高🤷🏻‍♂️。

  ——任教班額越小的教師對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公正度均值越高。方差分析表明,任教不同班額教師在公正對待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上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任教35人班額教師與任教35—55人班額教師存在顯著差異(p<0.01),任教35人以下班額的教師公正度均值最高。這表明🥜,任教小班額教師更能公正對待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

  ——36—50歲教師對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身體殘疾學生公正度均值較高。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齡段教師在公正對待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身體殘疾學生方面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01)🕜。其中,36—50歲教師在對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身體殘疾學生與35歲以下教師和51歲以上教師存在顯著差異𓀆,36—50歲教師在對學習困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學生🙆、身體殘疾學生的公正度均值最高👮🏽‍♂️。

  3.教師對學生的公正程度與教師自我價值認同、教師對同儕的公正程度密切相關

  ——教師自我認同價值越高,越能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通過相關分析發現😏,在教師自我認同的四個維度中,均與公正對待學生呈顯著正相關(p<0.001)👮‍♂️。調查數據顯示,90.2%的教師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人,93.2%的教師認為自己有很多優點,94.3%的教師認為自己做事和大多數人一樣好,96%的教師願意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這表明,90%以上教師充滿正能量🐌🤴🏿,自我價值認同度高⛔,有力地推動了教師公正的實現。

  ——教師對同儕越公正🧑🏼‍💼,越能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通過相關分析發現🥨,在教師對同儕公正的五個維度中🆚,均與對待學生公正呈顯著正相關(p<0.001)。調查數據顯示🙂‍↕️,96.5%的教師在工作中服從校領導的安排⇾,97%的教師在工作中能體諒並尊重校領導,97.6%的教師在工作中能客觀評價其他教師取得的成績🚵🏽,96%的教師能客觀評價自己與其他教師之間的差距,96.7%的教師在其他教師需要配合工作時能及時提供配合❔。

  【政策建議】

  1.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

  教師對自身待遇和地位的追求是教師對自身公正的重要組成部分,付出與所得相一致是對教師公正的重要體現。調查數據顯示,80.6%的教師認為自己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83.7%的教師認為教師待遇的提高明顯低於物價水平的上漲,91.6%的教師認為自己的收入明顯低於同學或好友🕷。但是👩🏽‍🔬,即使在教師明顯不認同自身待遇的這一背景下,調查數據卻顯示🙎🏽‍♀️,教師待遇高低與教師對學生公正程度沒有相關性,這意味著,教師並沒有因為待遇低而對學生不公正。基於此,只有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和地位,才能讓默默付出的教師實現對自己的公正。

  2.提升教師自身職業認同,讓熱愛成為教師職業選擇的根本

  加強教師對自身職業認同更能讓教師實現對自己的公正。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教師並不認同教師職業,50.1%的教師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教師🛸、52.8%的教師不願意再次選擇從事教師職業⏬,67.5%的教師不願意推薦自己的子女從事教師職業🏊🏼。在選擇教師職業的原因中,排名前三位的是穩定💴、有寒暑假、謀生的手段😠,而選擇熱愛或喜歡的教師比例非常低。教師對自身職業認同度低不利於教師實現對自己的公正👱🏿‍♀️。因此🛃,這不僅僅需要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也要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一方面重拾教書育人的職業理想,另一方面給予教師精神榮譽和物質獎勵,讓熱愛教育事業成為教師職業選擇的根本👵🏻,從而實現對教師的公正。

  3.縮小班額,讓教師更好實現對每個學生的公正

  方差分析發現,班額越小,教師對學生的公正度均值越高。國家規定💣,小學班額不高於45人,初中班額不高於50人,普通高中班額不高於50人。但調查數據也顯示,任教35人以下班額的教師僅占9.1%,任教35—45人班額的教師占29.1%,任教46—55人以上班額的教師占38.0%,任教56—65人班額的教師占11.7%,任教66人以上超大班額的教師占12.2%。這表明,超過90%的教師授課於35人以上班額🧶,超過50%的教師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班額中授課🧑🏻‍🔬,盡管他們試圖竭盡全力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但由於受到條件限製,其公正度受到影響。因此,各地應嚴格控製班額,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同時,因地製宜縮小班額,讓教師更好地實現對每個學生的公正。

  4.教師應提高人生修養和教育技能素養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要有高度的使命感,這就決定了教師應有無私奉獻的情懷,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品質🏋🏻,成為一個公正的人,以此實現教育公正。所以教師應不斷提升道德和心性修養🤽。

  教師公正的實現不僅需要教師自身認識上堅持公正準則,而且也應在教育實踐中切實落實♟。所以,教師公正的實現🎫,需要教師有較高的教育技能上的素養🙇🏼‍♀️。調查數據也證實,那些36歲以上🆒,且具備較為豐富教學經驗和技能的教師在對學生公正度均值上明顯高於年輕教師。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教學管理素養,以此更好地實現教育公正👨🏼‍🍳💑。(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11-09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