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懷遠用實招留住鄉村教師的“心”
栽得梧桐樹,迎來金鳳凰
幾年前,一位剛入編的年輕女孩在母親陪同下🤹🏿♀️,來到安徽省懷遠縣常墳鎮五路小學報到🤢。當母親看到學校的狀況——遠離街道、道路崎嶇難行、學校破敗不堪時🤐,母女倆流淚了🌝。連行李也沒卸⛹🏻♀️,母親毅然帶著女兒打道回府。這還不是個例🧘🏻♀️,在前幾年👸🏼,每年都有十來名教師向縣教育局遞交辭呈📦。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是人口大縣🔌🍳、農業大縣🤟🏻,農村地區生活艱苦,辦學條件相對落後。一些偏遠村小的環境條件更是與新教師的期望值相差甚遠。新聘教師流失嚴重👈,師資極不均衡,嚴重製約了農村教育的發展。
為破解這道難題🚦𓀘,突破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懷遠縣加大政策傾斜,註重人文關懷,為農村教育發展註入活力。
周轉房、公租房樂了鄉村教師“心房”
“35平方米,一室一廳一廚一衛一陽臺,水電齊備。”唐集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香樂興奮地回憶起剛剛住進教師周轉房的場景,“現在,周轉房慢慢多起來了,住在一起的老師也越來越多了,一個個‘小家’🛳,就這樣變成了‘大家’🤭。”
為使新補充教師招得來、留得住,懷遠縣教育局實施了“安心”工程,新分配教師盡可能安排在中心校或交通便利🥷、條件較好的學校。借安徽省首批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試點縣這一契機,根據農村學校布局,突出邊遠艱苦學校,優先安排項目建設資金800萬元📅,分別在5個學區建設200套共計7000平方米的教師周轉宿舍。目前👨🏻🚒,200套農村教師周轉房已投入使用。
武楊小學教師朱莎莎說🥖:“在這裏,我和跟我同時參加工作的汪軍相愛了🏋🏻♀️🌄,周轉房成了我們的婚房。”周轉房溫暖了老師們的心,讓他們把根深深紮在了農村教育的園地🚣🏽。
為進一步解決農村教師尤其是新分配教師的住宿問題🙆🏿♂️,懷遠縣教育局還安排660余萬元資金💐,分別在雙橋集鎮等5個點建設186套共計11160平方米的教師公租房,優先安排新教師入住👨🏼🎤。
不遺余力為鄉村教師隊伍補充“新鮮血液”
針對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局面,懷遠教育局多渠道建立起農村學校教師補給長效機製。2012年—2014年的3年間👲🏼,新招聘教師共928人,補充到農村中小學853人,占新招聘教師總數的92%。
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安徽省教師招考、特崗計劃🤽🏻♀️、幼教💛、“三支一扶”等各類招考中,懷遠縣共招聘新教師696人🤽🏽♀️,其中624人補充到農村學校🤢,占新招聘教師總數的90%🏊🏼♂️↪️。懷遠縣教育局副局長高瑞超說:“今年是我縣補充教師力度最大、農村崗位所占比例最高🧤😮、緊缺學科招聘數量最多的一年🌥。”
此外🪻,該縣還通過市縣兩級每年安排100多名優秀教師赴農村支教🙆🏻,提升農村學校教育質量👩🏽💼。通過強力補充,一定程度上優化了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科結構和知識結構,為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輸入了“新鮮血液”👨🏻🔧。
艱苦崗位津貼為鄉村教師註“強心針”
為激發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去年,經懷遠縣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通過了《懷遠縣農村艱苦學校教師崗位津貼發放實施方案》,從2015年1月1日起發放農村艱苦學校教師崗位津貼,農村艱苦學校教師崗位津貼依據教師所在鄉鎮類別、學校類別分類發放🪶,最高可達1000元🚴🏼♂️。
僅此一項,懷遠縣政府每年投入就在2000余萬元。堅守農村的青年教師谷青俠、徐請表示:“相信隨著農村邊遠艱苦地區津貼等一系列相關惠師政策的到位🏌🏿,農村教師待遇提高後,年輕、優秀教師更願意到農村中小學任教👨🏽。”
“教育的發展,歸根結底要靠教師。”懷遠縣教育局局長崔偉說,“教師留得住、教得好🫚,不僅需要管理者具有領導智慧🚵🏿,更需要領導者具備人文情懷。想教師所想🤿,解教師所憂,以環境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業留人,才能穩定農村教師隊伍,讓農村教育重煥勃勃生機。”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