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希望孩子完成你的理想?


        我的焦慮直接傳遞給孩子

      為人父母的我們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計劃呢?“我一定要讓我的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這樣才能上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最好的大學🥅。做父母的,需要盡自己所能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

      我們似乎已經逐漸習慣,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製定看似最完美的計劃,然而,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迷失在家長的完美計劃中👷🏼‍♂️。

      常常聽到一些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說😪:只要你好好學習𓀗,其他的你都不用管,成績第一。

      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的班主任老師找到我說👨🏽‍🔧:你女兒數學只得了97分🤹🏿,全班有三十幾個學生都得了滿分……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怎麽這麽簡單的問題都會答錯呢🏪?”因為在我的“完美計劃”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我的焦慮也直接傳染給了孩子🚵🏿‍♀️,她越來越怕考試,甚至有一次考試有一整道題都忘了做🥒。我的“完美計劃”深深地傷害了我的女兒。我親戚的小孩,在參加完高考後,自我感覺沒考好,曾對媽媽說想從樓上跳下去……

      由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人格調研報告》顯示👨🏼‍🔧:超過80%的小學生存在考試焦慮,主要原因是擔心自己考不好招致家長的打罵📧。

      孩子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的理想

      穿梭於輔導班和興趣班時🧑🏻‍🍼,有多少孩子是肩負著父母的“大學夢”、“鋼琴夢”、“芭蕾夢”啊👌🏽!為了給孩子們打氣🥀,常聽父母這樣說:“你爸你媽這輩子就這樣了,就指著你給咱家爭氣了!”

      我自己也曾經是一位為孩子設計“完美計劃”的母親🌩,在“計劃”中,我和孩子都身心俱疲🤷🏼‍♂️,而且親子關系受到了不好的影響。

      我小時候酷愛音樂💁🏼‍♂️🥘,因為家境問題,十幾歲才開始學彈琴,心裏總是有些遺憾。我自己有了孩子,很希望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而我女兒恰恰不喜歡彈琴🫱🏽。我記得🟨,在她差不多5歲的時候開始彈琴🧔🏼‍♀️,但每次彈琴都在我的威逼利誘下,仿佛“上刑”一般💂‍♀️,那架鋼琴也成了漂亮的“刑具”🤹🏽‍♀️。直到有一天👩🏿‍🍼🥖,她老爸說📄:“實在看不下去了,別讓孩子受罪了。”我女兒聽到這句話🧑🏼‍🦲,“噌”地從鋼琴凳上跳下來🤶🏽,像被“特赦”了一樣,從此見著鋼琴都遠遠地繞著走。

      這件事🍃🤭,讓我也重新思考: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的理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他自己要走的路,不是父母所能設計和把握的🎖。

      說來也奇怪🏹,我女兒到了四年級,有一天對我說:“媽媽👩🏽‍🎤,我要學鋼琴。”我說🤜🏻☆,可以,但這一次要堅持到底🍉。從四年級到現在,她每天都堅持練琴……
        

    避免培養完美主義者

      很多父母煞費苦心地為孩子規劃最完美的人生,他們以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少走彎路🏃🏻‍➡️,才會更幸福🧔🏽‍♀️。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如果我們的孩子有勇氣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並在其中經歷順境🚤、逆境、成功、失敗,挖掘自己的潛能,始終追求真理👏,我想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為孩子製定“完美計劃”的父母,我要特別誠懇地告訴您,我們要避免培養完美主義者。

      “完美計劃”中的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需要表現良好,才能被人接納”;“成績必須名列前茅”父母才會愛我;“在比賽中🎒,我必須贏,不能輸!”有一種價值觀認為“我的價值=我的表現+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們可能認為這個等式沒有什麽問題🤶,甚至一直以來就是這樣被教導的。但實際上🙆🏿‍♂️,在這樣的等式中🔅,孩子會錯誤地認為:愛是需要用好行為換取的。偶爾,我們會用完美主義來贊美別人,事實上,完美主義是一個桎梏🩷👨🏻‍🦯‍➡️。

      “完美計劃”中的孩子大多數害怕失敗。因為在“完美計劃”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如果孩子不能上好的幼兒園可能就不會有好的人生”——這是“完美計劃”中的邏輯。你希望你的孩子喜愛冒險,還是活得保險一點好呢?我想說,要允許孩子失敗,在他考試失敗🗄,輸掉比賽的時候告訴他你愛他🚲。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她),是因為你是他的爸爸媽媽🚂,是因為每個寶貝都是上天給我們最特別的禮物,而不是因為他的好行為🥞🧏‍♀️。

      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思考父母的角色是什麽?我想父母是“管家”而不是“老板”,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不是父母的私人財產,也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我相信老天給每個孩子以不同的天賦💊,父母的使命之一,是幫助孩子發現他的天賦❔,然後發揮他的天賦,找到他的人生位置。

      曾經有一位朋友說,現在的家長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上大學🕛,隨後⌨️,她問我🚥:“你能接受你的孩子不讀大學嗎🧑🏼‍✈️?”我想了想🚣‍♀️,說,我可以接受🏄🏻‍♀️。如果我的孩子想去學園藝🐱,我不會強迫她去做軟件工程師🚑;如果我的女兒告訴我她想當裁縫🤜🏼,我也不會去強迫她學金融……

      有一天🫷🏽🌮,大概在我女兒五年級的時候🐌,她說,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小學心理老師,去幫助更多的孩子。我告訴她,這是一個美好的理想。隨後我發現她真的很喜歡比她小很多的孩子,她常常帶著一群七八歲的孩子玩,隨手畫一幅畫,用剪刀一剪,就成了一幅拼圖,小孩子們玩得開心極了。或許她的理想還會改變🧘🏽‍♂️💝,但她有自己的理想,這很關鍵🤥,我告訴她,一切美好的理想,媽媽都會支持。

      我想,父母的另一個使命𓀌,就是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家長不要以為只有哈利·波特和柯南,才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不要認為一定要有很大的成就,才能成為英雄。我想在這裏🙅🏼,介紹一個英雄的新定義:“英雄就是任何一位具備同情心👰🏼‍♂️𓀙,品格優良,言行如一,誠實正直,並且以身作則的父親或母親”(選自《六A的力量》)。也就是說,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楷模🛞,要在言行中👈🏼,踐行自己的價值觀。通常孩子更會在意你怎樣做,而不是怎樣說。如果你告訴孩子,你很愛他,卻從來沒有時間陪他🚯🌮,那麽孩子恐怕感受不到你的愛👩🏼‍⚖️;如果你邊打麻將🏃‍♀️‍➡️,邊告訴孩子:“學習要勤奮”。我想那只是一個笑話。

      我常常在晚上端詳睡夢中的女兒,回想起她小時候被抱在懷裏的樣子🧿,而現在她已經是十幾歲的大姑娘了。有時🪘,我還會想到我曾經以愛的名義對她的傷害✋🏻,除了愧疚☣️,還有感恩➾😹,因為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和我沒有迷失在自己的“完美計劃”中。

      最後,我想說,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沒有“完美的計劃”,卻有“永遠的期待”。那分永遠的期待🍤,就是教導孩子成為一位擁有優秀品格的人。(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09-1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