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6月10日電(記者淩軍輝🧜♀️、朱國亮)近期全國各地小學報名正陸續開展。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城市中熱點小學的面試題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等各方面,難度遠超適齡兒童認知水平。
本應“就近、免試”入學的“幼升小”,為何被一些熱點小學異化為“變相考試”?孩子考暈、家長糾結👓,這場考試考的究竟是“誰”?誰來斬斷擇校熱背後的利益鏈條?
面試神題頻現,孩子未上小學先補奧數
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教育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北京👵🏼、南京等地優質公辦小學的擇校空間被大大壓縮,但一些城市有著招生自主權的民辦學校卻成為過度擇校的“重災區”。一些熱點小學更是打著“面試”的名義行“考試”之實。
令人費解的是🚁,一些民辦學校的“幼升小”面試這麽難,家長們為什麽還趨之若鶩?
記者了解到,前些年🏌🏼,包括南京、上海等全國多地一些優質高中辦了民辦性質的中小學🕊,如今雖然兩者明面“脫鉤”⚆,但暗地裏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有名校背景的民辦小學一方面教學質量好些📍😑,另一方面,升入優質中學的機會相對多一些👩🏿🦱。”業內人士指出🦶🏻。
近期,南京張女士的兒子參加了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小學部的“幼升小”面試🫷🏽,盡管有所準備👨🏫,但這所熱點民辦小學的面試題目難度還是讓她感到詫異。
“很多邏輯、圖形和數學題都屬於奧數範疇🥧𓀘,兒子之前沒上過補習班,只能當‘陪考’。”張女士說👩🏼🍼,其中一道題是:汽車上坐了7個人,還有2個空位,下去1個人🙋♂️,上了6個人🧒🏻,問上去的6個人有幾個站著的✧,有幾個坐著的🧔🏽?“我們家長聽著都暈,更何況是孩子!”
“說是面試🧑🏼🎄,但很多題目連家長都要用筆算算,何況孩子!這樣包含‘筆試’環節的面試難道不算考試?”廣州的一位家長說,孩子參加了今年廣外附小的“面談”👨👧👧🍻,其中一道題目是“買了6個雞蛋和一些鴨蛋,吃了3個雞蛋後鴨蛋和雞蛋一樣多了,問鴨蛋有多少個?”
更令這位家長詫異的是,這麽難的題目竟然有“牛娃”考了滿分!“‘牛娃’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孩子連加減乘除都沒學,考這麽難有什麽意義!”有家長質疑。
唐僧有幾個徒弟?兩棵樹上各有5只鳥⏪,其中一棵樹上的兩只鳥飛到另一棵樹上,問兩棵樹上一共還剩幾只鳥?……面對家長論壇裏流傳的各所名校“幼升小”面試題🧛,一些家長感到很無奈:這樣的“神題”純粹是腦筋急轉彎。
隨著“幼升小”面試難度日益“超前”🧗🏿♀️,奧數培訓幼兒化趨勢明顯💤。記者在南京城區多家寫字樓走訪發現🧙🏻♂️,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紛紛開設了“升一”“幼升小”培訓課程,收費不菲🃏,很多孩子還沒上小學,已經開始補習奧數🦤👂🏿。
表面考孩子,實質考家長
盡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考試,但為什麽一些學校仍然熱衷打擦邊球,將“考試”變成所謂的“面試”🤢,尤其一些優質民辦小學更是神題🙆♀️👩🏿🍼、難題頻出🤼♀️?
記者調查中發現🌠,對一些公辦小學來說🤰🏿,面試更多是為了均衡分班。南京一所熱點公辦小學負責人告訴記者🎋,“幼升小”面試目的在於均衡分配每個班的生源🐸。如果班級之間生源質量相差過大,帶班老師會有意見,不利於內部教學管理👨🏽🔬。“畢竟教師之間的考核🫅🏻🏄🏼,還是要通過學生的成績來衡量👨🏽🌾。”
不過,也有專家對此存疑指出♾,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怎麽能通過一場面試就區別出生源質量?
“幼升小”是孩子步入學校的重要一環🖖🏿,好的學校競爭格外激烈。“這兩年我們學校一年級招生216人👨🏻🦽➡️🚵🏿♀️,但去年報名3000多🥷🏽,今年報名4000多,不面試怎麽辦?”南外仙林分校一位老師說。作為很多家長心目的“明星”民辦小學,南外仙林分校今年“幼升小”面試定在6月6日✮🍫,高考前一天。
“對於孩子來說🤾🏽♀️👴🏿,6日的面試雖然不是高考,但和高考一樣重要。” 一心想讓女兒上南外仙林分校的施女士,從三年前女兒上幼兒園開始,就為這次“幼升小”面試做起了準備🙇🏻♂️👨👦。“除了認字背詩、數學運算,還學了簡單的英語口語。”
於是📸,在給孩子“奔前程”的路上👨🚒,家長們紛紛“使勁”🙄。更令人心驚的是,面試背後的擇校費屢禁不絕。“面試成績只是一個方面。”南京家長張女士說,有的“明星”小學“贊助費”動輒10萬元以上🫲🏻,成績差一點還要有“條子”才有機會交錢。
“這些難題、神題表面上看是考孩子,實質上是考家長🛼。”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表示,不斬斷擇校背後“條子”“票子”等利益推手,“幼升小”大戰只會愈演愈烈👨🏿🍼。
給“擇校熱”降溫 還孩子快樂童年
“對於一個6歲孩子來說,考察神題🎤、難題沒有實質意義☮️,不能據此就認定孩子聰明與否。”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研訓中心主任谷力說🙆♀️,這個時期的孩子思維能力還處在發展中,所謂的神題、難題,提前預習了就能回答出來,不準備就很難答出來👩🏻🦯。
“不管這是考試🧚🏼♀️、面試還是面談🧑🏿💼,顯然都是違背教育管理部門的初衷,不利於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谷力說。
教育專家認為,“幼升小”面試變味背後⛳️,過度擇校是根本原因。隨著各地重拳打擊擇校亂象,雖然“幼升小”招生整體日益嚴格,但一些熱點學校招生收費還有待進一步規範。
擇校熱的本質是擇名校🕵🏻。“如果沒有名校,哪來擇校?”家長施女士說👨🏽🏭,當前名校“一家獨大”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尤其是在城市,擇校熱有待進一步降溫👩🏿🔬。
據了解,為了遏製“幼升小”亂象🆒🧑🏿🦳,一些地方近期出臺硬招🐄。北京近幾年使用統一的小學入學服務系統,全程記錄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監控學生入學過程中的不正常流動。同時,通過劃片招生、集團化辦學等讓更多孩子就近免試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南京近期也出臺規定🫵🏽,采取控製熱點學校招生規模⚡️、空余學額實行電腦派位等方式🧑🏿🔧,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符合相關規定🧏🏻♀️。
“消除‘幼升小’亂象,必須真正把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鏟除擇校背後的利益鏈。”殷飛認為🧛🏻,近年來,各地通過師資定期輪崗流動、熱點學校指標均衡分配🧑🏼⚖️、集團化辦學等方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從實踐來看,少數名校“獨大”的局面尚沒有根本改變,期待更有利的均衡舉措標本兼治。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