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電視劇《虎媽貓爸》正在熱播,該電視劇折射了同齡競爭、隔代育兒等社會現象。劇中小主人公茜茜因為經常看到父母吵架💙,而產生了“父母吵架都是因為自己”的愧疚感,久而久之竟得了抑郁症。那麽,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父母爭吵是否應該躲著孩子?
父母吵架負面影響大
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謝醫生介紹,與成人得抑郁症一樣🧯,兒童抑郁症也常有明顯的精神誘因🧑🍳,比如父母突然死亡🎶、家庭突然病故或者其他精神創傷📕。兒童抑郁症的表現為膽小、睡眠少、不合群等,甚至有厭世和自殺傾向。
謝醫生認為,如孩子性格極其敏感🏃🏻➡️、父母長時間無休止的吵架等,都有可能誘發兒童抑郁症。
雖然父母吵架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負面情緒和影響🧬,但記者采訪發現👇🏻,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家長能做到吵架避開孩子這一點。
“吵起架來🏋🏿♂️,兩個人都在氣頭上🗂,有時候都不記得孩子在身邊👶🏻。”在東莞某事業單位工作的葉先生告訴記者,婚前和妻子感情很好,但結婚後生活瑣事多了,有了孩子之後,夫妻矛盾就更多了🤦,吵架、摔東西,甚至摔門離開都是經常有的事情,而自己和妻子也都忽略了在一旁“觀戰”的孩子的感受👦🏼。
在第一國際某保險公司工作的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屬於兩地分居,吵架次數很少,但是從來沒有意識到吵架要避開孩子。“不過💧,我有感覺到每次我和她爸爸吵完架,她情緒都特別低落。”
專家:吵架過後要跟孩子解釋清楚
“家長吵架最好是能避開孩子,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做不到這一點。”謝醫生指出👐,即使家長當著孩子面吵架了,事後也應該跟孩子解釋清楚,消除孩子的疑慮。比如對孩子說,“每對夫妻都會吵架,吵架並不代表爸爸媽媽不相愛了,也不代表爸爸媽媽不愛你了”等。(新聞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