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5月25日電(記者 楊穩璽)五月即將結束,又一屆大學生將要告別校園,步入社會🧯。在畢業季,令諸多學子最難以割舍的就是宿舍情👩🍳。一間小小的宿舍,承載了他們美好的大學記憶。
然而,在美好記憶之外,也有不美好的記憶。發生在大學生宿舍裏的一些矛盾,折射出社會廣為關註的大學生公共道德問題。
集體宿舍,是大學生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曾經互不相識的年輕人,在這裏組成一個朝夕相處的“新家庭”🚞,他們將在這個新家庭裏互相熟悉並產生感情。然而,共同生活中卻難免產生矛盾🚌。
“沒辦法,大家生活習慣不一樣,說也說了,吵也吵了,解決不了問題👩❤️💋👩,我只能選擇換宿舍。”面對記者采訪,寧夏某大學大三學生範強頗為無奈。
今年升入大三的範強打算考研⌚️,從開學初他就為自己製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規劃。宿舍裏另外兩名同學卻讓他的計劃經常落空。
範強告訴記者🤾♂️,宿舍裏有兩名同學有晚睡晚起的習慣👬🏼,基本都是每天淩晨1點後才上床休息。每天他晚上11點上床後,那兩名同學卻還在電腦前玩遊戲,劈裏啪啦的鍵盤聲和不時發出的大呼小叫,讓範強在床上輾轉反側。
面對宿舍矛盾,龐峰的解決方式比範強更為激烈🧑🏻🦽➡️📋,但拳頭,卻並未解決問題👩👩👧👦。
因為身體問題,龐峰不能忍受煙味👃↕️,但偏偏自己宿舍裏有一個資深煙民。經過交涉👉🏻,那位同學答應龐峰不在宿舍抽煙👩🏿🏭👫🏼,然而有時龐峰從外面回來,經常會發現宿舍內煙霧繚繞👧🏼。
龐峰對舍友趁自己不在宿舍的時候吞雲吐霧十分不滿👨👨👧🤶🏼。這份不滿終於有一天爆發,回到宿舍發現舍友在抽煙,龐峰二話不說就上前推了舍友一把。面對龐峰的憤怒♌️🤭,室友也不示弱👰🏽♀️,兩人的拳腳相加雖被同學拉開,但從此以後二人之間再無交流🧑🏿🍳。
記者調查發現,發生在大學男生宿舍裏的問題,經常會成為惡語相加🐟、拳腳相向的導火索。而多數受訪者認為,若想解決問題,只有換宿舍這一種方法🤸🏿♂️。
大學宿舍中的不和諧事件,一方面是生活差異導致習慣不同🤾🏻♀️,另一方面也與公共道德水準有關。記者發現🧑🧑🧒🕦,一些受訪大學生在面對和室友之間的生活差異時🤘,總是有“他人生活習慣不對”的表示。例如,每所高校都有作息時間規定,但總有一些學生不遵守。法規禁止公共場所吸煙👦🏽👼🏿,大學宿舍是室友的公共場所,就是有人無視法規🧘🏽。
北京大學社會學專家王迪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的大學生早已不似上輩那樣單一純粹,大學宿舍發生的各種矛盾是當下社會問題的折射👷🏿♀️。
專家認為,解決大學生宿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校方進行幹預,加強紀律規範,做好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大學生應該坦然面對這些矛盾,有勇氣克服自身缺點,通過自我完善,養成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良好習慣⛰。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