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廣東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公布,但根據國家新的高考改革方案😽,2020年將全面推廣新的高考模式🙇,除了語數外三科,學生“六選三”納入高考成績,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高中走班製將成為趨勢。
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廣州市多所學校已經開始試行走班製🍸,比如廣東廣雅中學的嶺南班、越秀外國語學校等🧓🏻。而在深圳,走班製的探索已經下沉到初中,北京的走班製甚至下沉到小學。走班製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是否能不斷“下沉”🧣?……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
●廣州多所中學試行走班製
從2014年9月起,越秀外國語學校在廣州率先試行選課製、走班製和導師製。每天早晨,高一學生小李走進校門,在電子儲物櫃前刷一下“一卡通”,放下自己的物品,拿著課表去往指定的教室上課🧑🏼🍳。上數學課🕳👠,小李所在的班是四個層級中的C級班,班上同學依照成績和水平被分到一起;而上選修課📧,他身邊又換了另一批誌趣相投的同學。經過一學期的試行,該校學生高考預測上線人數與入學時相比全線翻倍😄,這一大膽的改革也得到教育專家的稱贊和師生、家長的認可,堅定了越秀區探索高中走班製的信心。
其實,廣雅中學的嶺南班也早已開展走班製培養模式🕍🧔🏻♀️。據該校校長葉麗琳介紹♐️🆒,與高考新方案下分科走班不同⛹🏿♀️,廣雅探索的是分層走班。“嶺南班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學生自主選課🍄🟫,比如數學可能在A班,但物理可能在C班,而學校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配備導師團隊實施小班教學。”
據介紹,今年廣雅嶺南班將招收100人,新生也將采用走班製的培養模式。而執信中學今年的高一新生也將進一步推行走班製🥪,“高一前面階段學的是基礎課程,會逐步在部分學科實行走班製🧎🏌🏻♂️,這樣比較穩妥”。執信中學副校長陳民說😩。
●走班製“下沉”至初中和小學
不僅僅是廣州的學校提前“動”了起來🛍,全國各地的走班製也大多已經走在路上。北京十一學校、北大附中等學校已實行多年“走班製”。
在北京十一學校,已經打破原有的行政班製,實行“選課走班製”♓️,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形成自己的課表,到不同的學科教室上課💎,而老師則在各自固定的教室裏等待學生上課。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今年開學,十一學校一分校的小學六年級也開始嘗試走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基礎學科和藝術❔、體育、科技三門公共學科🖖🏻,全部開放給六年級學生走班選課,如語文👮🏼♀️,除了3個課時的共同基礎課之外🅰️,其余2個課時,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學習需求🐎,自主選擇閱讀🔓、寫作🤽🏻♀️🤽、古詩文鑒賞等不同課程。數學則采取分層教學,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興趣和思維方式的特點🔰,在3個不同層級中選擇。公共學科可選的範圍更廣🧝🏻,陶藝、戲劇、3D打印🧚♂️、汽車設計、油畫、輪滑🤹🏻、羽毛球等等,都可以自由選擇和組合🧑🏻🌾。
而深圳近日公布的《關於全面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也顯示,深圳也將推進“走班製”。支持有條件的初😕、高中開展“走班製”試點,建立選課指導製度🔦,實行學分製,讓學生選擇教師🙍♂️,選擇教學模塊、層次與進度,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這說明深圳的走班製也下移至初中了。
●難題:硬件要求高👴,師資不足
其實,在高考改革方案剛公布的時候→,業界對於走班製是感到恐懼的,擔心會有很多條件滿足不了。確實🚶🏻➡️,從目前推行走班製的學校來看🛍,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首先,從硬件設施上來講,走班意味著要打破傳統的課室🥫,學校需要更多課室,然而🕚,目前大多數學校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此外,資金投入也要加大,比如越秀外國語學校為了解決學生沒有固定的班級和座位的問題,專門投入一筆資金給每個學生安裝了電子儲物櫃👵🏿。
其次,走班製並不適合大班額的高中。“走班製的前提是小班化,如果沒有小班化,教學資源根本無法跟得上🧎🏻♀️。”執信中學副校長陳民指出,現在高中的班額和學生人數比較多🧷,以執信中學為例👩❤️👩,一個年級有16班💦,整個高中共有48個班,每個班至少52人。只有減少高中的招生規模🫱,才能讓每個人的資源更多🚔,更方便調配。
再者,師資不足是個很大的難題。如果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分班🪛🫁,就需要很多副科專業上拔尖的老師,但這恰恰是目前很多學校所缺欠的🧑🏿⚕️。越秀區教育局局長陳軍也表示,走班製最大的難題還是課程的開發🧑🏽💻➜,“改革成功與否關鍵看課程,而課程的設置則要看老師。”
專家觀點
走班製不宜在小學推廣
有專家認為,走班雖然可以沒有年級限製,但最關鍵的條件是學校的資源和服務體系能夠支持走班。北京十一學校有優秀的師資🏨🩼、豐富的教育資源👨🏼🎨、校長負責製典範,以及中學已有的走班經驗等等,才為小學走班提供了支撐的可能性。
這位專家表示🏄🏼♂️,走班製目前還不宜在小學中廣泛推廣,“小學走班會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沒了班級,學生們穩定的情感和人際環境怎麽保持平和發展。對於學生而言,情感的東西有時比興趣更重要”👩🦼➡️。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也表示,從目前來看💮,全面推行走班製的條件還不完全具備。 “從市的層面還沒有下達文件去推動,但是我們鼓勵各個區去探索”👦🏽。
江東說,目前廣州有部分高中在推行走班製,並取得了一定效果。“第一,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在傳統教學中👩🏻✈️,往往是老師安排課程🧧,學生被動接受,現在是學生主動選擇;其次🫅🏽,老師以前上大課,一個班起碼四五十人,現在只有十幾個人,老師和學生溝通變得非常方便。” 江東指出👱🏽♂️,廣州有推行走班製的基礎,2004年高中課程改革以來,已建立了學分製。“這個工作探索了10年☺️📬,對於師生、學校辦學來講,都有一定的基礎。”
走班製兩問
疑問1
沒有“同桌的你”好嗎?
走班製的教學模式在大學比較常見。但對於中學生甚至小學生來說👱🏽♀️,意味著將打破傳統班級,上課沒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從班級同學變成了課程同學。一些家長擔心,同學之間的友誼會不會變淡了🚾🌻?
沒有了“同桌的你”,對孩子的成長是好是壞?有老師認為🌁,家長這份擔心也不是多慮💖,因為中學時期同學間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可以互相交流青春期的內心困惑♟。如果每天夾著本書到處上課👩🏼💼,身邊的好朋友肯定會少很多𓀄。
據介紹🎉🫓,針對這個問題,越秀外國語學校每周會開展拓展活動🙍🏻♂️,學生自由組成隊伍🧑🦯😐,進行運動👨🏻🦲、閱讀等活動。此外,還會舉行各類社團活動🛜🪗。
疑問2
小學生有選課能力嗎🧑🏿🍼?
按照發展態勢,估計走班製將逐漸下沉到小學。今年在廣州開始招生的華師外校小學也將開展走班製的教學模式。不過🥃,年齡這麽小的學生💃🏼,有自己選課的能力嗎?如果太早選擇了興趣方向所在,會不會導致偏科?
據北京十一學校的老師介紹,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已經完全具備了選課的能力。為了降低孩子在選課走班中的風險,他們建立了導師製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導師🥃,會及時地給予學業和思想上的指導🈹。(記者 陳曉璇)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