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期是青少年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充分接觸和感受這個世界非常有利於今後的眼界開闊,思想成熟。而作為沒有真正踏入社會的中學生⬆️🫃,誌願服務活動可能是為數不多跟社會交流的機會。面對不同的環境和文化,學著接納和理解,以及學會沉著應對,是每個中學生都應該擁有的一次特殊的體驗。
在美國,教育部門對每個學生的誌願服務時間有明確的要求✶,高中階段必須有60個小時以上的社會義工記錄。美國大學在招生時也特別看重考生是否有誌願服務的經歷🧛♂️。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教育部門就規定,學生必須完成40個小時的誌願服務才能最終獲取高中畢業文憑🛐。韓國的漢城教育廳規定,1998年以後,誌願服務活動的分數將占高中成績的8%🧑🏻🎤。
其實,誌願活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被幫助的對象,更在於參加誌願服務的中學生本身🧽。
誌願服務尤其是跨地區跨文化甚至跨國的誌願服務不僅有利於中學生拓展視野,深入體會地域及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服務的過程中🧔🏼♂️,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能夠教會孩子們如何面對差異,面對不同💆🏽,也教會他們學習包容那些不同和區別並且盡快地適應新環境🌉。而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對中學生今後進入大學,步入社會乃至出國留學都至關重要🌂。
誌願服務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溝通交流,團隊合作能力🐋。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非常有個性,較難融入集體。而誌願服務大多是一個團隊完成的項目,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討論,設計項目並完成。這其中就教會了孩子們如何和別人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給予其他人想法合適的評價👮🏿,以及如何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科學分工,齊心合力地完成一個項目⚓️。這也是每個中學生在今後的生活學習,步入社會後都要面臨的問題🧗🏻。
誌願服務更有助於中學生獲得自信,在助人的同時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青春期正是青年人探索內在自我的核心期👏🏼,中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也或多或少有一些自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孩子們看到自己帶給當地的改變會激發其內心的自信和自我成就感。通過不斷地強化🪅,它可以內化到自我評價體系中,從而形成良好而穩定的自信🕧。
誌願服務還會激發中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造性。通過誌願服務看到當地那些可以改善的地方,孩子們會主動思考💅,積極學習而不只是被動地被灌輸知識🦸♀️。通過誌願服務看到了世界的不完美,孩子們反而會少一些抱怨而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此同時,在誌願服務的過程中🔛🦶,中學生也有更多的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之所在💎,為未來的職業生涯以及人生發展方向開啟探索之門。(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