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離開家、離開父母👰♂️,漸漸能夠獨立🧚🏽♀️,安頓好自己的生活🚺,知道合理控製洗衣液用量👧🏿、如何挑選好吃的水果👷🏻♂️,知道在陽光晴好的時候曬曬被子……”這是一份“成跡單”上的第6項記錄——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大一新生徐陽,向父母呈送了她的“成長足跡”🪠。這個春節長假,是大一新生讀完上半學期、頭一次回家過年的日子👨🏼🎤😶。在大學生寒假感悟實踐活動中🔊,數千學子帶回家的不再是成績單,而是一份半年來如何獨立成人的真實記錄🐦。父母也應約寫下“評語”🏃🏻♀️➡️,拿出一句句“壓歲言”🚣🏿。
作為一名商法專業大學生,徐陽從新學期開始正式接觸法律相關內容✋,經歷了一學期摸索,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工作與娛樂間找到平衡🌪。她加入了誌願者實踐部👼,跟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幫助更多人。“我學會了製作PPT✸,製作音頻⚙️,剪切視頻……”她半開玩笑說👭🏼:“自己簡直快從一個文科妹子變成 ‘一枚技術宅女’。”
離家後,徐陽只能隔著手機、電腦遠遠地與父母進行視頻通話,見上一面🤙🏿、吃一頓家常飯也成了奢侈💁🏻♂️,由此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父母最關心孩子身體,徐陽在“成跡單”中錄下一項🌃:“體育課被調劑到器械健美……一個學期下來,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知道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不再抱怨晨午跑👩🏻🔬,也不再遺憾當初沒能進球隊抵掉體育課👨🏽🎨。”
收到女兒的“成跡單”,父母欣然送上“壓歲言”:“祝陽小寶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安全成長、快樂學習😿、愉快生活,做一個陽光♟、健康📁、積極、努力向上的‘女漢子’”🧗🏿♀️。他們笑著說🫣⏭,“壓歲言”有,壓歲錢也會有的👨!
國際經貿學院1402班朱琳的“成跡單”👱🏼♂️,也記下自己在學習之外的收獲。“學會了記賬、整理房間👩🏿🔬、處理意外等👲🏿,其中有些許心酸、些許難過𓀛,但更多的是感動,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如此明顯。”對於剛剛經歷“人生中最沒有底氣的一場考試”,朱琳對父母“書面承諾”😮💨,要改變這學期有些懶散的態度👾,下學期一定努力✖️。(記者 徐瑞哲)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