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日前發布的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在高考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高校將因生源枯竭面臨嚴峻生存挑戰。
報告表明♠︎,最近3年全國高考平均錄取比例快速增長,已經從2008年的57%迅速增長到2009年的61.7%,2010年達到了69.5%。在2011年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平均錄取比例還將保持增速。
自從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獲得了突破性發展。上大學的突出矛盾獲得了極大緩解👥。與此同時,伴隨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的1050萬👌🏿,2009年開始全面下降🎿,最近兩年累計下降了200萬,並呈現出持續加速下降趨勢🚉,這種態勢將延續至2017到2020年前後。
還有一些原因加速了生源因素的影響❤️。最近3年🚣♀️,出國留學人數分別增長了24.4%🦫、27.5%和24.1%🧘🏿,增長最多的是高中畢業生。同時🧙🏿♂️,在高中畢業生中🧎🏻➡️,放棄高考🐧、放棄考試💆🏿、放棄報到的“三放棄”現象逐漸顯現,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註。
錄取比例的快速上升↘️,也對高校招生與生源質量帶來了直接影響。根據報告提供的數據𓀒,安徽省2010年在本科及專科層面,分別有10%及20%左右的學生放棄報到。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各地的實際錄取比例可能要比計劃錄取比例高出幾個百分點。北京🤴🏻👨🏽🎤、上海等地,招生計劃中本科招生比例已達到60%左右。部分地方的專科錄取分數線🚐,平均每門課業的分數不足30分,生源質量大幅下滑。
報告指出🦧,為應對上述問題,教育部已經在《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中給出了相關措施🐓,將分層次考試,即專科尤其是高職院校首先進行註冊入學試點。目前北京🚣🏻✌🏼、江蘇等省市已經部署並實施這一政策。
報告認為,我國普通高校🦹♀️,學生學費收入對學校的日常運行占據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將直接沖擊學校的日常運營🤳🏻❗️,高校的倒閉將不可避免。尤其是部分辦學質量欠佳、就業前景不好的高校,勢必將面臨更多的壓力。(記者 靳曉燕👩🏻🔧、通訊員 魏曉明)
現階段不至於出現普遍的高校倒閉局面
——對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袁本濤
記者:高考生源的減少將對哪些高校產生影響?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袁本濤:隨著人口規模的減少〽️,以及適齡中學生的銳減,國內高校的生源發展越來越面臨挑戰是肯定的🧔🏼。首先受到波及的肯定是民辦高校、高職高專以及部分三本院校,而這其中又以辦學質量差者受到的影響最嚴重,這部分高校會很快陷入生源爭奪的生存競爭階段。盡管如此🤾🏻🧣,現階段還不至於出現普遍的高校倒閉局面🦹🏿♀️👷🏼♀️,因為高等教育總體上還是一種稀缺資源。另一方面,即使不存在生源銳減的情況🧚🏼♀️,由於教育質量不高等原因,也會存在個別高校的倒閉破產現象🔯,近幾年部分民辦高校的倒閉就是例證。其次,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基於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有意願也有可能到國外高校去學習,越來越多的香港、臺灣🥠、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等高校加入到內地爭搶生源的激烈競爭中來,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高校生存競爭的局面。但這並不是說🖤,985高校和211高校可以高枕無憂🧑🏽🦰,這部分高校同樣面臨海外高校的生存競爭和生源爭奪的問題。一個新情況是現在海外高校的生源爭奪競爭提前🥮,中學階段即已開始🗿,中學一部分所謂的優質中學生即已到國外就學🦪,競爭同樣慘烈。
記者:面對以上問題,國內高校如何應對?
袁本濤🧑🏽💻: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練好內功🍽。現在學生生源的爭奪是全球範圍內的,如果不提高高校自身的教學質量🧔🏿,難以在激烈的長期生源競爭中立足和生存。
另外,就是在管理上要以學生為本🅾️,把學校的主要精力用在學生身上☝🏽,要根據市場的需要及時改變教學內容和進行教學專業設置👨🏽🔬。反過來說,即使教學質量再高,如果不適應市場需要,培養出來的高質量的學生找不到工作,同樣會將高校自身陷於生源長期競爭的不利局面🎢。(光明日報;通訊員魏曉明 記者靳曉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