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永順縣一校長因酒後闖入女生寢室對6名未滿14周歲女生進行猥褻而被檢察院提起公訴。
5月27日🆗,湖南湘鄉某小學教師曾某因涉嫌多次猥褻女生被警方刑拘;28日🤰🏿,四川小學教師魏某因多次對11名8至11歲學生實施奸淫🫰🏽、猥褻被判死刑……
在中國許多地區,侵犯學生案件頻發,其受害人數之多、隱案時間之長,觸目驚心🏃♂️。更令人擔憂的是🤔,停留在報案階段、或沒有報案的更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曾對全國5800名中小學生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性侵害案件的隱案率是1:7。
上述案件發生的湖南永順縣🔸👨🏽,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研究顯示,山區、農村是此類侵犯案件發生的高危地帶,超過60%的案件發生在農村,超過70%的案件發生在校園🤒。
在中國不少欠發達地區💅,傳統觀念導致受害者家庭面對侵害沉默以對。雲南西雙版納州婦兒心理法律咨詢服務中心曾四年受理兒童性侵犯個案29起👩🏿🍼👩🏼🚀,其中,“私了”不成才轉公力救助的有7起🫳🏻;為孩子名聲及今後生活不願控告的有9起。
2013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參與發起的“兒童性侵害調查”顯示💪,性侵案8成為熟人作案,最長的過了20年才被揭發。
中國南部農村一位不願具名的小學校長告訴記者,在偏遠農村小學,管理人員少,小孩缺少傾訴和交流對象。再加上監管機製缺失,極易產生管理“盲點”👩⚖️。
楊淩(化名)是湖南基層教育部門的管理工作者🔁。她向記者坦言💇🏿♀️,農村學校的招聘準入門檻相對較低🫄🏿▶️,且許多教師都是代課性質🔓,道德素質難以得到保障🤾♂️。
受侵兒童被心理專家形容為“沒有嘴巴的孩子”。他們對自身是否遭受性侵犯無法判斷🧑🦼➡️。面對加害者的權威、脅迫和恐嚇☪️,也不知如何抗拒🕕,更無處申訴。
中南大學社會學教授李斌認為,此類案件頻發暴露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性教育的缺失🚴。“長期以來,我們很少告訴孩子自己有哪些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犯,這導致許多兒童對於是否受到侵犯沒有概念。”
2011年🏮,上海首套中小學性別教育教材《男孩女孩》投入使用,北京、廣東等較發達地區亦有嘗試。然而,在廣大的欠發達地區,尤其是農村▫️,兒童性教育卻始終有大片“黑地”。
加強監管是防範犯罪發生的關鍵。李斌認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建立嚴格的行業準入製度🙍🏼♀️,尤其要重視開展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和考察。
楊淩建議,職能部門應當統一製定並嚴格執行相關守則,如避免對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或輔導,且不得關閉房門✋🏻;學生留校應事先征得家長同意,並通知班主任或其他主管教師🪟;政府可以不定期對於農村和偏僻地區暗訪抽查等。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律師事務所律師秦希燕認為,目前中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存在現有法規重復多👷🫶🏽、立法不夠具體、法律責任規定過輕和執法力度不夠嚴等問題。
“當然👱🏼♂️,法律是最後一個手段,是事發之後的懲處🦉。在此之前🦒,從觀念教育到監督管理🔑,前兩道防線必須築好🏄🏻♂️。”李斌說🧙🏿♀️。(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