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江蘇淮安市淮安區教師張強(化名)有些歡喜有些愁。喜的是,他的孩子考上了淮安地區最好的高中淮陰中學;愁的是,他被自己的工作單位文通中學辭退🌍。
文通中學是一所民辦初中🤳🏻,歸屬淮安中學教育集團,在該集團下面還有一所高中——淮安中學。張強被辭退的原因是🙋🏽♀️,他沒有把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送到集團旗下的淮安中學👨🏿🔧,而是報考了其他高中。
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此次被辭退的教師共有9名——淮安中學1名,文通中學8名。這9名教師幾乎都是學校裏的骨幹教師。
9名教師被辭退緣於該集團內部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成績優秀的教師子女如不報考本集團學校,教師將被解聘💥。從2007年開始就有教師為此被辭退,截至目前🫕,被辭退的教師數量已超過20人。
教師子女必須報考集團內學校👨🏿🚀🙋🏽,否則教師會被解聘
今年5月16日是中考報誌願的前一天,張強接到學校通知去開會⚓️。還有4位教師也被叫去開會,盡管他們的年級和學科都不同,但相同之處是孩子馬上要參加中考🧑🎓。
張強回憶🙉,給他們開會的是文通中學校長吳留兵。吳留兵當場宣布:集團規定他們的孩子必須報考集團內的淮安中學,否則會被解聘。吳留兵說集團董事長高尚梅專門打電話給他。這並不是學校的規定,而是集團的規定。
現場就有老師反駁,認為學校要尊重孩子自願選擇學校的權利。但最後雙方爭吵沒有談下去。在這之前,張強的孩子所在的班級填報誌願,班主任讓孩子把誌願填成“淮安中學”。
5月18日晚上12點是教育局規定的填報誌願截止日期。當晚,張強讓孩子填寫“淮陰中學”。
6月22日,文通中學公布了新的初三和新初二教師名單。張強發現,7位教師沒有被排課,其中有兩對夫妻。當時有教師專門打電話給學校領導,對方表示接到通知暫不給7位老師排課。
6月26日中考分數公布。4天後,淮陰中學分數線公布👩🌾。5個孩子的中考成績都超過了淮陰中學錄取的分數線。
7月1日,有教師在學校會計室看到一個校長室的通知⚓️,上面註明7名教師工資停發。張強稱此前他們從未收到過學校任何通知🙆🏽♂️💐。
7名教師質問校長🤸🏼♂️🧚🏽♂️: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決定,需要通過職教會投票決定👲🏻。校長當場並未作答。第二天校長給的答復是7位教師的工資一分不會少。7位教師提出要繼續留在學校工作,學校無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但校方並未理睬。
張強認為這是個不公平政策👨👨👦👦。他反問校長,董事長也是集團一分子,她的孩子送到北京上學🏭,為何不用處理🕥?如果集團要創辦一個民辦大專,那集團教職工也要把孩子送到大專嗎?
後來,張強等教師找到勞動監察大隊🧪,對方讓學校出具書面解聘通知才予以受理🧑🏼🎄。
他們又找到教育局,教育局回答:這是民辦學校👨🏻🎓,私人企業內部的事情,教育局不好過問太多。
雙方爭論不止。學校希望教職工能改變之前決定🙋。但教師都表態說:“要尊重小孩的意見”。
7月4日🤼♂️🚧,校長宣布😰:集團的解聘還是要執行,但教師的工資一分都不會少👨🏽🚒。
另外,有一位王姓老師的孩子去年報考了淮陰中學,這次一同被解聘。淮安中學一位陳姓教師因為同樣的理由被解聘。這次共有9名教師被處理。目前,他們都未拿到學校的解聘通知書。
學校不能為了自己的追求就扼殺孩子的夢想
一位曾在文通中學工作過的教師介紹,教師因沒有把孩子安排在集團學校上學而被辭退,最早始於2007年👵🏻。
2007年4月6日🧕🏼,江蘇省淮安中學教育集團頒布了《關於強化集團兩校招生工作的規定》(淮集發【2007】1號)。文件規定:“集團全體教職工有義務支持學校的發展,凡未將小學成績優秀的子女送進淮安市文通中學就讀的教職工,凡成績優秀的子女中考統招第一誌願不填報‘江蘇省淮安中學’的教職工,新學年學校將不予聘用👽👩🏽🔧,改製的老人員退回楚州區(記者註:現改為淮安區)教育局🖖🏿,由楚州區教育局酌情處理。”
曾在淮安中學教數學的劉紅(化名)介紹,2007年,兒子中考成績非常好,當時集團董事長高尚梅專門打電話給她💆🏻,希望她把兒子送到淮安中學讀高中🏄🏿♂️。
劉紅沒有同意。“高尚梅在電話裏說,你很優秀,既然你小孩不在這裏,我們不留你。”
8月🤟🏽,新高三的任職教師名單裏已沒有她的名字🚎。劉紅說❤️🔥,當時學校一位領導說,她的行為損害了學校經濟利益。
最後🧄,劉紅的檔案被送到區教育局,讓教育局重新分配🤦🏻。劉紅無奈出走🚽🤷🏼♀️,離開了淮安區。4年後,她的兒子順利考上了東南大學🧑🏽🦲。
劉紅說:“小孩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學校不能為了自己的追求,扼殺小孩的這種夢想。”
2010年被文通中學辭退的一名教師至今還保留著學校的《解聘書》,解聘書上說他違反了集團的規定,“經校務會議研究決定新學年不再聘用🫖,非常感謝你在本單位的辛勤工作😽。同時祝願你在未來有更好地發展🪹。”落款時間是2010年7月13日👨🦱👷🏻♀️。
這一年被辭退的6名教師中,他們的孩子多數考上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等985高校。
張強說🤳🏼,孩子之所以報考淮陰中學👂🏻,是因為那裏教學環境好,每年只招1100人左右,學生質量高,孩子之間會相互影響,交的費用也少很多❔。“淮陰中學每年都有20多個學生能上清華、北大🙏🏻,升學率達90%。但是淮安中學這些年只出了一個考上清華的復讀生,連上南京大學的都比較少。”
在采訪中,多數被辭退的家長都持同一種觀點🔴🚼: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一位賈姓老師介紹,當時學校也一再挽留,他的兒子也知道如果自己去淮陰中學讀書,父親要被開除🕝,就表示可以不去淮陰中學。他看到兒子在臥室裏悄悄流淚。後來,他態度非常明確地拒絕了學校🦘。
2011年被辭退的一位教師介紹🧑🏼🔬,集團采用的高壓做法,確實讓一些教師選擇把孩子留在集團內學校上學,而且人數不在少數🥙。這些教師多半敢怒不敢言👩🍼。
民辦學校為啥辭退骨幹教師
文通中學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教師介紹🤷🏽♀️,這些被辭退教師40多歲,在學校工作10多年,積累了好多教學工作經驗,一般都是學校的骨幹教師🙋🏻♀️。骨幹教師對於民辦學校來說,“追都來不及”,而淮安中學教育集團為何卻要辭退他們?
淮安中學教育集團董事長高尚梅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是集團的內部規定,已經執行多年🍠。過去幾年,集團在學習、住房、生活等方面,為教職工及其子女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目的也是為了吸引他們的孩子留在本校就讀👸🏿,將來為集團沖刺名牌大學。
對於勞動合同中沒有對聘用條件進行規定📶✊,高尚梅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這是雙方心知肚明的“約定”👱🏼♂️,合同雙方要遵守學校規定💅。在教師子女報考淮陰中學前🧔🏻♂️,集團有關領導也挨個兒做思想工作,也慎重地跟區政府𓀐、教育局主要領導匯報,他們也很理解💤。因為區裏也希望優質生源盡量留在本區讀書🔺。
7月16日🤦♂️,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系高尚梅,其電話無人接聽,采訪提綱也未獲回應。後來記者撥打高尚梅的手機,手機已關機👨👧👧。
中國青年報記者又聯系文通中學校長吳留兵,吳留兵表示自己在外地,不能接受采訪。
淮安區教育局副局長高雲海稱,教育局並沒有收到學校專門的匯報👨🏼🍼™️,也不清楚教師是否被辭退。對於教師和學校是怎麽簽訂的合同,他也不清楚。
淮安區教育局紀檢室陳主任則表示,她曾參與受理幾位教師的信訪。這些被學校解聘的教師🧑🏻🦽➡️,將由教育局人事科進行安置。但具體怎麽安排,她也不知道👂🏻。
淮安區教育局人事科的工作人員稱對此事不知情。
淮安區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在招生範圍和方式上有自主權,教育主管部門不好評判。“教育局沒有批準他們這麽做👩🏿🎨,但是至於合法性👳🏿♂️,我也不知道怎麽判斷,因為沒有這方面的文件可以參照🙆🏼。”
北京博盟律師事務所律師候安春不認同教育主管部門的這一說法🌩🤷♂️。候安春表示🏉◻️,《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教育機構有招生自主權,但是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曲解了這一相關規定。靈活招生和限製該學校教師子女去該校就讀這是兩個概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招生自主權當然可以有自主權,有招生方案𓀅,但是招生方案不能違反法律🪕,這是兩個概念🙎🏼♂️。學校可以在現行的《教育法》、《勞動法》、《教師法》的框架之下進行方案設計,但不能設計違法的方案。如果違法了🚵🏻♂️,相關部門和執法機關當然可以進行執法監督♟。
對淮安中學教育集團的行為🙅🏻♀️,淮安中學(記者註🦝:改製前)老校長陳廷偉表示“絕對不能這麽做”🧑🏿🏫:這種做法有些狹隘,違背教育本質。陳廷偉說💒,如果要保證高中優質生源,完全可以向政府要政策,比如限製招生名額。如果通過開除家長的形式來留住優質生源,做法有些矯枉過正。(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