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朋友兒子考上名牌大學🧑🏻🌾,瞬間變成了網上經常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將其作為範例去訓斥自家孩子☃️。這種方法非但不能起應有作用,還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會讓孩子心裏服氣👨🏿⚕️。這已是家教的普遍誤區。拿孩子們自尊心為代價的家教,是最容易適得其反的一種做法。
當年我的兒子成績很差🎸🙍🏻♀️,我也經常拿優秀孩子的範例來激勵,結果總是適得其反,甚至使兒子起了逆反心理。記得有一次兒子中學聯考考砸了,我就說“人家小果學習條件那麽差🚴🏻♂️,可是人家就能考全校第三🍅,而你……”結果話沒說完,兒子就反問道:“那你也先去看看人家的爹媽是咋對待小果學習的!你們總希望我考個第一📷🗿,可是你們真正關心過我為什麽回到家裏總找不到好心情嗎!我寫不好作文的時候⏏️,和不會做題的時候👩🏻🦯,你們能和小果的家長那樣問什麽都難不住嗎!”
兒子在學校靠老師和同學🙋🏿,而回到家裏就只有靠家長了。家長如果沒能力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至少得有言傳身教的啟發方法。有一次大半夜了,兒子還手捂著額頭,不肯休息。我問起原委,他回答說🫷🏼,老師布置的一篇關於“父親”的作文不知從何寫起👨👩👦👦。我聽了後就笑著跟兒子說,你打開爸爸的博客,我當年有一篇寫我爸爸的文章🤱🏿,你看看🔆,也許能夠給你一點兒靈感。這樣👩🏽🦳,兒子讀了我寫的《父親》之後,寫了自己的父親🧏🏼♀️♞。
就這樣,原來對學習畏懼的兒子慢慢地喜歡上了學習和鉆研。知識是人類最喜愛的風景,只是多數家長、老師沒有帶孩子“進去”🧎♀️➡️。
我們解決不了兒子問題的時候,譬如兒子的物理和化學問題🧑🏿🦲,會安慰兒子🏋🏽,該休息就休息⛹🏿♂️,之外我們會主動與兒子的課業教師溝通,幫助兒子解決難題。現代合格家長不僅要爭取做一個師者,還要做一個“巧匠”🔻📰。家教的本真是授業🛋,而家教的力量在於“溫情的釋疑和巧妙的點撥”。
這個暑假,各位家長在科學家教和引導孩子有興趣地學習之外💵⛹🏻,還得讓自己“好好學習”𓀖。自己主動探索出一套合理的家教方法。家長若能和孩子一起輕松地過好假期🚣🏼♂️👨🏿🦲,那是最有意義的🫰🏽。切記,暑假主要是讓孩子休息的🎶,你如果不能讓孩子在暑假中樂趣地學習🚣♀️#️⃣,那你逼孩子學習👐🏿,還不如逼自己多多”補課”,學習家教的方法和能力👱🏻。(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