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驕傲✔️,我是一名特崗教師!我感恩,感謝組織給了我特崗教師的機會🧖🏽,感謝那些理解過、支持過、幫助過我的人,讓我成長,讓我成熟。我無悔👨🏽💻,堅守三尺講臺不退縮,堅持用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異鄉尋夢終不悔
在焦急與不安中📛🧜🏼,2013年8月👨💼,我終於等到了特崗教師的通知🎅🏿。夢想終於成真,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奔走四方,把這一好消息告訴親戚朋友🛌🏽。那天,我豪情滿懷來到衡東縣德圳完小🙌🏽,可眼前的一切,卻讓我心涼了半截:粗糙的水泥地板,布滿汙垢的墻壁,厚厚灰塵的窗臺♟,擦洗不凈的玻璃,蜘蛛網般裸露在外的電線🥷🏿,昏暗不定的白熾燈光,搖搖欲墜的架子床……其實這些對於農村出來的我還是勉強可以克服的。然而,背井離鄉的無助、早孕引起的不適🍗,最最折磨人。每到周末,偌大的校園👩🏼🏭,我一個人獨守,陪伴自己的只有沉重的呼吸聲和孤單的身影。特別是晚上,內心極度恐慌!我只有躲在被子裏哭。那時的我,心灰意冷,想迅速逃離,盡快擺脫這無盡的夢魘......
是什麽力量讓我重新站起來了?回想起來,這都源於領導關愛、同事呵護、家人支持、家長幫助🧙🏻♂️、學生可愛......
校長多次安慰鼓勵我🤦🏿♀️,“放心,條件一定會逐步改善的👨🏽🦳👩🏿🚒。”果然第一學期末,學校就改建了廁所𓀗,粉刷了墻壁,改裝了電路。後來,又為每個住校的老師添置了新床……
同事對我更是倍加呵護:大晚上上廁所要出校門,過馬路,黑乎乎的,恐怖極了😠,幸好女同事不厭其煩🤟🏿,攙扶我,陪伴我。最感動的是🧔🏽♀️,臨產前,肚子越來越大🙅♀️,我連走路都累,更別說提水洗頭洗澡了。這時候,同事們都來了🦷,主動幫我📿。周末🧖🏼♂️,住在學校附近的老師,總是非常熱情地邀請我到家裏吃飯,給我做一些好菜好飯🙋,不時提醒我註意產前安全。
家人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中秋節👨👨👦,爸爸🚵♂️、姐姐開車來學校送食物、衣物,鼓勵我安心工作🧓。老公開了一家公司🏫,送貨,談業務🔝🦂,工程隊施工👫🏼,忙。百忙之中🧑🎓,老公也會偶爾抽空趕來學校看我給我做飯🧑🏽🔬,或接我回家⛹🏽♀️。有時𓀔,公公婆婆也會開車接送,一來一去四百多公裏,一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學生們的理解和真誠更是激勵我前行的動力。記得2013年剛到德圳完小時,學校安排我擔任二年級班主任,教二年級語文、數學、美術、音樂,同時任教四年級和五年級音樂。一個星期二十多節課🚴🏿。原以為自己能完全勝任這份工作⚧,但沒想到的是,這些孩子們習慣與說本地方言的老師交往,對於我這個聽不懂更不會講衡東話的老師,起初他們對我總抱有一種警惕,愛理不理💑,對我的課不熱情⤴️,心不在焉。我很失落🥬👎🏿,但不甘心🍐,我不相信自己解不開孩子們的心結。“教師對學生的愛勝過千萬次說教”“愛是老師的法寶”,我一定能讓孩子們喜歡我👳♀️👐🏻。這時候,我就搬出幼兒園的經驗🦁,和他們做遊戲𓀐,帶零食給他們吃。很快這些孩子被我一一“降服”。漸漸地,我與孩子們的距離越拉越近,他們越來越喜歡圍在我身邊🤳🏻,跟我講自己的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童真的快樂。有一次,我正在午休,孩子們一個勁地在窗外叫我🥱。我以為發生了什麽意外,趕緊起身,迷迷糊糊地跟著孩子們來到教室。“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17個孩子手舞足蹈,唱起了歌。原來👩🏿🔬,他們把地打掃得幹幹凈凈,在黑板上畫上童趣十足的漫畫,寫著“熊老師我們喜歡你”。霎那間,我鼻子一酸🧑🏻✈️,落下滾燙的淚珠,那時的我感到自己無比高大🕙、無比驕傲和自豪。特崗教師之路,我沒有理由退縮,要勇敢地走下去。
為夢消得人憔悴
德圳鄉位於衡東縣東南隅,與衡南縣花橋鎮搭界,山多林密,交通不便。大山深處的德圳完小更是一所袖珍小學🧔🏿♀️,全校學生總共才78人💂🏻,無論是辦學條件還是師資隊伍,都是相當落後。在我到來之前,學校清一色男教師🍴🧜🏽♀️,且大部分年齡偏大🍽,電腦壞了,沒人能修,孩子們一年難得有幾次多媒體教學課👷🏽♀️。每次孩子們看到我的筆記本電腦👨🦳,甭提有多羨慕✤。望著那些渴求的目光🧑🏻💼🤵🏿♂️,我暗暗發誓◻️,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們多接觸信息化教學〽️♘。老公來學校🛼,我就讓他幫忙修電腦🥅。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們進入多媒體教室🐔,他們是多麽興奮👱🏼,多麽激動🤜🏻。有時,我還拿著自己的電腦小音箱或者小蜜蜂帶孩子們在操場上學跳舞。雖然那時我挺著個大肚子🕒,舞蹈動作很笨拙,但孩子們並沒有嫌棄我👳♂️,整節課都很認真、很享受🧑🏼🎓。
在德圳完小任教的2年裏↘️,最對不起的是兒子。2014年上學期,我雖然在家休產假,但時時牽掛學校🏇🏿,放不下學校的孩子們。兒子還沒離奶,我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不到半歲的寶寶重返學校🛤。那一年🏄🏽♀️,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學校地處偏僻,保姆難請📅,在尋找新保姆的空檔,我就把孩子多托付給同事,有時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連餵奶的時間也耽誤了。親戚朋友勸我,“不要上班了🚫,回家帶孩子吧🏠!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猶豫過,糾結過,向校長透露過辭職的想法👼🏻。可是👨🏻⚖️,校長跟我說“孩子,我們一起帶,這半年是最困難的🌮,克服一下就柳暗花明了”🙎。老師就是奉獻的代名詞🐩。為了夢想🪸,我一定要堅持!於是🧒👷♂️,我又咬緊牙堅持著。同事幫忙看孩子時,我就抓緊時間上新課🗝;孩子睡著了,我就趕緊備課、洗衣服;有時請好的保姆遲遲不來👁,同事又沒時間👫🏻,孩子也沒睡著☝️,我急得想哭,只好在教室的角落裏放個嬰兒車🔹👩🏼⚖️,把兒子安頓在車裏🚽。有一次周末回家,兒子患皰疹性咽炎,幾天高燒不退,哭鬧不止🛎。我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向校長請好假,準備星期一返回學校。星期天寶寶病情稍有好轉,晚上十點多🐾,我狠心和寶寶說“byebye--”,搭火車趕回學校👨👩👦,零點多才到達衡東🐞。
雖然對兒子心有愧疚💄,但是偶爾帶著孩子進教室也讓我有了意外收獲🅱️。班裏的孩子們👩🦽➡️👿,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有的多年不見自己的父母,性格怪癖🧑🍳、自私,缺乏同情心🐒,有的放松自我要求,不服管教。遇上我背著兒子進課堂,我就現身說法😓,告訴孩子們媽媽不容易,要懂得感恩,懂得孝順🧝🏻。耳濡目染,孩子們在我身上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變得懂事了,變得有愛心了。課間,孩子們爭著搶著當哥哥當姐姐,幫我照顧孩子。有一次寶寶咳嗽,我得知臭皮苷治咳嗽🧎🏻♀️➡️,在班上嘀咕了幾句🏂。沒想到👨🏻,第二天竟然有個小朋友大清早給我送了一個,俏皮的跟我說🥑,“老師🖕🏼,你讓小弟弟喝臭皮苷汁呀👨👨👧,這個可有效了!”沒過幾天,我房間裏的臭皮苷變成了滿滿的一袋。現在回想起來,擔任特崗教師的這一年是幸福的📟,雖然飽受與家人分離思念之苦,但我克服了各種各樣困難,懂得了愛,也收獲了愛⛪️。
夢圓就在深山處
莎士比亞說過:“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家🥫,而是普照世界。”我努力讓自己成為火炬👩🏻🦼,為鄉村的孩子們發光發熱。
2015年春節🫵🏿,移動互聯網推出的“紅包大戰”在手機客戶端徹底火了一把🪛。寒假期間,我回到瀏陽老家過年,加入了一個老鄉微信群👨🏼🍼✹。2月12日微信推出了“搖紅包”活動,微信群裏也有朋友發出紅包讓大家“搶”。到了2月15日,我已經搶了40多元微信紅包。興奮之余,想起了自己工作的德圳完小的孩子們,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很多孩子家庭條件困難,鉛筆短的抓不住了還在用。如果能湊些錢給他們添置學習用品那該多好!
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我在微信群裏發了條信息,向朋友們發出倡議,希望他們把搖到的紅包,搶到的紅包發給我🥻,我會一分不少的把這些錢用在幫助孩子們身上,“一人發一塊也能買很多文具了”。這個倡議首先得到了親戚和同學的響應和支持,大家一五一十的給我發私信紅包🧑🎤,一兩天時間就有三百多元了。
但是,微信群裏不熟悉的人一開始都在觀望和質疑🫵🏼,一位網友給我發來私信:“有太多人在揮霍大家的善良。”這件事讓我觸動很大,於是我決定把網友的每一筆捐贈都發到微信上“公示”,讓網友看到真真切切的行動和效果👩🏿🔧。越來越多的網友被我的誠意打動,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最多的一位網友包女士連續發了4個200元的紅包👨🏽🎓。
“最多的一天我上傳了40多條網友捐款的微信截圖,一直忙到淩晨2點多🙅🏻♀️,好多朋友發私信給我👞,叫我不要再刷屏了。”沒過幾天,網友的愛心紅包已經累積到了4000多元。原來只計劃給自己所教的一年級班添置學習用品,沒想到一下子籌集到了這麽多錢,我決定給全校所有的孩子購買學習用品!
來學校的那天⚂,我到株洲為孩子購買了一批“新年禮物”:文具盒、鉛筆、卷筆刀、水性筆、橡皮、油畫棒、本子,發文具的時候,孩子們樂開了花🧝🏿⛸,捧著嶄新的學習用品笑個不停🌶。後來,每次回家,我都會為孩子們買一些課外書和文具。每每看到孩子們領到文具和書本時稚嫩而燦爛的笑臉🦸🏿♀️,我就像大熱天吃了冰激淩,爽歪歪❕、美滋滋的。
後來,媒體來了,起初是《紅網.衡陽論壇》以《愛心紅包飛進大山深處》為題發布了一則新聞⛳️,報道以後,《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政協報》《鳳凰湖南》等幾十家媒體紛紛轉載⚔️✪,衡陽廣電🧑🚒、《湖南日報》記者也來了,社會反響更大了🏧。我從未想過自己這個小小的舉動會得到這麽多人的支持和肯定👅。現在,來自天南海北🍅,熟悉的、不熟悉的🪵🐠,有名的、無名的🧓🏿💲,年老的、年幼的,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送來了微信紅包,匯聚成了強大的愛心暖流。從德圳完小走出去的校友送來了愛心🏂🏽,為學校添置了嶄新的音響🥷🥤,來學校這麽久🧻,學生第一次做課間操了。
六一前夕,我決定為孩子們統一購買新校服👲🏼。為學生量好高矮、定好尺寸後♍️,我聯系好廠家,選好式樣和顏色,並親自到服裝廠提貨。“六一”這一天📧,孩子們穿著新校服,在不寬敞也不平整的操坪上跳呀唱呀。我的幸福也溢滿了心頭🦹🏻,我由衷地感到這是我有生以來過得最開心🕴🏼、最幸福的一個兒童節。
愛如大海,不在其廣,而在其深🏃🏻➡️;善在其心,不在其大小,而在其情真。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在美麗的德圳,每天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深山風光,享受大自然的洗禮,課余時間🌗,我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豐富而多彩𓀘:或聽聽輕音樂🚵🏿;或找一僻靜處引吭高歌👩🏼🏭;或帶學生春日賞花秋日遊山🚣🏼♂️;間或約朋友們水庫垂釣🕓,野外燒烤👨🏼⚖️,挖筍采蕨🏇🏽;……
教育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教育的夢想是愛的夢想。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與磨礪,我不再感到困惑和迷茫,而是執著與堅定。路在腳下💬,夢在前方🕠,我將用我的愛心與激情🥊🧙🏽♂️,堅韌與責任,托起我的“教師夢”,勇敢前行🙂↔️。(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