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15最美特校教師”表彰儀式在南京舉行,20位在特殊教育一線工作的特校教師首次成為舞臺上的主角⚰️,分享育人故事👨💻,暢談從教感言⚂,接受觀眾致敬。
教孩子們穿衣如廁,也教孩子們文明禮貌🖥;教孩子們文化🤌🏿,也教他們才藝……一個個形象親切高大🧔🏽♀️🏐,一個個故事感人暖心。這些“最美特校教師”👩❤️💋👨,默默地堅守和付出只為了一個目的——讓每一個孩子更有尊嚴地幸福生活🏑。
這裏向大家講述其中3位特教教師的故事🚴🏼♂️。
程小兵:騎著三輪車家訪勸學
八年級學生小隆,語言發展遲緩,行動不便,曾因跟不上普校進度輟學👬🏼;六年級學生小群,多重障礙,家裏本已失去讓其就學的希望;三年級學生小昱,低智商,家裏經濟情況極差,壓根兒都沒想過要送他去上學……這些原本喪失入學機會的殘疾兒童,如今正在連雲港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讀,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是程小兵將他們從輟學的邊緣拉回來🧝🏿♂️。19年來⌛️,他帶著自製的義務教育宣傳海報和手冊,騎著一輛如今已銹跡斑斑的機動三輪車,幾乎跑遍連雲港所有的鄉鎮、山村🏌🏽♀️,勸說殘疾孩子入學。
時針撥回到1996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程小兵主動請纓,與老校長一起去灌南農村開展盲生招生工作。“政府和學校這麽支持殘障學生就學,老師們又上門開展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歡迎!”出發前🤾♂️,年輕的程小兵心裏充滿了期待。
但是,現實給了程小兵當頭一棒。“你們把孩子帶去能幹什麽🧑🏽💼🫠?都是做些見不得人的事吧!”對特教學校一無所知的家長,把孩子關在裏屋,不讓老師們見🏌🏽♂️。趁家長不註意,程小兵擠到門口,看到了赤腳坐在床邊👮🏼、睜著無神的眼🪺🛬、輕聲抽泣的盲童。
這幅畫面💃🏽,深深刻在程小兵的腦海裏👩🎓。為了幫助這些殘障兒童📆,改變家長的落後觀念✏️,程小兵和同事騎著機動三輪車🫛,“上山下鄉”💪🏿、走村串巷去家訪。“即使再偏僻的山區,也沒有他不認識的道路👩⚖️。”同事們常常笑稱🤛🏻,程老師就是連雲港的“活地圖”,自帶人工精確導航功能。
陳誌蘭:“學校在哪兒家在哪兒”
衣著整潔、舉止優雅🫶🤹♀️、臉上始終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猶如夏日枝頭綻放的潔白素雅的梔子花,這就是鎮江市特教中心教師陳誌蘭。
在陳誌蘭心目中,世上有3種救人於危難之中的職業:消防員、醫生和特校教師。在18年的特校教師生涯中,她常常拿出工資接濟學生,帶可口的飯菜給學生;放棄休息🛻,照顧突然生病的學生👱🏿♀️🧔🏻;手把手反復教女生梳頭……
在很多人看來,搬家是為了更優越的居住條件。而陳誌蘭多次搬家為的卻是學校裏的孩子🔄。
調入特教中心的頭3年🎅🏽,陳誌蘭先後擔任副班主任和班主任,一直住在學校宿舍裏🙋🏿♀️,從早到晚都和學生們在一起。當時,學校宿舍條件比較差,兩個老師一間房,睡的是上下鋪💅🏼,陰雨天時房間還會滲水。可不管條件多艱苦👩🏻🦱,陳誌蘭都沒有抱怨過🗜,以校為家紮下了根。
後來,陳誌蘭結婚了🫲🏼,她住的地方離學校較遠🫴🏽🤵🏻♀️。由於中午要回家餵孩子🙎🏽♀️,她每天不得不多次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要是能把浪費在路上的時間🏊,用在學生們身上👨🏿✈️,該多好!”她暗下決心🪡💨,攢錢在學校附近買房子。2003年,陳誌蘭終於如願以償🐕📗,說服家人在學校附近買房安家。
省去了兩地奔波的時間,陳誌蘭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清晨,她總是早早來到學校🔐,一直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最近,學校啟動搬遷計劃,陳誌蘭又有了搬家的打算。
她告訴記者:“學校在哪兒家在哪兒🏀。”
陳素琴:用耐心和愛心創造“奇跡”
“‘今天✮,我和同學到操場打籃球,我很高興。’陳老師,我會寫一整句話了!”宜興市特殊教育學校培智班學生小斌高興地告訴班主任陳素琴🙁。以前常常語序顛倒的小斌,能在作文裏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能一口氣寫出200多字的作文了🚿。
小斌的情況🤛,很具代表性🦯。“一個正常孩子幾分鐘就學會的事情,對於這些殘障孩子來說👨🏻🦯➡️😑,可能要學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年。”陳素琴說🙍🏽♀️。
但哪怕是學習這麽困難的孩子,也有可能實現升學的夢想👵🏽🙍🏼。2007年,陳素琴所帶班級14名學生中有11名考入高一級學校🤙🏽,是宜興市特殊教育學校歷史上高中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年🍹👩🏻🦯➡️,後來🚶♂️,這一屆學生中有5名考上大學本科🧑🏿🦰。2010年的那一屆畢業班🫠,10名學生有9名考上高一級學校🧑🔧,其中有4名考上了南京聾人高中……
是經年累月的耐心和愛,創造了這一“奇跡”。針對殘障孩子普遍存在的自信心缺失現象🧑🏿🦲,陳素琴找來聾啞人的勵誌故事🏇,與學生促膝談心🏇🏼😓,激發殘障學生的內心渴望與追求,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起生活💒、學習的信心。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陳素琴要求他們每天寫一篇日記和一篇讀後感,日記不會寫長的就從最簡單的一兩句話開始寫起,讀後感寫不來就從書上摘抄,把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抄下來♞。陳素琴就這樣手把手地、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讓學生的寫作、閱讀能力都有了極大提高🏷。
“盡管有著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但這些孩子也有一顆純真的心,他們也渴望將來能夠升學深造⚇,走上社會⛹️♀️,自食其力。”陳素琴說,她所做的,就是圓殘疾孩子的升學夢🦶🏻,為他們鋪起更加寬廣的人生跑道。(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