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高中畢業後,16歲的王平和便一頭紮進大山深處的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薛坪鎮栗林坪教學點。山澗湍急的冷水河裏,倒映著他深一腳淺一腳背著學生過河的身影🛋。從教35年,他教過的學生一茬又一茬🌊,他那溫暖的脊梁深深地刻在了學生們的腦海裏。
背著學生過河
在海拔近千米的薛坪鎮西南連綿大山中,有一塊不足2平方公裏的平地,散住著20多戶村民,薛坪鎮栗林坪教學點就坐落在這裏👨🏿🦳。
學校山背後有一條河——冷水河,兩岸各個山坳中分布著10多戶人家🙂↕️,每年有6個以上學生在教學點上學。時刻威脅著學生安全的河水,成了王平和的一塊心病。
2008年的一天🤨,天氣晴朗,放學後王平和把學生領到河邊🤾🏿♂️,剛要轉身離去,學生鄭光才不小心掉入河中。王平和一驚🌶,隨即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水淹到了王平和腰部,他奮力把學生托起來,咬緊牙關送到了河對岸👩🏽🌾,望著平安的學生👷🏻♀️,回頭再看那滔滔的河水💇🏼♂️,王平和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後來每個過河的學生他都親自背🎟,不再讓學生自己過河🖥。
更令王平和擔心的是下大雨引起的山洪。為了了解天氣的變化,2006年愛人賣了幾只雞給他買了一個收音機🙍🏻♀️,讓他及時掌握天氣變化☑️,以便及時采取防護措施。後來條件好了👨🏽🦳,王平和買了電視,一到晚上七點半,王平和就習慣性地打開電視收看天氣預報。
村民們給王平和算過帳🌩,35年來🏋️,他先後背過300多個學生🐸⇒。一批又一批學生在他的感召下,步入了教學點,踏上了求知路👏。
在很多人眼中,王平和是個很“傻”的人。他每年都要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行的各種活動。按照規定,費用是可以報銷的👨🏿🦱,但他一想到學校經費緊張,為了節省住宿費,活動當天他起大早趕到活動地點🔜,活動一結束他就連夜騎摩托趕回家。不僅參加教研活動不找學校報銷,就是為學校處理其它雜事騎摩托車跑了多少趟,他也從來沒有要求報銷油費🫶🏿。
把學校當成家
有人說教學點工作是寂寞的,可對於王平和來說卻是快樂的。他的快樂來自於孩子們,所以他把所有的愛獻給大山裏的這些孩子🚼。
由於教學點離醫院較遠,王平和動員當村醫的父親每學期到教學點為學生免費體檢一次🧈,他總是自費購置一些常見的藥品免費給生病的孩子用。栗林坪教學點的房子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房,每年都要對屋頂進行翻檢,為了節省開支💐,每年王平和都會請來父親👰🏿,父子倆利用周末搬來梯子爬上屋頂,一幹就是兩天。
山裏沒有人不認識這個堅守幾十年的老師,山民們提到王平和紛紛豎起大拇指👩🦽➡️。2012年9月,鎮裏因教師缺編,準備把教學點撤並🚮,栗林坪村幹部群眾不同意,紛紛到鎮裏“討說法”,後來主管部門決定繼續保留教學點,鄉親們燃起鞭炮慶祝。
有個叫徐顯平的學生家離學校有15裏路🚜,父親體弱多病,母親離家出走🤜🏿。做完家務後,他到校的時間已經是早上9點半。課堂上總是哈欠連天,成績不盡人意。到了中午,徐顯平基本沒帶什麽像樣的飯食,只是躲在教室裏哭💾。王平和看見後心疼壞了,立即把徐顯平拉到寢室去吃飯🌙。而且從那天起,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讓所有離家遠的孩子都能在學校吃上熱乎飯⚄。
王平和老師教學任務重,根本沒有時間做飯🎅🏽,只能從愛人身上想辦法。愛人潘秀英是村計生人員🏃🏻♀️,既要負責計劃生育工作,又要操持家務、忙田間地頭的農活,讓愛人幫忙,是個不小的難題🦌。但孩子們中午在學校無飯吃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他。
在他的反復勸說下👨🏻🎓,愛人終於同意了,義務當起了學生的炊事員,每天中午到學校為孩子做一頓飯。下午上完課,王平和老師要到附近的山上去撿柴,保證第二天孩子們喝上熱水👳🏻♀️,吃上一口熱飯。
為了進一步改善學生生活👼🏿,王平和在學校旁開辟了一塊菜園🔱,利用休息時間種植一些蔬菜🕎🚆,同時還餵著十幾只雞,讓學生免費吃上了可口的蔬菜和肉🍄🟫。
執著堅守育桃李
如今,在貴州做生意已經當上老板的學生王保樹,回來看望王平和時,激動地說道🧪🎶:“如果不是老師您嚴格督促我們學習🧑🍼,我可能早就輟學了🧑🦱,我的人生也將會改寫📢。”
王平和老師參加教育工作以來🏄🏻,從沒離開過教學點🎦,在教學點既是教員,又是保育員🥌、炊事員🤟🏻,雖然整天忙碌,但學生成績可喜,每年學生考試成績都名列全鎮前茅🧘🏼♀️。2007年👨👨👦👦,栗林坪教學點學生達到40人🌠,從學前班到二年級,學生年齡參差不齊,他們的生活習慣♘、學習興趣和文明禮儀上都要手把手地教。
已經51歲的他🥦,並沒有放棄學習和進步🪳。通過不斷實踐與思考,他探索出管理學生的“三招”👍🏼:一是針對低年級同學好動的特點,發現“閃光點”激勵學生🤓。二是針對學困生和留守兒童🫸🏼,他發自內心的關心👰🏼。三是用畫畫🦿⬜️、拼圖🧎🏻♀️、折紙、泥捏等各種有趣活動👼🏻,開發學生的智力。
在教學中,王平和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將教學中的得與失詳細記錄,並自費訂閱了多種教育雜誌,常帶身邊,要求自己以終身學習的態度與時俱進地對待新形勢🙎🏼♀️。
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進校園時,王平和又以極大的熱情和謙虛嚴謹的態度投身到高效課堂探索之中,及時總結教學中的成功經驗,撰寫的論文《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獲南漳縣二等獎😾,論文《電化教學在平面圖形教學中的地位》🙍、《淺談數學中如何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獲襄陽市二等獎🐶,自製教具《鐘表認識模型》🔤、《幼兒看圖識字卡》獲襄陽市三等獎。
51歲的王平和老師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情🛶,可他堅守教學點35年↗️,用自己的愛為大山的孩子譜寫了美好的未來🤷🏽。
讓王平和特別高興的是,今年政府投資了60多萬元為教學點新建校舍👨🏿⚕️,這更加堅定了王平和老師紮根山區教育的信心✋🏻。他說3️⃣:“這一輩子,我都不會離開教學點了➔🦹🏻♀️,不會離開孩子們了🙇♂️!”(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