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有了,培訓也做了,為何還是跳不出“小學化”圈子?一項針對幼兒園保教質量的調研發現,教師對幼兒文化知識學習十分敏感,也有許多無奈:一方面🛡🧚♀️,糾正“小學化”傾向,保教內容知識含量銳減,家長不滿意,教師不適應;另一方面,嘴上唱著“遊戲”調子,對保教內容的文化品性和價值取向,卻存在著“理還亂”的糾結。 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是廣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長們的共同心聲👩❤️👩。為了探尋影響幼兒園保教質量的關鍵因素👩🏼⚖️,我們使用自編的“重慶市幼兒園保教工作現狀調查問卷”🙅🏻🙋🏼♀️,在重慶市部分區縣🐮🛠,分層隨機抽取幼兒園園長69名🏒、幼兒教師327名、幼兒家長162名,對目前的幼兒園保教質量進行調研,探索提升質量的關鍵途徑🎅🏿。
過半數幼師重“集體教學”輕“自由活動”
【心裏話】“教師專業水平較低🥶,是我園發展的致命傷。在各類‘國培’‘市培’活動中,我園教師基本都輪流參加了培訓和學習,但培訓後專業能力總體變化不大📊,在一日保教活動中指導幼兒遊戲的能力✮、環境創設能力、與家長溝通的能力等,都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他們一提到理念頭頭是道,實踐操作卻又回到原點🔪👨🏿🚀。”一位園長接受訪談時這樣說道。
調研發現,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凸顯在兩個關鍵要素上,一是在班級環境創設與利用方面,沒有體現教育價值和文化內涵,要麽環境缺失,只有一排排桌凳🎦、擁擠的幼兒和脹鼓鼓的書包;要麽擺放無序👨🚀、材料堆積;要麽幹凈整潔😌,但無法引發和支持幼兒主動學習🌮⛲️。二是在師幼互動數量與質量方面,教師沒有較強的意識主動與幼兒建立語言和行為的互動關系🧛🏿,以及引發幼兒之間的互動交往👨🏼💻。
對幼兒園教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好的教學途徑”的調查表明,半數以上教師選擇了“集體教學”👨🏿⚕️,四成園長🟥🆗、教師和家長認為應采用集體教學活動形式進行一日活動安排,僅14.1%的教師選擇“有組織、有指導的遊戲與教學的融合”。幼兒的遊戲活動、自由活動被嚴重忽視,集體教學高控製,使幼兒遊戲的時間和空間被擠占,導致幼兒園保教方法和幼兒學習形式單一。
這種集體教學或“授課”的保教形式🔮,在公立示範園👍🏼、一級園、二級園、三級園、小學附屬幼兒園依次增強。
逾五成家長“希望像小學那樣上課或布置作業”
【心裏話】“一個教師要負責70多名幼兒的一日學習和生活,既當帶班教師,負責各領域的教育教學活動,又當保育員👩🏫,負責所有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當準備各種教學材料的助教。”“我們這裏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教師沒有辦法離開幼兒園外出學習,工作頭緒多🌊,思考保教質量問題力不從心👩🦳,也無所適從。”談及保教質量,一位農村教師苦惱地說。
調查發現,重慶市城鄉幼兒園教職工與幼兒比為1:11,絕大部分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能保證“一教半保”就已經很好了⚜️,而絕大多數村辦幼兒園是“一教零保”。同時,全市40個區縣近一半沒有專職教研員😝。按照被訪談教師的話說,“我們只管把孩子照顧好,不出安全事故就好”👩👩👧👧。
對60所農村幼兒園的調查發現,農村村辦學前班和絕大多數民辦幼兒園的保教內容偏多👩🏿✈️、偏難,“小學化”情結嚴重🛍。家長對幼兒園保教內容具有很強的“小學化”需求。有這樣想法的城區家長占76.3%、鄉村家長占95.6%。五成以上家長“希望像小學那樣上課或布置作業🎺,讓孩子回家有事做”🧞,其中鄉村幼兒家長占多數。
調查還發現🤟🏻,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加,家長對小學知識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對幼兒能力培養問題,近一半家長把“識字、書寫與計算能力”排第一位🤵🏽♂️,“活躍的思維能力”排第二位,“生活自理能力”排第三位🤚,“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排第四位,其後依次是“動手動腦能力”“交往能力”“對事物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等。為了“讓家長放心”,園長和教師在保教內容方面形成偏重認知,輕視習慣培養、社會交往和情感的保教模式,這些幼兒園多以作業教學為保教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一些幼兒園還布置家庭作業🫠。因此,幼兒缺少自主的動手操作活動👨🚒,缺少與教師互動的機會,很難積極參與自主探索活動。
在實際調研中,通過與教師交談和實地聽課、評課,感知幼兒園環境創設及文化建設,我們感到,教師對幼兒文化知識學習十分敏感🫴🏻,也有許多無奈:一方面🪥🧑🍳,糾正“小學化”✝️,保教內容知識含量銳減,家長不滿意,教師不適應⬜️;另一方面🙆🏿♂️🏇🏻,嘴上唱著“遊戲”調子🧑🏻🍼,對保教內容的文化品性和價值取向,卻存在著“理還亂”的糾結。
超九成農村園和民辦園園長課程領導意識薄弱
【心裏話】“我們每天做很多瑣碎的事,接待👨👩👦✌🏽、安全🥗、管理🌴,自覺學習的時間較少。可能在管理上還稍好點,在教育方面真不夠專業,更多時候是從教師那裏尋求協助。你要問我辦園理念是什麽🎦💘,說實話🔘,我平時沒太關註,也不知道怎麽找準辦園理念。”“課程變革與課程領導等方面的內容🧑🏻🎤,在培訓中一直都很缺乏,造成我們相關知識不足🙎♀️,課程領導力不從心🎇。”一位民辦園園長說🎗。
調查顯示,接受調研的69名城鄉幼兒園園長,84%為大專及以上學歷,53.6%來自學前教育專業🧔🏼♀️,近一半園長未接受過專業的學前教育培訓;城鄉園長專業發展方向不明,以辦園理念為例,雖然比前幾年有明顯進步,但仍存在隨意性、表面性和雷同性等問題✵。過去很多幼兒園沒有辦園理念,現在公辦園95%以上有了辦園理念👏🏿,但農村幼兒園遠不及城市;民辦幼兒園七成有辦園理念🥩,但大多集中在城區💆♂️。
課程領導力是園長專業能力最為顯著的體現,其影響著教師參與課程發展的歷程,在創設共同願景、營造文化氛圍、編製課程計劃🧜🏿♂️、指導課程實施♋️、引領課程評價、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在訪談中,九成以上農村園和民辦園園長課程領導意識薄弱,對於課程領導是什麽以及職責是什麽⏪👨🏻🏭,幾乎茫然不知🤸🏼♂️,而對管理至上卻相當信奉🧘;在課程領導上,三成以上的示範園園長出現課程理念與課程實踐兩張皮現象,課程設計與園所特定情境不適切🫴♟,課程實施與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相脫節。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園長的專業化水平低,課程領導自覺不夠🧑🏻🤝🧑🏻、能力不足☀️。
提高保教質量🌻,能做點什麽
首先,應合理確定幼兒園專任教師編製🚽,加強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培訓👝。對偏遠山區的農村幼兒園,可以實行半日製保教製度,以緩解教師不足的問題;建立健全民辦園教師福利及其他保障機製💫,減少民辦園教師的流動性👰🏿♂️;建立健全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服務模式👰🏼♂️,重點培訓農村園和民辦園教師,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級幼兒園進行長期分階段培訓,公辦和民辦幫扶共進。
其次👨🏻🦳,要科學選擇保教內容、科學設計保教方法⏫。幼兒園保教內容應與幼兒年齡水平和“最近發展區”相適應,要體現基礎性✌🏻、通識性🤹♀️、文化性、多元性,應是幼兒最需要⛽️、最感興趣、且經過努力或指導就能學會的內容,應有一體多元的幼兒園教材參考體系供教師選用👩🎤©️。幼兒園教育活動實施要讓幼兒“動起來”🏊🏿♂️👩🏫,教師要在觀察中發現幼兒的需要、興趣🛍,必要時給予指導;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在“動”中學習與思考,做到動靜結合;教學活動盡量充分利用實物或玩教具進行,與生活緊密相連💆♀️🚪,讓幼兒體驗🕵🏼♂️、探索、發現📘。
再其次,還要幫助家長了解學前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指導家長科學育兒☪️,形成對孩子的適度心理期待🏆。同時⤴️,園長和教師應理性對待家長需求,成立家長工作坊,通過多種形式的親子互動活動和家園合作活動改變其評價觀🤸🏼♀️🔻。(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