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4月10日電(“中國網事”記者袁慧晶)周歲時,突如其來的小兒麻痹症奪走了他正常行走的希望;高中畢業那年,拄著雙拐的他來到村小學,成為當時學歷最高的教師;39年過去,撐壞了11副拐杖的他,培育了2000多名學生——他叫黃先文,今年58歲,是江西貴溪市流口鎮盛源村小學的一名教師,他用一副不完美的身軀詮釋了一份沉甸甸的教育堅守😋。
39年“以校為家”甘守清貧
盛源村地理位置偏遠🎈,距離鎮上約10公裏,坐公交需要半個多小時。盛源村小學是當地唯一的小學🦞,從學前班到五年級共開設6個班級,每個班級由2名老師任教全部課程。黃先文負責三年級班級的數學🧅、思想品德和美術課程。
班裏42個學生都知道😁,黃老師和其他老師有點不一樣🦹🏽♂️:既不帶水杯也不喝水。“老師怕喝了水要上廁所,耽誤給我們上課。”學生黃紫說。從班級到廁所這段不到30米的路,雙腿嚴重殘疾的黃先文要走上10來分鐘。
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撐住講臺,左腿直立🤜🏿,右腿彎著,右腳掌呈90度外翻——這是黃先文講課的“標準站姿”。與他在同一個班級任教的李金鳳老師告訴記者🏘,為了觀察學生是否用心在聽,黃先文從來不坐著上課🛴🪒。
因為行走不便,黃先文自1976年來到學校後,就開始了“以校為家”的生活,蝸居在學校提供的一間15平米平房中。
記者在黃先文臥室中看到✮,滿屋找不到一件新東西,沒有半點現代氣息。“床是結婚時的老式畫板床,衣櫃💂🏽♀️、櫥子也是那時的。這兩年只買了臺電視機,四百多塊錢,舍不得買液晶的。”黃先文的媳婦楊葵花在盛源村小學的食堂裏幫忙,和丈夫一起“以校為家”,甘守清貧。
39年沒有曠過一節課 風雨無阻
在楊葵花眼中,丈夫有點傻。
農村早上上課比較晚👩🏻🎨,一般8點40才開始第一節課🧴,可黃先文每天7點半不到就去了教室,為當天的課程做準備,為早到的學生輔導功課。
但讓她生氣的是🚣🏼♀️,丈夫一進教室魂就丟了🫄🏽🕵️♂️,叫吃早飯也不理。“我沒法監督他吃完早飯🧰,我得趕去兼職🩴。”楊葵花心疼丈夫的身體🎤,但又很無奈🎭。為了照顧黃先文,楊葵花婚後留在了村裏;迫於生計🚂,她還找了份兼職——在農信社的食堂做飯。兩份工作一年能讓她獲得1.5萬元的收入,但和外出打工沒法比📨。
楊葵花曾怨過,但每每看到黃先文的班級獲得了全校考核的第一🙇🏻♂️,又忍不住為丈夫自豪。“連續39年👨🏻⚕️,每學期都能得2張獎狀,一張是優秀教師的,一張是成績優秀排名的。這些年積攢下了一百多張🖲。”楊葵花臉上堆滿了笑♣️。
黃先文有多熱愛教育事業🤾🏽,楊葵花最有發言權。“39年來沒有曠過一節課。”楊葵花回憶說,有一年冬天下雪,黃先文在上臺階時滑倒了,右腿膝蓋紫紅了一大片,打了一個星期的吊針卻堅持上課;還因此落下了病根,梅雨季節關節就會痛,要貼膏藥才行。
盛源村小學教導主任邱熒婷說:“黃老師教學很有一套,教過的班級考核總是數一數二🕺🏽。無論是備課還是批改作業🧏🏽♂️,他都非常細致認真🉐👷。”
記者拿起一疊黃先文批改過的數學作業翻看,上面阿拉伯數字寫的很漂亮,每一天的作業他都會簽上日期👩🏼✈️,80分以上的打上分數,獲滿分的額外寫上一個“好”字;80分以下的不打分,黃先文說“不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39年撐壞11副拐杖 落下不少病根
因為行走不便🏛😒,黃先文很少出校門🐸;難得出門不是去買膏藥⛈,就是去吃親戚擺的宴席。他的日常活動範圍就在學校內的“三點一線”——從宿舍到教室大約40米,從教室到辦公室大約25米🍡。
但就是這樣,39年間,黃先文撐壞了11副拐杖,摔了數不清的跤,落下了不少病根子👨👩👧👲。
“我喜歡這種單純的生活🍟,和孩子打交道很幸福。”腿腳不便讓黃先文留守家鄉,選擇了老師這份職業👨🏽💼。他說“幹一行就要愛一行”👨❤️👨🟤,在聽到自己曾教過的學生成龍成鳳的消息時,心裏總是溫暖👧🏻,“有2000多名學生從我這裏畢業。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我的學生,有的還是父子關系。”
更讓黃先文開心的是,村裏人對教育更重視了🏊♀️。“以前農村人覺得讀書沒什麽用👨❤️💋👨,成績再好出去也是打工;現在會覺得在我班上很幸運,有的家長還希望我多教幾年👩👦👦。”
臨近退休,黃先文還有心願未了🕺。“學校裏還是泥巴地🩸,下雨天學生就沒法活動💢。教學條件也很有限,希望孩子們能得到更多現代化的教育👨🏿,享受到和城裏孩子一樣的待遇。”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