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做過幼兒園教師的張瑩(化名),想拿到雲南大學碩士學位後繼續從事幼教工作🤓,然而👩❤️💋👨,她卻驚訝地發現,很多同學已經改行了。 幼兒教師流動現象已非新聞,近年來,相關報道時見報端。為了對該問題有一個更加具象的認識,中國教育報針對131位幼兒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31.30%的教師有了離職的想法😹,或已經離職💳。
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幼兒教師想要離開崗位🎊?在他們的離職原因中,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工資低”和“工作壓力大”🎿。
工資編製:幼師不能承受之痛
對於“身邊同事的離職原因”,83.97%的教師給出的答案中⛳️,都包括了“工資低”這一選項。問卷顯示✍️,認為自己工資水平能夠與工作強度相匹配的教師,僅有9.92%💋。
“我園合同製教師比較多💁🏼♂️,他們離職的原因涉及許多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工資和編製問題。”江蘇某市一幼兒園教師胡曉梅(化名)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幼兒園,以新聘教師為例,在編教師工資超過了4000元,而合同製教師,只能拿到2000多元🪀。即使是非一線城市,2000元的工資也並不寬裕👖,由此造成了這部分教師流動率高。
其實,不僅是工資🧑🏻⚕️👩🏿🎓,兩類教師的待遇差別還體現在退休年齡、保險金額等諸多方面👩🏽🚒。某位教師在問卷中寫道:“合同製教師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但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別,令我們心灰意冷👞🤵🏼♀️!”
胡曉梅說🖲,僅去年一年,她所在的幼兒園就有5位教師相繼離職🤪,除一位是身體原因外🍩,其余4位都去考編了。
從問卷數據來看,非在編教師離職的可能性更大⇾。在編教師中👁,有離職想法的有21.95%🧝🏼♂️,這個數據在合同製教師中是40.82%。目前,我國民辦園占據半壁江山,大多聘用合同製教師💂🏽;即使是公辦園,也未必人人有編。以江蘇省為例,南京六區縣在編教師占比僅11.22%🧑🏿🦳,其中最低地區只有4%。
此外🙅🏼♀️,“戶口”是很多幼師選擇去留的重要因素🍄。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李然(化名)正在北京找工作🪄,當被問及是否會去幼兒園工作時,她說:“如果有戶口就去🦚🚆,先拿到戶口再說,大不了過兩年跳槽。”抱著如此心態的畢業生不在少數🤵🏼♂️。有些初入職場的新人,選擇幼師並非源於熱愛,只是將其作為一個“過渡期”。然而🎅🏻,一些真正熱愛幼教的人🫰,卻不得不因戶口這一現實問題離開崗位。中國教育報隨機調查了北京10所幼兒園,在民辦園中👨🦼,許多教師都是工作二至四年後離開的🦒,他們大多來自外地,無法拿到戶口📒,到了一定年齡🤽♀️,只好回家結婚🧑🏼🚀🦃。
“在學前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處境尷尬⚀。”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劉敏說,幼師學歷普遍偏低,從業後也缺乏專業成長平臺👨🏻🎤,而在招聘方面🦢,專業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幼兒園教職工整體待遇卻並不高,月平均工資甚至與城鎮居民最低生活水平接近🏄🏻♂️。師資是學前教育面臨的緊迫問題,同工同酬的待遇體系亟待建立。
工作壓力:想說熱愛不容易
與上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教師有編製🤦🏽♀️,有不錯的薪水,卻依然選擇離職☝️,問題出在哪裏🐽?大多教師表示:“工作壓力太大。”
幼兒教師頻繁流動,並非簡單的待遇問題,作為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離職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壓力”也是來自多方面的。單就工作時間來說,超過半數的教師表示🙅🏽🤘🏿,他們的工作時間在8—10小時,而有22.14%的教師表示,工作時間超過了10小時。
工作時間過長的原因之一是師資缺乏。許多地區的師幼比都遠低於國家規定的全日製幼兒園全園保教人員與幼兒比1:7至1:9的標準,在一些農村幼兒園,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1:30。
說起工作壓力,張瑩給記者講述了她的同學董莉莉(化名)的故事6️⃣。受舅母影響👨🏿🔧,董莉莉從小就對幼師職業充滿向往👨🏿🎤🌮,畢業後來到北京一所幼兒園工作🦦👰🏽♀️。初入職場的她🪦,雖有一腔熱情,卻有些不適應,感覺自己的職業不受重視👨🦯➡️🤹🏼♂️,加之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方面卻遠不如其他行業的同學🎞,她動搖了。但那時👇,出於對職業的熱愛,董莉莉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堅持留了下來。真正讓她萌生離職想法的是兩年後,沒有成就感,對職業前景感到迷茫🛌🏼,讓她最終下定決心離開🦟,跳槽到一家教育機構做教研。
“董莉莉的故事讓我很受啟發😭,我選擇離職深造💂,也是受她的影響💊。”張瑩認為,教師的壓力不僅來自工作強度,園所管理不成熟,也會給教師帶來心理壓力🤛。幼兒教師在職過程中,每個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入職半年到一年🤽🏿✊,是工作適應期👩👧,更追求職業環境的安全感;到了兩三年後,工作已經得心應手,教師開始追求專業上更高層次的發展,但由於許多幼兒園缺乏對教師的關註和培養🕘,缺乏提升專業能力的通道和平臺🩹,他們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感到工作前景迷茫🤲🏿,並由此產生職業倦怠,選擇離開。
“如果園所能及時發現並解決這些問題,對遏止教師流失現象會很有幫助💽。”張瑩說。
外部環境:純粹做教育很難
“我超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如果只讓我帶孩子,我絕不走🤸🏻!”一位年輕教師辭職時的一句話,讓甘肅某市幼兒園教師張文麗(化名)倍感惋惜🪻👏。她說🐠,這道出了很多教師的心聲:“帶孩子再累也不覺得累,應付亂七八糟的檢查🪑、考核和家長🍤,才是最累的🎺。”
前段時間,中國教育報發起的一項調查“校長和教師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表明,教師的時間,很大一部分都花費在各種檢查🏈、評估、開會上了。幼兒園教師也未能幸免🛗。
年前🌱,張文麗所在的幼兒園進行了年底考核🛸,包括目標責任書、教育技術考核、師德師風🙍♂️、群眾路線等十幾項,每項都要有過程性資料……張文麗表示,各種檢查、考核太多,導致精力分散,真正踏實搞幼教的時間越來越少。
調查問卷顯示,在眾多可能給教師帶來壓力的因素中🧙🏿,“檢查🙌、考核名目繁多”占第一位🙍🏿♀️。對此💁🏼,有教師提出🧛♀️:“園長要有應對策略,不要把這個‘累’轉嫁給教師。”然而👩🦯,園長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曾做過一線教師的園長🏟,深知各種考核給教師帶來的壓力,但談及給教師減負問題,她無奈地表示🔻:“一方面想給教師松綁減負,另一方面各項檢查也得應對,難!”
除考核外,幼兒教師所面臨的壓力😟,還來自家長和社會👩🏻🔧。在問卷“我感覺我的職業能夠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欣賞”一欄裏,選擇同意的教師✊,僅有29.01%𓀐。
“幹了20多年了,越幹越心寒。”家園合作問題🧑🏻🍼🤽🏻♀️,讓從教多年的張文麗感到很無力🟠。近年來,幼兒園事故等負面報道增多🚶➡️🌠,加之部分家長不講理,幼教工作難題重重,教師們的社會認同感逐漸下降😂。“以前,孩子尿濕褲子👟,教師幫忙更換📽,還能聽到家長說聲‘謝謝’🧛♀️,可現在🫦,卻嫌教師沒有及時給孩子脫褲子💝。有些家長幹脆把教師當保姆🤽🏼♀️。”
校園安全問題是幼兒教師的另一塊心病🧚🏽。由於擔心家長責難,教師在帶領孩子戶外運動時,常采取保守做法,生怕孩子磕到、碰到。然而,這種做法下,最終“受傷”的只能是孩子💒🐩。有教師呼籲📺,相關安全法規應早日建立🪬🍿,成為教師合法行為的堅強後盾,否則,教師只能是“帶著鐐銬跳舞”。
面對重重社會壓力,許多教師不禁感嘆:“純粹做教育很難🌴。”(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