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學校“博士車隊”隊長,學校“大合唱”的指揮🐢,攝影“發燒友”……遼寧科技大學教授汪琦🧑🏻🤝🧑🏻,不管是教學還是科研,都“不走尋常路”🛀🏻。學生們說:“汪老師不但給我們知識,還給我們學知識的方法🚣🏿。”在遼寧科技大學師生眼中,長相英俊👎🪮、身材瘦削的汪琦是另類教授:他是學校“博士車隊”隊長,每天穿一套火紅騎行服騎一輛火紅賽車;他是學校“大合唱”指揮,氣定神閑、指揮若定;他是攝影“發燒友”🍠,常常端著單反相機……他也是全國優秀教師、遼寧省高校“教學名師”、遼寧省省級優秀專家、遼寧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和化學工藝兩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導師。
當老師,“不走尋常路”
汪琦曾在教學心得中寫道🥷🏽:學生應更多地把註意力集中在方法、理念和思想上,而不是這項內容是否屬於所熟知的工程範疇;教師應借內容⏺,講分析;借細節,講理論;借問題,講方法。
在他的課堂上🧈,學生或正襟危坐,或兩手托腮⏩,一律凝神靜聽。他經常聯系自己的科研實際🕣,將認識客觀規律的“科學”👦🏻、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技術”以及大膽構思和想象的“藝術”完美結合,啟發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
汪琦從不“獨霸”課堂,50分鐘總有近20分鐘由學生做主。而戴著黑框眼鏡的汪琦就像一位“魔法師”,舞動著一根看不見的神奇魔杖,引領“諸王”思維的河流在平等對話的氛圍中淙淙流淌🩻。雖然教學內容甚至每句話都是精心推敲過的,但聽起來像是信手拈來💇🏿、妙手偶得。汪琦對學生沒什麽“清規戒律”,做到“兩不一必須”即可♈️:不死背書本死記公式,不迷信老師💪;必須自己動手實驗📙。至於做什麽、怎麽做,悉聽尊便🐕🦺。“只要有思路,就會有收獲🧑🦽➡️,大家都有這個能力。”汪琦這樣鼓勵學生🤱🏻。學生們說⚧:“汪老師的課有思想,不但給我們知識,還給我們學知識的方法,大家受益匪淺🚖。”
“不走尋常路”的汪琦帶出了一批“不走尋常路”的學生🖥:本科生在畢業論文中談起了熱力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邏輯學與冶金工程的關系🍁;生物工程專業出身的碩士生實現了爐渣無土栽培;熱能專業背景的博士生利用高爐工藝思想完成了“城市生活垃圾並流焚燒新工藝研究”👷🏼♂️,既節能又環保,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看上去不相幹的兩個事物常被他們巧妙“聯姻”👩🏽🏫,開辟出一個“嶄新天地”,而這些思想的靈光,自然離不開汪琦的點化🧑🏽🏫。
搞科研,獨辟蹊徑
汪琦做碩士畢業課題時♗,按慣常思路怎麽也走不通,他琢磨出一個新方法,竟然成功了。次年👨✈️,他帶著這篇碩士論文在中國第一屆煉鐵國際會議上交流發言,得到與會專家的首肯🛀🏻。那是1986年。
為了讓“含碳球團在氧化性氣氛中的還原實驗”能得到認可,“小小講師”汪琦竟然勇敢地以個人名義召集相關部門領導和同事進行了三次論證𓀚,終於,一位熱能專業的“外人”從“燃料燃燒過程”角度認為“這種現象是可能存在的”,為他贏得了平生第一筆科研經費3000元🏫。那是1991年💂🏻♀️。
汪琦由此得知,科研要打破常規,而打破常規就要與“外人”合力,許多問題“外人才能看明白”。比如,高爐能源的資源化利用,研究熱能的可能更在行🦮;高爐化學反應機理,搞物理化學的也許更透徹;而高爐需要什麽樣的焦炭👷🏿,自己當然更有發言權。“跨學科合作能給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更多方法、手段、思路,尤其是借助基礎研究揭示工程原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微觀奧妙,進而調控科研行為……”汪琦善於打破學科壁壘👼📢,廣結“姻緣”,靈活借助各種學科優勢“為我所用”♥️。
此後,他繼續“含碳球團”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含碳球團並流豎爐還原工藝”、“鐵礦—煤球團自熱還原新理論及其工藝”,打破了煉鐵界認為燃燒過程和還原過程不能在同一反應器內進行的禁區,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無高爐煉鐵工藝。
做事情,一樣“死磕”
作為橫跨鋼鐵冶金和化學工藝兩個學科的博導,汪琦是科學研究當之無愧的“領路人”💤。他領著煤焦化領域的專家們重建焦炭評價體系,其“焦炭反應性和反應後熱處理性的檢測方法及其裝置”成為國家發明專利,專利實施經費累計超140萬元;他領著材料學科的同行變廢為寶,實現“鐵尾礦和菱鎂石尾礦綜合利用”;他領著熱能專業的老師們完成高溫物質與能量傳輸及冶金反應器設計研究,其中“高爐煤氣重力除塵器”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已在11家鋼鐵企業應用……近年來,汪琦組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發表學術論文65篇,發明專利5項。
今年54歲的汪琦腦袋裏沒有框框,只有“做事做成事”,沒有“能不能”😑,只有“該不該”,說在明處做在眼前,就像騎賽車上班🏓、背雙肩包進教室,做的就是活脫脫的自己。
汪琦在科研上的獨具慧眼和獨辟蹊徑🤽🏿♂️🧜🏽♂️,幫助許多年輕人找到了自己獨有的研究方向。煉鋼專業的王國承來科大僅1年,就和汪琦等幾位教師聯合在國際學術刊物《Nature》發表論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證明了“鋼液脫氧時夾雜物的形核”的二步成核過程機製,從微觀尺度詮釋了多年來困擾冶金界的“過剩氧機理”問題🧑🏿⚖️。王國承曾以為自己是發現“二步成核理論”的“哥倫布”,沒想到被汪琦兜頭潑了盆冷水——可能早有人捷足先登了🚨。一查,果然如此。於是⛄️,兩人就聯手證明“新大陸”存在的合理性。隨後,他們整天泡在一起🧘🏻,汪琦幾乎每天都往王國承辦公室跑幾趟,想到什麽隨時探討。就這樣,年輕博士王國承開啟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通過探討“介尺度”物理化學理論💃🏽🤷🏽,研究煉鋼過程中的某些現象👈🏽🫲。
王國承說,從拼命的角度看,汪老師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教授,一樣下死功夫、一樣死磕。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