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一個有36萬常住人口的縣,每年高考二本、三本上線的只有七八十人
眼下,僑鄉浙江省青田縣方山鄉中心學校六(2)班正在學唐詩《贈汪倫》。12歲的胡馨瑤在語文作業本上寫道“奇雲山頂高千尺ℹ️,不及同學送我情”。任課老師賴建軍立刻意識到🔌,又有一名學生要走出群山環抱的山村🗡,到國外去了🧑🏻🎤。
胡馨瑤告訴老師和同學🫃🏿,她去意大利的簽證已經拿到,5月2日啟程🧝🏽♂️。胡馨瑤的爸爸在國外的服裝廠做工,媽媽也早已出國🫳🏻🦹🏽♂️。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縣位於浙東南🎐,總人口47萬🧨,23萬華僑遍布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以來的世界金融風暴,並沒有影響這一帶在校學生走出國門的步伐。
僑鄉中小學生流失量每天都在刷新
山口與方山不但是青田石雕的搖籃👨🏿🏭🧚🏼♂️,而且是僑鄉的發祥地。記者見到🧚🏽♂️,在方山中心學校的活動室裏,擺放的不是榮譽證書👨🏻🦰,而是五彩繽紛的萬國旗,校方以此來標記學生的大體去向。
校長葉冬平坦言,自己身上的壓力不小。“這是一所‘聯合國學校’,備受旅居海外的學生父母的關註🧙🏻♂️。”
學校負責人拿著一沓在校學生出國意向調查表說,95%以上的學生都表示兩三年之內要出國。該校共有701名學生,父母雙方都在國外的有113人,父母一方在外國打工或經營店鋪的有273人👯♀️🗳,還有不少學生有親戚在海外,大約90%的學生持有國外的居留證或護照🫵🏻。學生出國率隨著年級的升高不斷攀升。
初一女生裘子衣說,去年開學時班上有43名同學,現在已經有四分之一出國了。初三的林偉英正在焦急地等待赴奧地利的簽證1️⃣,在國外開飯店的父母告訴她,在國內學了這麽多年中文夠用了,若不抓緊時間到國外學習一點語言,“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店了”👨🏿🧑🏿🦰。
賴建軍老師透露👨🏿🦲:3年半前,他當四年級班主任時👮🏽,一個年級有4個班,可現在初一的學生都湊不夠兩個班,這還包括了不少中途插班讀書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記者在當地部分學校采訪時發現,學生之間相互談論最多的是“證簽了嗎”、“什麽時間出國”等話題🚶🏻。一所中心小學的老師說:“別看學生們小小年紀,但對出國簽證的流程比我們還要清楚。”
當地學生隨父母出國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小學五六年級出去,在當地學校學兩三年語言🎼,然後去做父母的幫手;二是初中或高中學生出國的👨✈️,大部分是直接去找工作或打工賺錢;三是極少部分華僑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主流社會,把孩子送入旅居國家的大學就讀🧑🏿💻。
青田縣教育局教育科科長羅漢雄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證實了這一現象☪️。他說,像青田職高約90%的學生有護照或外國居留證,方山鄉每年中小學生流失量達三五百人🏋🏿♂️,至於全縣的數據難以統計。因為讀一年或半學期就出國的孩子大有人在,數據每天都在刷新。
除了學語文和數學👱🏽♀️,其他功課他們毫不在乎
據統計,方山鄉石前村人口有5000多,可村子裏只有漂亮的房子與留守的老人、孩子,目前留在村裏的20歲以上的青年只有4人,並且都在等待簽證。與中西部地區的留守兒童相比,這個沿海山村的留守兒童大多擁有優越的物質生活✊,但他們同樣缺少親情和關愛。
這裏的孩子在學習上沒有目標🤦🏼,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國外👨🏿🏭,所以除了學學語文和數學,其他功課毫不在乎。
小裘的爸爸在法國當廚師,媽媽是服務員,13年中父母只回鄉兩次。小裘的奶奶不識字♓️,根本沒有辦法輔導孫女學習,就花錢買了一臺電腦。每每寫作業遇到難題,她就只能上網找“老師”。
夏一飛在青田職業高中烹飪班就讀,父母6年前就去了捷克🥬。他說🤷🏽♀️,每個月如果聽話✣,爺爺奶奶會給六七百元零花錢,否則🥯,一分錢都不給。而長輩眼中的聽話就是少玩電子遊戲👩🏻🎨。
在青田職高,一位老師開始時與學生同住一棟樓🧑🏽💻,每天早上都會主動去叫學生起床👵🏽。有一天🧑🏽🚒,這位老師因晚上加班起床晚了,學生上課也跟著遲到了。
前不久,一名班主任在當地政府進行的民情民意調查活動中呼籲🚵🏻♀️:關註海外打工者子女的隔代教育問題。他說🦽,鐵打的班級👌🏿,流水的學生🦝🐈,一些學生的心思不是在讀書,而是屈指計算何日出國。
當地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些留守學生隔代教育的一些弊端,曾打算動員學校部分任課老師、退休人員與社會力量共同實施代理家長教育模式☠️,但遇到不小阻力🎊。不少老人認為🩱,孫輩與自己過得好好的,為什麽寄人籬下?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送到國外與他們父母團聚去🙏🏿。
在國內念普通大學不如趁早出國打工
水南鎮職校附近一對老人告訴孫子,咱家祖輩是農民,要不是六年前你爹娘去國外開餐館賺錢,怎麽會在縣城有3套房子?
海外淘金潮給青田帶來了令人眼暈的房價🚴🏼♀️,縣城中心劉基廣場的房價達到2萬元/平方米。
青田縣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接待科科長林愛琴介紹👮🏿♀️,這一帶僑屬去西歐主要從事的行業是餐飲服務業👷♀️,在東歐國家則主要以經營小商品國際貿易為主。近一兩年來,青田人不斷向南美、非洲🫸🏿、中東等華人相對較少的國家或地區“進軍”。
烏克蘭基輔中國浙江同鄉會會長項國民帶了100多名青田人到歐洲各國打工。他們的子女都已經隨之到了國外或正在辦理相關出國手續。他的外甥陳春光從船寮中學考上一所大學但沒有去讀,今年4月乘飛機去了意大利✪。
一些家長認為,除非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學⬜️,否則即使上了普通大學畢業後也找不到工作,還不如趁早出國,免得浪費孩子的青春歲月。據悉🥶,這種觀念在當地頗有市場與影響力🏊🏻♂️。
青田中學英語老師陳賢鈴是從浙江一所大學畢業後回家鄉任教🔗,為了激勵學生好好讀書,她常常把大學校園生活描繪得令人神往🙏🏿。她向記者透露說,那些留在國內的同窗👨👧❓,當時學習成績都很好,可10來年過去了🤌🏿,仍是工薪階層👢。而過去那些不好好學習甚至調皮搗蛋的同學🕣🧕🏼,現在從國外回來都是腰纏萬貫👨🏻🍼。前段時間⬛️,一名從歐洲回國的老同學就在安徽購買土地👱🏽,投資開發項目🛳。
沒有文化,出國掙的多是辛苦錢
“以高考為目標導向的課程設計體系對中小學生沒有什麽吸引力。”當地一位老師表示,過去常講“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青田那些足跡遍布天涯海角的中小學生,連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都不高,少有興趣與愛好去學習其他的課程🔔🐋。首先,學生去的英語國家少🔌;其次是不學以致用🥇。大家死記硬背學了一大堆理論到了國外仍要從“零”開始,從而在僑鄉出現國外小語種短期培訓班火爆的現象。
該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難為情地說🤏🏼,青田已經好些年沒有學生考取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了,一個有36萬常住人口的縣🦹♂️,每年高考二本🚴♂️、三本上線的只有七八十人。
根據一些國家的規定🧏,子女18周歲以前以家庭團聚的方式申請居留證或簽證相對容易,於是,只要在海外有一點親戚關系的學生😡,都會想方設法在高考前爭取出去。出不去的那些學生,深受周邊環境的熏陶😈,亦認為讀不讀大學無所謂,只要中文與數學夠用就行🌶。
盡管放棄學業出國打工收入不菲𓀅,但不少身在海外的父母卻時常後悔當年沒讓孩子好好讀書。八姊妹在厄瓜多爾經營實業的楊小愛說,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把兒子放在老家農村,沒好好培養。不管說話還是辦事🤷🏽♂️,他與上過大學的同學都有差距📺。“在海外打拼的母親大都有這種心情🕵🏿♂️。”她說。
青田學生流失現象已引起當地教育部門的重視🪂🥠,該縣教育局紀委書記應建明就表示,這是青田教育發展的一個難點問題🎴⇾。其實👸🏻,青田很多出國的學生在國外雖然掙了錢💿,但掙的多是辛苦錢。過去山區農民闖天下🤸🏼♀️,有沒有文化差距不大,可如今,沒有文化就意味著只能幹粗活、重活與苦活👩🏽。 本報記者 李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