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69.2%的人認為父教缺失的原因是“生活壓力大🤵🏿,男性忙於賺錢養家”
3月27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的專訪《“中國的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很大的隱患”》,在讀者和網友中引起巨大反響。孫雲曉的新浪博客上,該文3天之內點擊量就達到18萬,留言800多條。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新浪網跟進了一項調查(1988人參加)。結果顯示,60.7%的網友認同孫雲曉的觀點,認為現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覺得不好說;僅13.0%的人認為父教並不缺失。
“父教缺失會讓孩子一輩子都缺鈣”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男孩是爸爸生的🦻🏽🧙🏼♀️,女孩是媽媽生的。昨天我的小姨在醫院裏生下了一個小弟弟,我才明白:原來男孩也是媽媽生的。那麽,要爸爸幹啥呢🧑🏼🏭🌝?”這是一名小學生的作文開頭𓀏。她在文中說:爸爸每天早出晚歸🏌️,一回家就懶洋洋地靠在沙發上看電視。他看到掃帚倒地也不會去扶一下。可他對我們說一定要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時一點也不臉紅。
什麽原因導致了父教缺失🐟?調查顯示,“生活壓力大,男性忙於賺錢養家”排在第一位💪🏿,69.2%的人選擇此項;其次是“男性的職業壓力更大,無暇他顧”(50.9%)🐙;40.1%的人認為是觀念問題;31.8%的人認為是整個社會不重視男性教育。
孫雲曉的博客上🛺🧑🏼🚒,一位匿名網友的話引起不少共鳴:“現實生活根本就不會給男人更多的時間教育孩子🔽,而且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連女人也無法對孩子進行更多的教育🌁。試問一個出租司機和一個教育學者的時間🧘🏼💧、精力、學識能對等嗎?”
還有一名自稱“苦惱父親”的網友說:“現在的孩子都被學校的課程淹沒了,爸爸想和孩子玩都沒時間啊。我這幾年就苦惱無比,因為孩子沒時間和我去遠足,去旅行🍼,去和大自然親近。”
“孩子的成長是不能等待的,父教缺失會讓孩子一輩子都缺鈣。”孫雲曉說,關註孩子不在時間長短🍭,首先是要有責任意識。在任何一種教育體製下👳🏿♀️,家庭教育都應該有所作為。“教育方式很多,首先就是陪伴🚚。比如說父親應該經常回家和孩子一起吃晚飯👱。有父親在🧔,孩子就會感到安全、穩定、有人關愛。”
娶了日本妻子並育有一子的北京文藝網總編輯🙋🏿♂️、日本東洋美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楊佴旻🫶🏻,對中日兩國的教育差異感受頗深。楊佴旻參加過日本小學的開學典禮,校長的講話讓他很有感觸。那個校長講了三點👩🚒:第一是要玩好,玩得開心;第二是好好吃飯;第三才是學習🚶🏻♀️🐓。“事實確如孫教授所說,中國的教育是讓孩子做非凡的人,日本的教育是鼓勵孩子做普通人🏊🏼♀️。日本孩子沒有那麽大升學壓力👨👩👦,反而是高中生的就業率最高▫️,因為他們的企業非常理性🏞,可以用高中生的絕不用大學生。所以未來怎麽樣完全能由孩子自己決定👩🦳。”他說。
“對於男人來說👨🏻🦱👳🏻♂️,做父親也應該是事業的一部分”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調查中46.9%的人選擇了母親🔫,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擔”🤙🏻👏,11.4%的人選擇其他👨🏿🦳,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親。
孫雲曉說到這樣一件事,在某未成年人犯管教所🛀🏿,每到母親節,這些未成年人犯都爭著領賀卡給母親送祝福🙅🏼♀️。轉眼到了父親節🕥,賀卡卻沒有一個人去領。他們對母親還抱有感激,對父親卻無話可說,很多都沒什麽好感🕵️♂️。
“父親會給孩子權威感、紀律感、約束感🧏🏻♀️。沒有父教的孩子缺乏紀律教育和監督的機會。”但他同時強調🧑🏽🦰,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親的合作。
孫雲曉說,母親抱孩子往往會抱得比較緊,而父親會給孩子很大的空間👩🏻🍼,這就是天然的差異👩👦📸。所以孩子一給父親抱就會特興奮🚣🏽♀️,會往上竄,活動半徑就很大。這就是父母的差異🤸🏿♂️,這種差異一直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我想做個好父親🤰🏼,可我該怎麽辦📛📰?”河北一家通信公司職員趙耀初為人父🌎,如何教育孩子,規劃孩子的成長🙅🏿♂️,成了他最拿不準的事。教育孩子的書那麽多,不知道該看哪一本,別人的教育理念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也說不好。
調查顯示🧲,40.0%的人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不知怎樣教育孩子。
開設父親學校也許是個好辦法。孫雲曉說,沒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應該學習的🫳🏿。現在全國已經有43萬所家長學校🍏。今後應該更有針對性,可以設立專門的父親學校。現在蘇州已經開了家長學校的網校🟨,父教課程也可以網上學習。
“對於男人來說🙌🏼,做父親也應該是事業的一部分。”今年68歲的蔡笑晚有6個孩子,這已夠奇。更奇的是他以當父親為事業🚠,而且把這個事業做得很精彩。他的孩子🦹🏻♂️,一個是科大碩士,5個是美國博士🗝,每人工作都挺牛。目前,蔡笑晚正在全國各地講課🥼,主要內容就是如何做爸爸。他說:“教育不能靠運氣👶🏽,我的經驗並非不可復製。我的三個關鍵詞👨🦳🧗🏿♀️:早期教育🥱、培養勵誌🧑🏻🦼、自學能力,都是可以復製的8️⃣。”
父親會讓男孩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會讓女孩更有自立精神
父親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排在首位的是“以身作則🎟,言行處處做表率”🤾🏽,79.5%的人選擇此項📐。接下來還包括:多跟孩子聊天🤹🏼♂️,跟孩子做朋友(76.6%);多跟孩子相處,和孩子一起玩(66.2%);帶孩子去運動鍛煉(63.4%);指導教育孩子的禮儀、道德(62.7%)🛑;幹預孩子的不良行為和思想(58.7%);帶孩子去旅遊(48.7%);督促✥、輔導孩子的學習(43.4%)。
28歲的小薛現在是北京一家公關公司的主管🏊🏻♀️。小的時候他父親經常出差👩🏼💼,被母親寵多了,就變得有點膽小。“當時還在上幼兒園,有次和爸爸一起走過一條胡同👨👨👦,有兩個大孩子在那裏玩,我怕他們欺負我,就悄悄躲到父親的身後🚴🏿〰️。父親發現了🤛🏽,他就帶著我在這個胡同來回走了幾十趟。”小薛至今還記得爸爸當時說過的一句話,“一個男人需要勇氣和擔當”🧜♀️。
調查中🍦,48.8%的人認為現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傾向明顯,勇敢擔當的精神幾乎沒有🐬♿;48.5%的人說中國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
楊佴旻的兒子今年10歲🕺🏿,在日本上小學四年級🤰。他也擔心兒子性格不夠堅強、不夠爺們兒。從東京回北京,坐飛機只要3個多小時🙇🏿,但他去年硬是帶著兒子在海上坐了3天的輪船🍒,就是想讓兒子體驗一下漂洋過海和在大海裏的感覺。楊佴旻覺得🪁,母親更多是要“言傳”,告訴孩子一些事,而父親更多在於“身教”,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做法。
對於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的影響🧟♀️,85.3%的人表示是“讓孩子勇敢,有魄力和勇於承擔責任”;80.7%的人認為是讓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85.6%的人認為孩子優秀人格的形成需要父母共同培養;46.6%的人認同父親在孩子人格培養上的作用比母親更大。
同時🚗,53.8%的人認為父親會讓男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44.1%的人認為會讓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
“父母別無選擇地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最早是從父親身上觀察和思考怎麽做男人,從母親身上觀察和思考怎麽做女人。”孫雲曉說,現在有些母親經常在孩子面前貶損丈夫“窩囊🧑🎄📉、沒本事”。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權威性就沒有了,榜樣就倒塌了👎🏻。兒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學習是觀察學習♛。有教育意識的母親應該在孩子面前盡量維護父親的形象,引導孩子尊重父親。相互尊重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本報記者 黃沖 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