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早報
“在社會不公平的情況下💀,要單獨要求教育公平嗎🤓?城鄉差別為什麽擴大?社會不公☦️,學校應該怎麽辦?”昨天下午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葛劍雄一聽到“教育不公”幾個字就連連反問💂♀️🏌️♀️,的確,連總理都在感慨,如今上大學的農村孩子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據了解,近年來進入大學的新生中🏌🏽♀️,來自廣大農村的生源比例已較改革開放初期下降了一半🩰。
葛劍雄說♘,目前農村和城市收入之比在一比三點多。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這個數字是1:2.5左右。“中央提出,農村收入要翻一番🧑🏽🎄,農村收入翻番👊🏽,城市收入也在翻番🈴🏌🏻♀️,差距還看不出縮小🛌🏻🪣。”葛劍雄說,城鄉差距🚞、地域之別,這些社會不公不解決,很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不公。
在其他問題還存在的情況下,他建議🔄,國家給義務教育定標準🧶,即最低標準,20個學生配備一個老師,學校的硬件要達到的條件,所有的地方,不管城市還是鄉村,都要督促達到。超出標準的部分公用👭🏼,向周圍的學校開放。
他介紹說,2001年💇🏿♀️,他曾到智利考察一所南極學校,僅兩個初中生,但學校同樣配備有老師、電腦🤽🏽,保證和其他學校一樣的條件。他對去印度時的一次更是印象深刻👶🏽,印度很多地方臟亂差,但一進學校👉🏿,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學生穿戴整整齊齊、彬彬有禮👩🏻💻。
“小學和初中,基本標準要保證,即使在最貧困的地區🐬🏎,教育也應該是公平的。”葛劍雄認為👨🏿⚕️,還是國家重視不夠,並非是財力不足的問題。他認為,除硬件上的均衡,在軟件上🫷🏻,應該長期進行城鄉、地域之間的教師互換♔。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則表示🏃🏻➡️:“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把學前教育納入國家學製系統並作為義務教育組成部分的做法,逐步把學前教育在財政預算內教育撥款的比例從目前的1.3%左右增加到5%以上📌,把學前教育真正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公共事業的範疇。” 早報記者 吳玉蓉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