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教育家要能夠區分三個問題🕢。第一,要區分教育內容的輕重緩急。第二,要區分教育對象的資質特性👷🏻♀️🏋️。第三,要區分人生的階段,並據此區分教育的階段。
先說教育內容的輕重緩急。大家都知道《論語·子路》裏樊遲學稼的故事。很多人由此認為,孔子鄙視體力勞動,或者鄙視技術。其實🛎,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孔子辦的教育是君子之學。孔子認為🙇🏽,教育的核心問題在於培養君子,再由君子引導社會,自然就會四民各安其業。人格教育重於技術教育👩🏼🏭🧑🧒,其實也重於知識教育👨🏻🏫,這是傳統君子教育的特點。那麽現代教育呢🧛🏼?有人說如今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然而🈳,大眾教育的本質絕不是讓教育的水準下降📉,而是通過教育,讓大眾也能成長為優秀的君子淑女🙋🏼🚣🏼♀️。君子淑女不是單用知識就能衡量的,應是人格教育大於知識教育。那是不是說🔁,在教育中☝️,人格排第一位🫶🏼,知識排第二位?還不是。沒有研究的興趣與能力,就算有知識🚝,也只是舊知識👊🏽🛄、死知識🦸♂️。當年蔡元培先生說得好:最重的是健全人格,其次是研究興趣,最輕是知識🤹♂️☺️。我們今天辦教育🚵🏼,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再說教育對象的資質特性。這就涉及到因材施教的問題。《論語·先進》裏🧑🔬,同樣是“知道了之後要不要付諸行動”這個問題,孔子給了學生不同的答案💂🏻♂️。子路莽撞,孔子就讓他多問幾個人,多思考幾次🙎🏿♀️;冉有優柔,孔子激勵他快快決斷。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老生常談,但其實,因材施教牽涉到真正的教育公平。學生不僅個性不同,興趣點也不同,資質還不同⏳🤪。如果一味追求所有的學生學一樣的內容🖐👩🏼🎨,一樣的進度,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孔子講仁🤱,講了109次👩🏽💻,每次都不一樣🟧,這其實就是仁。如果學生能夠從教育中體會到👨🧑🎓,在學校裏,不僅僅知識的優勢有人鼓勵👨🏽🏭,其他的興趣也有人點贊,他們的人生就會豐富很多👋🏼。
又說教育的階段性⚆。朱熹把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小學是八到十五歲,教學內容是“學其事”🚵♂️,從灑掃、應對🙇🏻💣、進退開始🪟👮🏼♀️,教孩子倫常禮教,再輔以禮樂射禦書數👩🏽🚀,讓孩子即讀、即知🙎🏿♀️、即行,最後達到“習與智長,化與心成”的目的,養成生活和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基本人格。大學是十五歲以上◀️,教學內容是“明其理”👷🏿♀️,在小學的基礎上格物窮理,修己安人。換句話說🧤👴🏿,從小學到大學🖕🏼,不僅僅是知識難度的增長✋🏿🧘,而是從學“見小節而履小義”至於“見大節而踐大義”。這個層次感與站位,值得我們仔細揣摩體會。
這還不夠👨🏼🔧。教育家更重要的能力是平衡。平衡虛與實,群與獨,還有苦與樂的關系🧎♂️➡️🕵🏿♀️。在教育中,知識是實🔀,興趣、人格是虛🧺。怎麽解決👱🏽♀️?別把時間占滿就行了🧑🍳。如果不占滿,時間用來幹什麽💇🏿♀️?用來勞動🤦♂️,用來閱讀,用來思考。這樣平衡下來🥦,才能頭腦聰慧,心靈豐盈。群與獨的關系也是如此💡。學生是一個群體,但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人。當年,梅貽琦先生說⚉,人生不能離群,但自修不能無獨🫸。如果只提倡獨,那就是畸人🔐,不見容於社會👨🏽⚕️,也無法服務於社會🌯,但如果永遠只提倡群,那就往往造成從眾附和,不敢獨立思考。苦與樂更是如此🖕🏼。學習的過程是苦的,但研究學問的興趣是樂的,陶冶人生的情操也是樂的🥪🔨。沒有樂趣𓀐,人根本不可能主動去學習,但是如果沒有吃苦的能力🥒,也永遠不能學深。
作者:蒙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
文章來源:《****教育》雜誌微信公眾號“****教育”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