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中國人借鑒西方,建立現代大學製度,已經一百多年了,應該追求教育獨立、學術創新,而不是回到“留美預備學校”的境地
當今中國,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成了官員、民眾🫷🏿、校長以及教授們念茲在茲的熱門話題🗒🦹🏻♂️。面對鋪天蓋地且絕對“政治正確”的國際化論述,我倒想潑一潑冷水——“走向國際”,並不一定就是“邁向一流”🏄🏿。二者之間,確實有某種聯系,但絕非同步,有時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
不同學科的國際化👩🦳,步調很不一致。自然科學全世界評價標準接近,社會科學的學術趣味、理論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也都比較容易接軌。最麻煩的是人文學,各有自己的一套,所有的論述都跟自家的歷史文化傳統,甚至“一方水土”有密切的聯系👷,很難截然割舍💂🏿♀️。人文學裏面的文學專業,因對各自所使用的“語言”有很深的依賴性,應該是最難接軌的了👨🏿🎨。文學研究者的“不接軌”🚑、“有隔閡”,不一定就是我們的問題。非要向美國大學看齊,用人家的語言及評價標準來規範自家行為,即使經過一番勵精圖治,收獲若幹掌聲🤹🏿♀️,也得捫心自問:我們是否過於委曲求全〽️,乃至喪失了自家立場與根基🧙🏽♂️。
曾聽一位著名中國大學的校長說🐉:美國有漢學系,我們為什麽沒有👳🏿♂️?我們也要辦一流的漢學系🏊🏻♂️🪡。初聽此言🥵,啼笑皆非——本國語言文學研究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豈能同日而語!不過,這位校長並不美麗的“誤會”🙇♀️👨🚀,倒是說出一個可怕的事實:今天的中國大學,正亦步亦趨地復製美國大學的模樣。舉個例子,幾乎所有中國大學都在獎勵用英文發表論文💂,理科迷信SCI🌰,文科推崇SSCI或A&HCI;聘教授時🏄🏽♀️,格外看好歐美名牌大學出身的;至於不少教育行政官員,更是唯哈佛、耶魯等馬首是瞻🙋。具體到大學校園,大清早👑,你到清華園或未名湖邊走走⚀,書聲琅琅,全都是英語🫲🏿,目標很明確——畢業後赴美留學⛹🏿。這就難怪🏵,家長們恨不得從小學、中學起,就把孩子送到國外去。
“海龜”與“土鱉”🧁🧜🏼♀️,本就各有各的強項;可目前的製度設計,明顯偏向於英語水平以及舶來的學問。至於是否洞察中國國情、能否貼著大地思考🐵、有無介入社會改革的意願與能力,很難一眼就分辨出來,也顯得不太重要。於是乎,號稱“精英”的北大、清華畢業生,紛紛打起鋪蓋🏥,以進入美國大學研究院“深造”為首選。
看看我們的鄰居日本,最好的學生留在國內,最好的教授也在國內——找工作時,美國博士一點都不占便宜。中國的大學🔞,有此自信嗎🤹♀️?恕我直言👼,改革開放30年,今日中國學界,若講獨立性與自信心,不但沒有進步🟡,還在倒退🕒👩🏻💼。
與其像目前這樣鼓勵出國念學位,還不如像北大校長宣稱的——籌集經費👨🍼,讓每個在校大學生、研究生都有出國訪問😲🔓、短期進修或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如果連清華、北大都無法創造條件👨🏻🍳〽️,留下自己的好學生,期望中國大學挺直腰桿,那是很不現實的💆♀️。我的感慨是:中國人借鑒西方,建立現代大學製度🤾🏽,已經一百多年了👨🏼🦳,應該追求教育獨立、學術創新,而不是回到“留美預備學校”的境地☢️🚖。對於大學,既要有國際視野🦹🏽♀️,也要有本土情懷。(新聞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