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因工作而起🛻,反過來又會作用於工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不僅對工作有極強的破壞力,而且會導致教師本人的身心健康受損。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相互糾纏,加之工作的挫折感💾、無助感,更令教師走不出職業倦怠的怪圈🥊。為此🤏,本報特邀北京教育學院張紅副教授撰文👇🏻,對教師職業倦怠進行了從原因到對策的深入闡述🧑🦼➡️👨🦼➡️。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職業倦怠(job burnout)不知不覺間成為時下教育界的流行詞匯。眾多中小學同行們時常把它掛在嘴邊用以調侃自己和別人。據說老師們凡出現了種種身體或心理的不適,無論自己還是別人,都會脫口而出🦵🏼👮🏽♂️:“唉🧑🏻✈️🧑🏽🎤,沒辦法,這是職業倦怠🙍🏿♀️。”這一現象不禁令人深思:本該充滿激情的教育事業🙅🏿♀️,何以被倦怠這樣的詞匯困擾🧔🏽♂️?倦怠是否是教師職業生涯不可逾越的“七年之癢”👨🏼⚕️?那些優秀的教師們,他們也經歷過職業倦怠嗎?正處於倦怠狀態的教師,又該怎樣盡快走出困境🗣?本文試圖從教師職業倦怠的“三重門”這個角度出發,分析職業倦怠的表現及成因,試圖探索一條突圍或破解之路。
第一重門是身心倦怠🗝,通常表現在行為上,正如辭海中的解釋👩🦰,“倦”的意思是疲乏和厭倦,“怠”的意思是懶惰和輕慢🏕。這個狀態中的教師,通常是身體疲憊😲,情緒厭倦,行為懶散,對一切都提不起精神🦅。無論身體和心理都呈現出一種超負荷運轉後的失調和懈怠𓀄。身體是亞健康的,情緒是焦慮和易怒的🍌,工作效率降低,註意力遲緩🫱🏻,信息處理能力和決策能力都大大下降🫅🏽,對工作中的問題有本能的畏懼和厭煩情緒。這也通常是倦怠最直接呈現出來的症狀⚾️。
第二重門可以稱之為關系倦怠🤱🏿。人是社會的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中小學教師更是如此🌴。在一線,曾經把班主任老師比喻為“橋梁紐帶”𓀍。以此來說明教育活動中關系的重要性。好的關系就是好的教育🧺,一種良好的關系會形成積極向上的愉悅氛圍❗️,從而影響和感染其中的每一個人💆🏽♀️。所謂關系倦怠,其實指的是中小學教師呈現出來的交往中的退縮性行為🚓。如害怕跟學生、家長💝、同事甚至領導打交道🤹♀️,在溝通中通常表現出負面的情緒🍚,不是恐懼就是負氣,不能很好地處理各種關系,從而產生無力感🧑🏭,進而出現回避。如有許多老師不願意見到學生,有不少老師很害怕見到家長,有一部分老師在學校裏處於封閉和很少交往的狀態,等等。
第三重門是價值倦怠。或者說成就感極其低下,從而影響了意義感🈺。時下,我們經常提倡做幸福教師👩🏼🔧👮🏻。倫理學對於幸福的解讀是快樂加意義。快樂是一種感覺💵,意義是一種價值。意義影響快樂,快樂加深意義。對於老師們而言,教育事業天然具有正向的價值和意義,這是不容置疑的,因而人們總是不吝惜用最美的詞匯來贊美這個職業的神聖。但物極必反,恰恰是這種過度的高標追求,使得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在神性和人性之間處於迷失狀態,對教師職業的高期望在某種程度上轉化為高壓力,使得很多老師徘徊在半空中,充滿了虛無感。隨著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老師們普遍感嘆,學生變得越來越難教⚉,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落伍使得越來越多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體會不到成功和成就感💂🏿♂️,無法產生快樂,而且嚴重降低了教師工作本身較高的價值感。
如果我們分別用一個詞匯來描述這“三重門”的特征🤼♀️。那麽第一重門是“疲倦”,第二重門是“退縮”,第三重門則是“失落”🥪。
導致第一種倦怠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於工作本身的繁瑣和勞累。是一種體力和精神的透支。其倦怠最主要的感受是“辛苦”🦝🧕🏽。傳統意義上,很多人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時候,都有一種潛在的心理期望——不太勞累。有許多人直言不諱地表明🤵🏽♀️:教師一年有兩個假期,這本身是重要條件之一🍲。然而近些年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師們普遍反映教育教學的負擔很重,加班加點成為常事,假期和周末也常常被各種各樣的繼續教育和學歷補償教育所占用。從而使得工作負荷越來越重,休息時間日益減少。一個現象足以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一線中普遍存在的“班主任選聘難”的問題🤦🏽。為什麽大多數教師不願意做班主任呢?無非是班主任工作本身事情瑣碎雜亂,辛苦勞累,沒有邊界,權力有限而責任無限帶來的🤦🏽。
導致第二種倦怠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工作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傳統的學校被稱為象牙塔♙。圍墻隔開了學校和社會的距離,教室阻斷了老師和老師之間的聯系⛸。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是個封閉的職業,關起門來老師們都無形中變成了手工業作坊者,在自己有限的空間中享有幾乎絕對意義的主導權。不僅教師與代表社會的家長之間,教師群體之間亦缺少足夠的互動、分享和交流🦚◾️。老師們最需要處理的關系其實僅僅是師生關系,而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系結構中,老師占據了話語權和製高點,所以能夠相對輕松地應對。而現代教育中✍🏿,教育作為民生問題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註🚡,它不再是獨立於社會的象牙塔𓀐🙆🏿,而成為社會中的話題焦點。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權力教育向著能力教育的方向嬗變🧑🏼🏭,家長們日益希望享有教育的參與權,希望能夠與教師實現平等對話,信息時代使得老師們失去了幾乎是天然優勢的“聞道在先”。民主和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孩子們開始渴望獲得師生關系中平等的對話權🙉。這一切都使得老師們很不適應,缺乏處理這種關系的準備和能力,有強烈的不知所措的感覺,這其實是一種極度不安的表現,是隱藏著的內心恐懼。如果再加上學校文化氛圍不好,沒有彼此接納和欣賞,沒有足夠的分享和交流🦴,這種恐懼就會進一步加深🧗🏼♀️,從而呈現出在教育關系中的退縮和回避表現🤹🏼。如老師們常說的,一見到學生就頭疼,一看見家長就犯怵等🧤,其實都是這種倦怠的體現🔀。
導致第三種倦怠的原因其實是對工作意義和自我價值的迷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三個哲學的本原問題其實也常常在我們的職業中出現📐🫵🏿。“我是誰”屬於對角色的認同感。相當一部分老師無法實現這個認同感,容易出現角色混亂。原因在於不了解教師職業本身的特質,因而老師們時常徘徊在人與神之間,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一方面是從過去到現在對這一職業持續不斷的道德謳歌,另一方面是現實中無論經濟還是其他方面實實在在的地位尷尬☃️。一方面是對神性的追求🦵🏽,一方面是對普通人性弱點的抗爭,二者之間的掙紮常常令老師們糾結不已。“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其實考量的是老師們對教育是什麽的理解➖。究竟什麽是教育🤳🏽?是沒完沒了的機械練習,是成績至上的強化訓練,還是對健康身體和美好心靈的培育?相信很多老師們迷茫不已。忽左忽右的價值掙紮🤸♀️,無效和低效勞動的周期性重復🌬,使得老師們對這個工作既產生不了成就感🤽🏼♂️,又時常懷疑意義感🙎,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心靈和精神的迷失,從而導致倦怠🧖🏻♀️。
筆者做教師教育多年,近年來也不斷關註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我認同以往研究中對於教師倦怠成因的問題分析,但總有一種不夠透徹的感覺。或者說,在教師職業倦怠的“三重門”中,人們往往關註的是第一重,畢竟它最為明顯和直接。但其實🧑🏻🦳,第二重和第三重更為關鍵💂🏽♀️。正如心理學中的冰山模型所暗示的那樣👮🏼♀️,呈現出來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其實都隱藏在冰面下。關系倦怠和價值倦怠問題,更值得關註🎶。
在如何走出倦怠的問題上,不宜一刀切地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𓀓,最重要的是根據倦怠的表現找出最根本的原因。來自組織的原因需要組織解決🖍,來自個人的原因則需要個人努力🫚。第一種倦怠可以通過減負增效,工作或思維方式的優化來解決,第三種倦怠則一定要通過持續不斷的意義引導來解決🥻🫨。因材施教👩🏽💼🕖,具體對待,這是我們解決教師職業倦怠的基本原則。(中國教師報;張紅)